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唯一选择?
按照所谓“大案牍术”来推算,丰田进入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必然要寻找一个最合适的伙伴。那么,谁具有高效的整合能力与执行力呢?
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累计突破65万辆。上半年,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市占率达到了25%。以比亚迪内部人士的观点,这个市占率客观反映了目前新能源车发展现状。
然而,销量应该不是触动丰田的重要指标。丰田更看重的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技术和可靠性。一直在技术领域具有较强保护意识的丰田,刚刚开放了氢汽车技术,而在纯电方面,他们迫切需要补齐短板。
纯电技术目前处于混战状态,也处于一个相对危险的阶段。包括特斯拉在内几款新能源车接连发生自燃事故,事件持续发酵并引发对纯电技术担忧的时候,也使得丰田在选择伙伴的时候慎之又慎,而比亚迪电池十年零故障,显然对可靠性要求苛刻的丰田更具有吸引力。
在电池产能方面,比亚迪介入动力电池研发较早,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出于某种原因,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早期只能自给自足,未曾向市场开放,在一个阶段产能不足,被宁德时代等专门做电池的企业反超。
客观上说,比亚迪在技术上偏“保守”,没有冒然采用更激进的电池材料和配方来提升续航里程,他们选择了更难的优化电池热管理技术以及研发独特的配套系统,耐心打造了覆盖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封闭系统。
相对于传统平台来说,e平台的出现改变了新能源车制造格局。比亚迪整合了电控、电机、电池三大体系,推出高度集成化和高度智能化的组装模块,为新能源车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合作,可以跨过技术研发与平台再造,直接利用比亚迪e平台进行模块化组装。即使重新根据丰田的设计进行优化,2025年挂着丰田标志的新能源车就可以在中国上市。如果丰田独立研发,单平台一项就可能耗时数年,作为企业领军者的丰田章男,他应该更注重的是投资效率与回报周期,所以与比亚迪合作是丰田在华的最佳选择。
中国会有“博世”吗?
截至目前,比亚迪申请了专利2.4万件,应用专利1.6万件,极其低调地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质供应商。比亚迪在海内外建立了3个实验室和6个研发基地,研发人员超过3万人,2019年投入85.36亿进行相关开发。
目前,比亚迪还是“全球电动车技术安全法规”(EVS-GTR)的制定者和主导者,获得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其模块产品、解决方案、平台、电池及其他配套零部件都开始向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供货。
王朝进入Pro时代
按照目前国内燃油供给以及国际大环境,中国的新能源车发展必然会在政策带动下逐步完善配套以及规范技术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让那些不具备发展潜力和技术储备的企业退出市场,让那些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核心标杆。
写在最后:
丰田章男与王传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把技术做到极致。TNGA架构下的丰田有横扫全球的态势,王传福则一心打造中国“博世”。世界上所有的合作都为了共赢,而只有拥有了技术优势才会有平等合作的话语权。
比亚迪早期也算“造车新势力”,从模仿到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与其工程师精神的极致发挥不无关联。以本次重点体验的宋Pro DM车型为例,从西安出发途径各种复杂路况,全程700公里,宋Pro充分体现了比亚迪量产车的最高水平。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三个司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738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