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之间完成了物理连接、绝缘检测、电压泄放、充电握手及握手辨识之后,进行到“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
这个阶段里,其实涉及到的通信报文并不止是BCP、CTS、CML,还有BRO和CRO,其中,CTS报文是可选的。BMS发送 BRO (电池充电准备就绪)SPN 2829=0X00报文给充电桩控制器,SPN 2829=0X00表示电池没有准备好充电,因为接下来有车辆硬件上有K5、K6的闭合及启动车辆的绝缘检测。完成了硬件动作后,BMS发送BRO SPN 2829=0XAA,表示电池已准备就绪。同样的,充电桩在硬件上动作之前也相应地发送CRO(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报文给BMS。
这些报文的发送次序如下图:
BCP报文信息包括单体电池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最高允许充电电流、标称总能量、最高允许温度、SOC、当前电压等。CML报文信息包括最高输出电压、最低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最小输出电流。显然,充电前交互这些信息是必要。
在充电桩K1、K2闭合之前,有一个“预充阶段”,见27930标准Pg.29充电流程图,就是说在充电接通充电回路之前,充电桩之芯先设定一个电压工作起来,该电压比电池电压小1-10V。
27930标准对每种报文进行了说明。
关于充电桩控制器发出的CCS报文和BMS发出的BCL报文很重要,摘录原条文如下:
充电桩之芯(直流充电模块)、充电桩之核(充电桩控制器)的BMS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主从关系。充电系统的“主脑”是BMS,“从脑”是充电桩之核,充电桩之芯被动地接受充电桩之核的指令以确定其工作模式(恒压或恒流),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BMS发送电池能接受的“电压需求”,“电流需求”和“工作模式”指令给充电桩之核,充电桩之核进行处理,发送相应指令给各充电桩之芯。因为直流充电桩一般是由多个充电桩之芯组成,充电桩之核需要将总电流需求除以充电桩之芯个数得到各充电桩之芯的充电电流,然后再下发该“充电电流”指令给各充电桩之芯。该指令电流如果大于充电桩之芯的最大输出电流,充电桩之芯按其最大输出电流输出,否则,按指令电流输出。
在研读关于BCL报文的这段条文时,我有下面6个问题:
问题1. 为什么有这样的表述: “当电压需求或电流需求为0时,充电机按最小输出能力输出。
既然电池不需要充电了,仍然允许充电机输出电流,为什么不要求充电机电流是0?
问题2. BCL条文表格下方的说明提到了数据分辨率、偏移量,这怎么理解? 这是否给充电桩之芯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实际大小带来误差?
问题3. 在充电过程中,锂电池的充电电压是逐渐增加的。在电池还没有被充满之前,接受恒流充电,充电桩之芯工作在恒流模式,电池快充电满之后,接受恒压充电,充电桩之芯工作在恒压模式。但是,MS是基于什么来判断接受恒压或恒流充电?
问题4. 假如BMS给出的充电电流需求是135A,每个充电桩之芯在200V-600V之间输出25A电流,充电桩上安装有6个充电桩之芯。在正常充电过程中,突然拔出一个充电桩之芯(充电桩之芯可以支持热插拔),会发生什么?
问题5. 假如BMS给出的电流需求是135A, 但充电桩之芯当前状态下的输出电流是0A,标准中要求多长时间内充电桩之芯的电流可以达到135A?
上面第5个问题,在184887.1中有一段条文作出规定:
问题6. 但是上面这段条文中的△I/dlmin s是什么含义? 条文中说明了dlmin为最小充电速率,怎么理解?
充电结束阶段
一旦充电结束条件满足,充电桩控制器发送CST(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给BMS,让BMS确认充电机即将结束充电以及结束充电原因。BMS发送BST(BMS中止充电)报文给充电桩控制器,让充电机确认BMS将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以令充电机结束充电过程以及结束充电原因。随后,两者互发统计数据报文BSD和CSD。当电流值降到5A以下之后,充电桩断开K1、K2,投切泄放电压电路,BMS断开K5、K6。 充电桩控制器确认收到BSD报文后断开K3、K4,电子锁解锁。BMS确认收到CSD报文后进入休眠状态。
接下来将充电枪取出的过程,是T0-T2的逆过程,对应了18487.1标准中充电控制时序的T18-T21,直接摘录标准中的表格如下:
至此,正常充电的充电全过程结束。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充电桩之芯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761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