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而据国外权威研究机构R& M的最新报告显示,直至2025年,电动车无线充电市场规模预计达4.07亿美元,2020-202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到117.56%。也就是说,电动车及其附属技术产品的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的!
解决电车里程焦虑,无线充电技术或成“救命稻草”!
尽管市场一片大好,但纯电动车型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设施落后等问题,的确还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而无线充电技术,是否可以成为电动车充电问题的“救命稻草”呢?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在不使用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还可以使汽车自动连入电网并进行充放电的技术。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所以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相比于传统充电桩,在用电安全性方面,有着里程碑式的提高。
该技术按充电原理划分,可分为三种:无线电波式、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其中,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在中小距离场合的能量传输效率较高,更适用于电动车充电。而按照充电方式划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分为动态充电和静态充电。其中,动态充电系统更易于使用,优点是在行驶状态下,也能为车辆充电。正因如此。技术开发公司大多都专注于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开发。
行业巨头逐渐发力,国内技术研发与国际基本接轨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体量不断增大,也使得相关行业的巨头以及各大跨国车企,在无线充电市场不断发力,从而进一步占领先机。
作为通信行业的独角兽,高通也是发展下一代无线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其中高通无线充电业务,全球员工近100人,分布于慕尼黑、苏黎世、奥克兰、上海等世界各大城市。
目前,高通已经能够提供整套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了,该方案包括高效电磁部件、功率电子,还集异物检测、活体保护、及定位引导等重要的功能为一体。并且涵盖了从3.7kW——22kW共四个不同的功率等级,在工作范围内,可以达到90%以上的系统工作效率。
此外,高通还拥有着超过1500个与无线充电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的拥有权或控制权,并积极参与制订了,SAE、ISO等国际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并且高通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已经在不同的车型平台上进行了测试。
全球总部设在德国柏林庞巴迪运输集团,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在曼海姆开设了专用的技术中心,而其创新的PRIMOVE技术使电动车辆可以在行驶中动态或静态时,都可进行充电,其22kW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轿车或公交巴士的上面,最高效率可达90%。
从2008年至2009年,庞巴迪的第一台充电技术样车,开始进行测试。2010年9月,庞巴迪运输集团在德国奥格斯堡的一段线路上,为有轨电车安装了无接触网的PRIMOVE系统。2012年,庞巴迪与布伦瑞克市政府和交通运营商进行了合作,将两辆装备有PRIMOVE技术的公交巴士投放在一条12公里长的线路上运营,并取得了成功。
与此同时,国内的无线充电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在2012年6月,中兴新能源就研制出了无线充电技术样机。并在2014年将该技术应用到城市公交大巴上,于2015年7月及2016年12月完成了乘用车分体式及一体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同时中兴也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2019年1月27日,在南通举办的一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讨会上,发布了一款由清华大学博士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无线充电技术。这项纯自主研发的技术系统,是由地面发射端和车载接收端共同构成。安装在车辆底盘的中央的接收设备只有8毫米。该项技术允许用户最大泊车偏差提20cm以上,异物侵入也不会导致充电中断。
核心技术尚未成熟,无线充电普及遥遥无期
尽管有着像高通,中兴这样的行业巨头,在无线充电领域不断发力,但实际上,无线充电技术还是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的。
目前主流的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有两种——电磁感应、磁场共振。其中,电磁感应能量转化率高,但只能一对一充电,供电时间距离近使用场景不广泛。磁场共振的优点就是一对多的充电方式,不需要精准定位,但是该方式的能量传输损耗特别高的。
更为致命的是,现在可以实现的任何一种无线充电技术,充电功率都很小,且能量转换效率比有线方式低,算未来充电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车载动力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时长方面,还是不会有太理想的成绩。
除此以外,无线充电技术还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问题。首先,设备成本十分高昂,一个3kW的无线充电系统一万多,而传统的充电桩只需要1000——2000元。
第二,该技术对充电环境要求十分严苛,因为无线充电器,需要通过电磁感应和/电磁共振来传输电能,而传输范围是有一定距离限制的。面对高底盘车辆,充电效果必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无线充电技术的全面普及时间,仍是遥遥无期。
小编说:目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还远远不及有线充电,这也使得无线充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传统充电桩的补充技术了。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加入到无线充电的研究行列中,这项技术必然会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何时才能全面普及,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观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8735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