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一直盯着马斯克的方向,而火箭发射、探月工程等等面向日月星辰的行为都带有突破现状奔向未来的象征意义。
2019年6月4日下午3点钟刚过,拿着WEY品牌特制的中国第一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简称“海射”)船票,我拉着行李在烟台港登上了全长178.8米的“渤海钻珠”号轮船。
船不小,是小时候大人所说的“万吨轮船”,类似陆地上的“摩天大楼”的意思。它是目前国内吨位最大、载客数量和载车数量最多的客滚船——3.5万总吨,乘客定额2038人,可载大小车辆300余辆。
这艘黄海造船公司制造的大船,渤海轮渡花费了将近4亿元。它于2014年9月12日下水,日常往返于烟台和大连之间。此次被征用是拉各地来宾包括烟台本地要客数百人去实地观看这次“海射”,他们为此将有这次难忘的要在船上住两晚的旅程。
我国陆上的几个火箭发射基地——西昌、酒泉、太原和文昌,一般中国人都可能耳熟能详,说不出全部,说出其中一两个,恐怕是没有问题的。但海上发射从未听过,只知道海上有观测船。这无疑让人充满好奇。
上船之后,服务员引导,我乘电梯到九楼,找到了自己的二等舱,那是两人一间的标准间。屋里有能淋浴的卫生间,有现在自己几乎不看的电视机,还有看得见风景的大窗户以及窗户边上的两张椅子和一张茶几。这条船上的一等舱,也就是类似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大床房,这次非常抢手,常人难以抢到。
我上船的时候,同伴已经先上,两人一把房间钥匙,我就免得再领一次,暗自庆幸逃过一次大麻烦——那些已经上船的客人们正挤在一起凭船票领钥匙,这同火箭发射上天所体现出来的严谨秩序有点不合拍。
细看了一下船上的乘客,有的明显高级干部模样,也有一群群身穿带有中国航天字样工装的人,也有的看不出身份,但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我看见有人对着船票拍照,然后听见议论说,这两天在烟台,官够不够大,关系够不够牛,就看有没有这张船票了,虽是段子,也看出这个船的使命的不同寻常。
但无论如何,能登上这条船的人都是幸运儿。毕竟我们都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而我和另外十多位汽车媒体从业者有幸能侧身其中是因为长城汽车WEY品牌冠名了这次要发送的火箭。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意思在于中国社会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舆论,认为中国汽车不如中国航天,要向对方学习。但中国汽车人好像又不服气,这导致两者之间好像成了冤家,在最近几年诸多行业企业争相和中国航天结为事业合作伙伴的时候,中国汽车集体没有动静。
这一次动静来了,而且来头不小。
热点起来了
2006年,我创办汽车商业评论,最根本的出发点想来也是很多人不会理解,就是我认为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产业,不能没有一本与之相匹配的刊物,自己的内心是被汽车——这个工业之花所激荡的。而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那时也才刚刚开始它的黄金时代。
但就在当年,被称为运载火箭和汽车复合型专家何德胜先生大概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汽车面对中国航天而脸红。然后引来了汽车界的一片抗议,而整个中国舆论界则也从字面上理解何教授的话,认为中国汽车就是不行,认为中国汽车人没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忍不拔的“航天精神”。
其时,人们被2005年10月神舟6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所鼓舞,而当时初生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还顶着类似“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骂名,魏建军以哈弗为名的SUV征程也才刚刚起步,而且那时SUV还被他叫做CUV。
于是,从那时起,似乎可以这么说,中国汽车和中国航天就结上了梁子。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专家,一说中国航天就觉得了不起,一说起中国汽车还是“董小姐”的作派。这让很多真正了解中国汽车的人觉得这是不正确的。
原因在哪里?最重要的是,两者的类别不一样。航天产品是2B的几乎是单件军工产品,而汽车则是2C的最复杂的大规模的时尚和大宗工业品。这导致两者所需要的管理边界、经营理念、核心技术、成本控制完全是不一样的——航天最根本需要解决的是有与无的问题,汽车要有竞争力则要解决好与差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宇航员送上天,但是飞机至少是航空发动机还要靠外力的原因。航天和航空一字之差,但因为航空在类别上有点接近于汽车,是大宗工业品,数量级上要比航天大很多。即使航空发动机行也不成,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航天工业强大、航空工业也相对强大,但汽车工业等民用工业至今还非常困难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是无视国宝级别的中国航天精神,不是要反过来说,中国航天见到中国汽车而脸红,而是说,中国航天和中国汽车不能简单类比。实际上,不是谁见谁脸红的问题,而是中国在这两大领域都已经可以挺起胸膛,特别是中国汽车在这最近二十年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问题还是有很多,但是成绩已经斐然。
只不过,因为中国航天更多体现的是最直观的国家使命,往往举国家之全力完成之,而且“物以稀为贵”,所以容易激发人们士气,引发万众仰慕;而汽车虽然肩负国家GDP之重任,但即使上升到国家使命,也很难以举国体制实现这一需要市场经济孵化的消费品类。可惜的是,这个事实,长期以来却是很难被准确理解。
最近几年,这对“冤家”突然开始互相接近,2019年双方的关系更是火速升温,令人猝不及防。
2016年11月东风日产启辰品牌举办以“从品质启程”为主题的航天品质沙龙,活动请了航天方面的专家和车企领导一起谈品质,号称是一场航天技术与汽车工业的跨界对话。当然,这种接近还比较原始,但已经起步。
两年后,2018年11月,最近几年一直“铺摊子”的吉利突然与中国航天科工签协议声称要开展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合作。接着是今年2月10日,吉利声称旗下天文兴趣小组发现了一颗小行星,为此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请将它命名为“星越”——与它同期上市的一款SUV同名。不过,后来吉利这个操作似乎没有了下文。
真正开始引起舆论关注汽车与火箭关系的应该是长安欧尚,4月初,它冠名中国首枚民营轨道级运载火箭,准备加入今夏一次民营商用火箭发射活动。考虑到目前国内尚无民营商用火箭成功入轨的纪录,一旦功成,“长安欧尚号”火箭应该是能够创下一个记录。
紧随其后的是北京越野。4月16日,北京越野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宣布正式启动中国探月工程与北京越野品牌的战略合作。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越野车公司董事长张健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颁发聘书,聘任其为联合实验室高级顾问,并且奖励一辆BJ40城市猎人版,作为探月院士用车。
几乎与前两者同时发生的是定位为中国豪华SUV领导者的长城汽车WEY品牌与中国航天的挂钩。目前来看,它的声量最大,占位和站位俱佳,商业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传播价值综合也是最大,合作内容也更为全面、细致。
先是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上,它与中国航天基金会以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举成为汽车行业首个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这个坑占上了,别人就不能再说首个了,比较划算。
WEY当然不是和其他行业品牌一样只是在包装盒上写个合作伙伴名字,它的合作有更多内容。从营销层面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它成功实现国家级火箭首次与企业品牌联合命名,一枚名为“CZ-11 WEY号”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在6月5日首次在海上发射。
这比长安欧尚的火箭发射时间要早,所以当WEY对外告知正式发射火箭时间的时候,欧尚也情不自禁地蹭这个热点。大家一起用力,中国汽车与中国航天结缘这个热点算是起来了。
长城汽车副总裁、WEY品牌营销总经理柳燕在签约仪式上阐述“四个首次”,此次“海射”她带队上船,亲历一个完美结局。
关注度是持续的
火箭营销或者与航天科技合作,这一波浪潮的起因,从外在的原因来说,“始作俑者”毫无疑问是特斯拉。
2018年2月6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身下的另一家太空公司SpaceX将特斯拉第一款车型Roadster利用它们能回收的“重型猎鹰”火箭成功送上了太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台突破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地球至火星日心转移轨道,向地球以外的另一个行星——火星奔去的汽车。
特斯拉汽车本身就是“汽车四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汽车业的发展方向,而其创始人马斯克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改变人类长期因循守旧面貌,他希望开拓人类全新未来生活,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绝对不是简单的商人。
中国汽车业一直盯着马斯克的方向,而火箭发射、探月工程等等面向日月星辰的行为都带有突破现状奔向未来的象征意义。今年初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也在国内掀起了一波打破日常生活把眼睛盯上日月星辰的热潮;4月10日,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开,更是将中国的这波天文、航天热推向新高度。
这个营销题材自然不容错过。事实上,中国航天也给了中国汽车这样的合作机会。
从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到2006年开始进行的6次载人飞行、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首次成功代表人类登陆月球背面,再到2022年前后将要完全建造的载人空间站,中国航天一次次实现了远征浩瀚星辰的突破,也一次次激发起中国人的那种自豪感,并且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恐怕,这是当下中国汽车人最为看重的地方,也是中国汽车能够或者愿意与中国航天走到一起的关键。航天精神代表着中国人自立自强的民族性,把备受关注的航天精神注入企业品牌,既能升级自身品牌内涵同时也能增加如今这个时代不易获得的关注度。
而且这个关注度或者热度恐怕将是持续的。
今年夏天是阿波罗11号登月50周年。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说,美国将在五年内把宇航员送回月球,可能会使用商业火箭作为运输工具。而马斯克、亚马逊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都希望将太空飞行商业化,为此创办了自己的相关公司。
国际上的大气候决定了航天的热点不是局部的。而中国正致力于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将中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希望大约10年内成为世界三大航天强国之一,加上中国航天越来越民用化,它的每一个动作可能都牵着中国人敏感的神经,这对于中国汽车加持中国航天有着至关重要的吸引力。
当然,这两大看似没有交集的领域之间还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汽车代表了人类小出行的话,那么航天代表了人类的大出行。比如50年前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月球车就是由通用汽车和波音公司联手打造,这次行动的载人飞船还为如今的燃料电池技术奠定了基础。
丰田汽车2019年3月也表示正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致力于制造一种6轮自动驾驶交通工具,可以搭载两个人行驶10000公里,计划2029年将车辆降落在月球上。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将为月球车提供动力,足够两名宇航员使用。
所以,今年以来中国航天各单位能够原意同中国汽车联合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一方面这是中国航天越来越民用化,商业化趋势势在必行。长征十一号火箭研制团队可以说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探索者,目前已经开通“太空班车”、“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等多样化卫星发射服务,这次将火箭命名为“CZ-11 WEY号”是首次尝试冠名合作方式。
一方面,中国航天也是看中了中国汽车本身的力量,也就是说在这些航天专家眼中,中国汽车也同样可圈可点,而不是看见中国航天在那脸红。
比如北汽越野同中国探月工程这次战略合作,不只是一个营销手段,双方还将建立联合技术开发实验室,期望能将自身对于越野行走系统方面的积淀和经验与探月工程结合起来;而月球上有极高温和极低温的严酷环境考验,也将加速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
而这一次WEY品牌同中国航天合作,创新看点多多。先是在中国航天日上签约发布合作信息,搅动了汽车圈、航天圈及科技、军事等圈的跨界关注,接着又发起“平行宇宙对话”,用“把自己的声音随着火箭上太空”的潮流玩法撩起了年轻人的参与。
柳燕告诉我,此次微博话题在24小时内浏览量达到了1.3亿,替中国航天X中国WEY做了一次完美科普,期间的火箭涂装、护航仪式、出征仪式、火箭平台起竖等动作在海射成功后陆续解密,直到迎来高光时刻海上发射。
然而这不是全部。中国航天与中国汽车将联手打造首个“联合技术创新中心”。
“这当然不是通常大家想象的’土豪贴LOGO’的合作,况且那绝对不是长城汽车的风格。”柳燕表示,“联合命名火箭的系列活动只是这个合作的上半场,硬核的部分才刚刚开始。‘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在同步筹备,这个中心将实现包括质量体系与试验、自动驾驶技术、新材料应用以及氢能源领域的‘四大融合’,共同推进智造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
换言之,在材料应用领域,火箭材料的耐腐蚀性、轻量化及NVH技术与汽车制造技术有较大互通可能性;WEY品牌同样也可能为中国航天技术日益商业化、民用化及量产化提供支持,等等。
比如自动驾驶是汽车发展大趋势,WEY已经实现了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完成了单车远程驾驶试验,获得了美国密歇根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并抢先在5G领域布局;而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已步入可自动规划轨道的“智慧火箭”阶段,其涵盖的感知与理解、规划与决策、学习与适应、运动与控制、沟通与协作五个模块,可为WEY打造更宽广的研发空间。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当下汽车核心技术不同于对航天核心技术的理解。就汽车主机厂而言,它更多可能体现在对汽车的理解水平,对技术集成的水平,对制造工艺精度的追求,对成本的把控水平等等方面,而这些最终又全部体现在管理水平的高低上。这对于中国航天商业化进程有很大帮助。
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技术中心主任胡树杰带领WEY研发团队已经开始与航天顶级专家团队深度探讨技术合作。
当然,如果指望罗马一日建成,那也是不现实,但至少现在已经有了联合的雏形,这一次中国航天与WEY的合作,让两个行业“技术双向赋能”有了未来的可能性,这是先前所从来没有的。
更多可能性等着我们
2019年6月4日下午4点,将要见证WEY联合冠名的运载火箭第一次“海射”的渤海钻珠号起航,慢慢驶出烟台港,手机信号渐渐消失。这是中国航天的第一次,也是WEY的第一次,为了迎接这次航行,餐厅里全部餐具都是崭新崭新的。
为什么要“海射”?真的很难吗?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和世界局势下,中国的此次“海射”是为了炫技。显然这是无稽之谈,科学家的解释主要是两条:成本和安全。
赤道区域拥有地球最高自转线速度,如果在赤道发射火箭,可以最大限度上利用地球的自转,从而增加有效载荷,从而降低发射成本。在发射轨道小倾角的同步轨道卫星时,在赤道附近区域进行发射还可以节省卫星调姿变轨的燃料,进一步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和卫星寿命。也就是说,火箭发射离赤道越近越好。
中国受地理位置的客观限制,相比欧美航天列强,可能更需要“海射”。欧洲航天发射中心主要依赖于赤道附近的法属圭亚那,美国最南端的肯尼迪发射中心距离赤道也不远。2009年开始,俄罗斯联盟号火箭也改用法属圭亚那的发射工位进行发射。
“海射”的第二项好处是能比较容易地解决火箭残骸的落区安全问题。一般内陆发射场发射前,为防止残骸掉落造成安全事故,需要提前将落区内的百姓疏散到安全地带,不但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火箭发射的经济成本和工作难度。而海上发射可以确保火箭残骸远离人口稠密地区,掉落在广袤无人的公海海域。
先前一直说航天事业是国家使命,可以举国之力实施,不计成本,但从“海射”的构想就可以看出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航天已经不只是国家的使命,商业航天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希望将太空设备送入轨道,于是,成本、效率、安全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项。
那么,“海射”难吗?火箭发射对稳定性有相当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发射平台具备较强的抗风浪能力。火箭海上发射前,需要从港口运输到发射海域并进行组装,海上潮湿、盐雾的环境可能会直接影响火箭和卫星等载荷的元器件。
在1999年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海基发射服务的公司海上发射股份公司(Sea Launch AG)发射首枚火箭前,美国、俄罗斯已经有过海上发射的经验,但并没有形成气候。海上发射公司一度红火,最初是由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四家公司共同投资,但因为政治经济因素,2009年6月破产重组,被俄罗斯S7集团收购,预计要在2023年前恢复发射任务。
俄罗斯S7海上发射公司拥有能够抵抗17级大风和34米巨浪的平台,能够在赤道海域的风浪中淡定从容地工作并经受住火箭发射时的巨大喷流。而在准备发射火箭的时候,奥德赛平台会进入半潜状态,以进一步增强稳定性。
这个平台上发射火箭推力依靠液体燃料,而中国这次WEY品牌联合冠名的长征十一号火箭是长征系列火箭中唯一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固体燃料就意味着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好,不用像液体火箭一样在发射前进行燃料加注,准备时间短、发射成本低。这支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火箭是我国商业航天的一支“生力军”火箭,自2015年首飞以来,连续取得6次发射成功。
16个小时的航行后,6月5号上午八点钟,渤海钻珠号到了目的地——连云港以东的黄海上。不远处就是这次海上火箭发射的平台,它漂浮在海面上,准确的位置是东经121.19度、北纬34.90度。三艘保障船围着这个平台游弋,其中一艘是中国少有的具备破1米厚海冰能力的专业救助船“北海救118”轮。
人们,包括准备这次火箭发射的相关技术人员,纷纷登上9层和更高一层观景甲板等待火箭发射。有人放出了无人机,尽可能接近海上平台上空拍摄。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确定的发射时间是中午12点06分。
正午时分,各层甲板围栏朝着海上发射平台的方向挤满了人。大家有说有笑,颇有过年时围观放烟花的气氛。人群中传出了火箭发射倒计时的声音,我瞄准发射平台,下意识开始手机录像。在大概数到“2”的时候,火箭弹起,底座冒出一团烟雾。“起来了!起来了!”有人喊道。然后竟然还有鼓掌声,难道有人还没有拿手机拍?
火箭出筒之后,在大概三四十米高处,尾罩分离,一级发动机开始点火,然后向上飞行,形成一条龙形轨迹,带着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消失在远方。
不久,船上的广播说,中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船长表示热烈祝贺。有人借着船上自备的时有时无的WIFI信号看到几大国家媒体平台已经将这个消息向全世界广为散发。
新华社官方照片上,箭身上CZ-11 WEY,“中国豪华SUV”和WEY的LOGO赫然在目,更有车箭同框图发布,从后面的结果来看,它给WEY品牌带来了超过想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特别是在高势能人群中,而且覆盖面从国内到国外,这恐怕是平日多少广告费也买不来的结果。
观看现场的情景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当WEY品牌邀请的20位见证者拉起写有“CZ-11 WEY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的横幅,背对海上发射平台合影留念时,周边人潮纷纷对着这群特殊的人拍照,仿佛对着“天涯海角”景点前那四个硕大的“天涯海角”一样。此后,那个横幅就被当成道具,被各个人群拿着合影,一直到晚上6点半开饭才罢。
第二天早上6点,渤海钻珠抵达烟台港,新的一天开始了。对于走上商业化运营道路的中国航天来说,这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对于包括WEY品牌在内的中国汽车来说,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天开始,而它们和中国航天的合作也才启程,更多可能性正等着我们想象。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327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