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BD汽车”(ID:NBD-AUTO),作者:李硕 孙磊,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科技大潮叠加疫情因素,正推动交通出行领域发生深刻变革。
“疫情期间,定制、预约、共享出行模式深受欢迎,许多城市推出定制公交、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促进了定制化、预约化等多元化公交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交通供给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韧性。”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这样描述交通出行领域的新趋势。
而随着交通运输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及发展,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用以鼓励及规范出行新业态的发展。“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背景下,良好的政策环境能培育和扶持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网约车、共享汽车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共享出行发展受到鼓励。”艾媒咨询方面认为。
那么,当前国内的出行方式呈现怎样的形态?人们在出行中有哪些痛点和畅想?日前,由《每日经济新闻》与腾讯汽车联合推出的“2021城市交通出行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私家车、公共交通和网约车为当下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但道路交通资源紧缺仍是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移动出行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下,伴随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更便捷、更安全、更高品质、可定制化、高度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耀出行CEO顾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所有出行方式中,私家车仍是当前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49.7%的参与者表示最常使用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公共交通和网约车(顺风车),三者相加覆盖了近90%的出行场景。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以交易规模计算,中国路面交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39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1.5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91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之下,落实到每一位交通参与者,人们在出行中的花费又有几何?调查问卷显示,47.7%的参与者表示每月在出行方面的开销小于500元,另有40.4%的人每月出行花销在500元~1500元之间,剩余约12%的参与者每月的出行花费在1500元以上。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而在出行过程中,城市居民遇到的问题,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停车资源紧张、道路通勤时间过长、道路或公共交通过于拥挤、开销过高以及换乘或路线选择不方便。这表明时下出行中仍存在道路交通资源紧张、现有出行手段无法完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等问题。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不仅如此,另一项关于道路通勤时长的调查也有助于理解城市居民出行中的现实难题。数据显示,有35.8%的参与者日常通勤时间在30分钟~1小时之间,28%的参与者每日需要花费超过1小时的时间在路上。而此次问卷调查的参与者有49%的人在一线城市,有19.2%的人在新一线城市,来自二线城市的参与者有11.9%。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认为,出行市场目前仍面临一些根本的挑战和问题,其中车辆和道路的矛盾最为显著。“以北京为例,每平方公里的车辆数量已接近4000辆,超过了纽约城市的车辆密度。一线城市上下班通勤的时间段,有将近一半是拥堵停滞不动的,达到了将近40分钟。”宋中杰表示。
在宋中杰看来,上述问题的破解之道或将出自移动出行新方式,即通过结合出租车的固定供给,加上顺风车的弹性供给,缓解出行供需矛盾,进而满足整体出行需求。
据嘀嗒出行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天至少有60%的私家车上路驾驶,平均每辆驾驶的车中有3.5个空座位,倘若按来回两个行程进行计算,意味着每天约有7亿个空座在路上行驶。
这也为共享出行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6.2%,网约车用户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为36.19%。
共享出行市场的需求带动了行业规模快速壮大。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5.6亿单。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月28日,全国共有22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29.1万本、车辆运输证122.9万本。
本次调查结果也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在众多共享出行方式中,74.8%的参与者表示更偏好顺风车、网约车,79.5%的参与者认为与公共交通相比,网约车、顺风车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与此同时,调查问卷中有81.5%的网约车或顺风车使用者表示会不定时使用网约车,行驶距离也多为短途使用(86%参与调查者使用网约车的出行距离在20千米以下),这表明其用车场景和需求呈现出市内使用、非结构化的特点。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影响网约车使用体验的众多因素之中,应答速度是80%参与调查者关心的内容,也是占比最高的一项。排在应答速度之后的分别是司机服务、安全性、车内环境和定位精确,这些因素均得到了45%以上参与者的关注。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提高消费者使用网约车的频率,是每一个出行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用户对此反馈各异。更短的等车时间(64.9%)、新的优惠方式(63.6%)、更加完善的安全系统(49.0%)、提高司机素质(45.0%)、更高级的车型(43.7%)都是参与者在增加网约车频率时会着重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对于未来的出行领域,我认为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出行场景去做一些定制化的服务。比如说专门推出帮送小孩的服务、帮助企业做一些高端的出行服务等等,去满足不同客群的一个需求,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谢天表示。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汽车业务合伙人徐沪初则认为,在出行市场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中,最明显的是出行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
“目前发展趋势是把各种不同的出行业务,比如分时租赁、长短租、网约出租、巡游出租等,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前台差异化的同时,中后台可以统一,这样无论平台、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还是人力资源成本,都可以得到有效下降。第二是运力成本的下降,在提供车辆时,各出行公司都在如何获取性价比更高的车型上下了功夫。同时,相应生态业务的开拓也在如火如荼的往前推进,比如下游的金融保险维修或充换电,二手车置换,车辆报废拆解以及司机服务等等,都在有序探索。此外,有些出行企业已经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徐沪初表示。
与网约车、顺风车的出现相似,采用分时租赁模式的共享汽车的出现是让消费者通过汽车共享的使用,有效减少汽车保有量,从而缓解由此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位紧张等问题。但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共享汽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不同于一些网约车、顺风车平台,从事共享汽车服务的公司多为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共享汽车的普及。调查问卷显示,有34.4%的受访者表示其没有使用过或对共享汽车不了解,即便是在有较多共享汽车运营的一线城市中,也有28.4%的受访者有着相似反馈。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使用过共享汽车的受访者中,超5成用户认为车辆乱停放、找车不便、车辆损坏较多且难以修理是其遇到最多的问题。而车辆被他人占有现象严重、用户无法严格按时还车、过多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也困扰着约3成使用共享汽车的用户。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而这些共享汽车用户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共享汽车行业的现状。曾经火爆一时的共享汽车正在慢慢退潮,市场整体进入到调整期,而众多曾经活跃的共享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市场。
调查发现,近两年来共享汽车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牌”,友友用车、EZZY、途歌、盼达用车相继退出市场,而即便是仍然保持运营的企业也出现了可供选择的车型、总营运车辆数目、取车、还车网点减少的现象。
“共享汽车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原因是涉及行业内外部且多方面的。有技术层面的,有法规层面的,还有消费者消费能力层面的。”谢天认为,当前的共享汽车行业遭遇窘境,并非因为市场成熟度不够,只是当前的企业还没有找到克服市场困难的方法。
当下,共享汽车仍然存在巨大需求。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认为共享汽车使其出行更加方便,同时有接近3成的受访者认为,相比购买私家车,使用共享汽车更加省钱,会更青睐这种出行方式。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存在,共享汽车行业急需找到适合的模式突围。
在谢天看来,共享汽车行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涉及车辆的采购、使用、维修保养,以及最终的二手车阶段。如果企业可以与车企、经销商、金融机构、二手车企业进行合作,降低运营成本,共享汽车行业或将有很大的改观。
事实上,无论是网约车、顺风车还是分时租赁,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出行方式。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都更加注重出行的健康、绿色、高效和便捷属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7成的受访者希望更为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共享出行领域普及,展现出消费端对低碳出行的日益重视。目前,诸如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出行公司绝大多数的营运车辆多为新能源汽车,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愿意加入到顺风车的阵营当中。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谢天看来,低成本、更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更加适合共享出行领域,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的逐步渗透,其也将在C端得到逐步普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追求低碳之外,用户对于新技术也持开放态度。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大大超出人类的认知和预期。调查问卷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期待无人驾驶,或是自动驾驶功能可以加入到共享出行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现代人步履匆匆,每时每刻都在赶路,无论是选择何种出行交通工具,还是停车、ETC通行还是公共换乘,本质上,人们都在追求一种完美无缝的时空连接,目的都是缩短路程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可以提高出行效率的无人驾驶,或是自动驾驶功能而言同样如此。
“无人驾驶,或是自动驾驶功能的普及有可能会大大提升共享出行领域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这也是为什么这项技术会被与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相关联的原因。”谢天说。
当下,无论是车企,Uber、滴滴出行等出行服务公司,还是Google、BAT(百度、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都将主要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无人驾驶,或是自动驾驶,列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截至目前,百度、文远知行、AutoX等都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当前,司机的招募和合规运力是出行领域影响成本的两大重要因素,而在自动驾驶功能实现后,出行行业的成本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徐沪初认为,未来10~15年,自动驾驶功能可能让汽车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城市交通出行的格局。
而消费端对未来的出行方式也充满了想象。小鹏汽车正在打造的飞行汽车、特斯拉CEO马斯克畅享的3D隧道等都在逐渐被大众接受。调查问卷显示,有35.8%的受访者期待空陆两栖的飞行汽车可以加入到共享出行领域,同时有24.5%的参与者对“超级隧道”表示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飞行汽车,任何技术的突破都是漫长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加速技术本身的发展,配套场景的搭建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需要同步进行,而这些均需要企业、行业,以及政府层面共同努力,携手助力未来美好出行场景的落地实现。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未来汽车日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4335
以上内容转载自未来汽车日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