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3W+”引领下的奇瑞只需要钱吗?陈安宁说:不,是伙伴

“3W+”引领下的奇瑞只需要钱吗?陈安宁说:不,是伙伴

进入11月的北京似乎比往年更冷,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奇瑞全新的全球化营销团队来京“赶考“的步伐。

以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为首的整个奇瑞人,都希望这个由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负责市场与营销模块的何晓庆领衔,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潘燕龙、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负责欧美市场EXEED业务拓展的Lorenz Glaab共同组成的团队,成为托起奇瑞未来的希望。

这个团队带来的就是针对全球新经济趋势下诞生的“3W+”计划。这是一个集全球智慧(World Wide Wisdom),合作共赢(Win-Win),智能互联(Wired)的计划,加号Plus寓意可持续性、与时俱进和无限可能。

而这种与时俱进与无限可能不仅停留在“3W“的具体业务上,资金成为奇瑞发展任何新兴业务的前提条件。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在这方面引入投资者已成为奇瑞公开的秘密,但对如何选择投资者,陈安宁明确表示,奇瑞不是只需要资金,新投资者必是首先认同奇瑞”3W+“的发展理念,与奇瑞拥有共同目标,其次要与奇瑞形成战略资源互补。二者缺一不可。

看点1

“3W+”有什么不同

时代造就英雄,对企业也是一样。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元素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家传统汽车企业不能再“传统“下去,已成为业内共识。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由全新团队带领下的奇瑞如何能结束此前“不温不火“的市场状态,是需要一个全新的整体的战略引导了,因此”3W+”计划由此而生。

其一为全球智慧,即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率先探路欧美主流市场上,奇瑞始终以开放创新的心态整合全球资源,将企业智慧与中国伙伴的智慧,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智慧有机融合在一起,创立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新方式。。

“我们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上去’。”奇瑞汽车副总、国际公司总经理潘燕龙总结说。目前奇瑞正值“走进去”的历史时期,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为包含产品、技术、品牌和文化在内的多元化输出,奇瑞希望成为海外消费者心目中时尚、年轻的品牌,为2020年以后的“走上去”奠定基础。

其二为合作共赢,看似于第一条相近,但却又更进一步。奇瑞希望在市场战略上,与行业内外、国内外各方展开全面的技术、资金与资源合作,携手打造全球生产与营销网络。

作为这一板块实践的第一步,奇瑞与巴西最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商CAOA集团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持续增加在巴西市场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放,共同强化奇瑞品牌在拉美市场的影响力。

而主管国内市场的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更将这种共赢上升到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在内的多角色共赢,即在国内要建立更科学的盈利模式,打造全流程的区域营销体系。

其三为智能互联,这是一个全球市场都要迎接的趋势。奇瑞从产品战略上就认为这是一个自主品牌“逆袭”国际巨头的机会,因此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奇瑞推出了EXEED TX概念车,它的“黑科技”使其成为奇瑞未来开拓欧洲市场的先锋。

而在更深的智能领域,奇瑞正与百度合作,针对无人驾驶eQ开展了开放的城市道路状况下的示范运营。奇瑞还规划了“智能网联124战略”:打造1个人、车、生活融合的智能互联生活圈,建立自动驾驶、智能互联两大创新技术平台,分4个阶段实施,到2020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看点2

需要互补的投资者

可以看到,其实奇瑞早已下手“3W+”框架下的业务。在这些业务的综合作用下,奇瑞全球化战略才有着可持续性和无限可能,而这当中智能互联与新能源让市场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就在10月底,一则"奇瑞将被整体打包出售"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得到了奇瑞官方的否认,但对于资本合作,奇瑞一直并没有排斥,而且采用开放的态度,关注的“小伙伴”也是很多的。据坊间传言,包括董明珠、五粮液、宝能、百度等都成为奇瑞潜在的投资者。

作为自主品牌曾经的旗手,在屡次独立上市未果后,最近为何与资本频繁挂钩?笔者对此认为,其一是奇瑞合作共赢的理念导致的,连贾亚权在解读国内市场业务时,也将战略投资者作为共赢的一部分。当然这种合作共赢并不是奇瑞独有的,在经济全球化、行业生态化的大趋势下,谁都逃不掉与他人接触,甚至合作。

这其二是奇瑞真的缺钱。前面提到,奇瑞此前曾至少两次公开宣称准备上市,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实现。但作为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即便有如商业借贷、股权质押或转让,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风险较大,加之其产品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绝不会有足够的资金发展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等这些“烧钱”的项目。

其三就是为上市做准备。这里所说的上市并不一定是奇瑞的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先是如新能源这样的新兴板块单独上市。陈安宁在奇瑞发布“3W+”计划时承认,奇瑞正在寻求投资者,但投资者选择的项目都是新兴板块,这些板块的成长性更强。

如奇瑞新能源,以及几乎被认定已有投资者进入的观致汽车,新能源(观致也要向新能源发展)可能都是投资者关注成长性业务,而其实此前奇瑞新能源就已有投资者关注。

2016年,与奇瑞同属芜湖的上市公司海螺型材发布公告称,拟向奇瑞新能源的股东奇瑞汽车等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权。不过当时因为奇瑞新能源没有独立的汽车生产资质,结果这次收购就此作罢。而如今这家企业拥有了这项资质,自然成为资本关注的“香饽饽”。

不过陈安宁表示,投资者可以,但纯资金对奇瑞是不够的,一定是在认同奇瑞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即要有钱,又要与奇瑞战略资源互补的投资者。对此笔者认为,这正好与“3W+”计划相匹配,也会使奇瑞实现全球化品牌的梦想更加可期。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事经典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855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车事经典

严肃的话题,逗比的语言; 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化的解读。 让每一个故事成为阅读经典。

  • 50
    文章
  • 2728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