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董阿姨再发威,珠海银隆真值得大佬收购吗?

董阿姨再发威,珠海银隆真值得大佬收购吗?

前不久,董阿姨辞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位子,但是定向增发未成,收购银隆也被小股东否决了。

u=4002209328,635863539&fm=23&gp=0.jpg

而董阿姨并没有就此罢休,日前 “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宣布,其个人出资,联合万达集团、京东集团、和中集集团投资珠海银隆,布局新能源发展。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投资银隆是万达投资制造业的第一单,万达投资银隆与万达和格力是战略合作伙伴有关。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收购银隆失败是个偶然事件,但其个人对银隆的合作和支持不会停止,她将拿出所有资产投资银隆,因为看好银隆的技术。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透露,在中集集团与银隆未来的合作中,中集集团的机场码头车、摆渡车将用银隆的钛酸锂,将在新能源冷藏保温车、码头电动拖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在新能源领域,珠海银隆并不算是巨头级别的企业,它的订单也被业界质疑,那么银隆为什么能获得大佬们的青睐,让董阿姨遇挫后依然不放弃呢?它值得吗?

一、银隆的钛酸锂到底是什么技术?

按照银隆自己的说法,钛酸锂电池是锂电池中寿命最长、安全性最高的电池。论生命周期,普通锂离子电池约为1000-2000次循环,钛酸锂则是1万-2万次循环。银隆方面宣传,已掌握全球领先钛酸锂核心技术,实现6分钟快速充电、30年循环使用寿命。这个说法基本就是广告,事实是钛酸锂是人们探索锂电池的一条路线。

普通锂电池都是含锂材料当正极,石墨当负极。但是钛酸锂电压太低,用钛酸锂当正级,容量太凄惨。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钛酸锂当负极,另外一种含锂的材料当正极。

所谓钛酸锂循环寿命长,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电池不是负极寿命长就可以一直用,正极寿命也要长才行。而锂电池正极寿命是看正极材料的。在常用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三种材料之中,磷酸铁锂寿命最长。所以钛酸锂通常和磷酸铁锂搭配,做成电池。

磷酸铁锂正极,石墨负极的电池容量就不大,而换钛酸锂做负极容量就更低了。所以,钛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中比较低的,这是它的致命缺点。此外,钛酸锂和电解液会有反应,用到一定次数就会产生气体,实际寿命不长。所以这个东西虽然松下很早就做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银隆干的活是通过石墨烯掺杂包覆技术,有效抑制钛酸锂与电解液界面的产气反应,这就避免了“胀气”现象的发生,寿命就真的长了。正极的磷酸铁锂本来就是长寿命材料,负极的钛酸锂离胀气问题解决。银隆的钛酸锂寿命问题解决了。至于性能差,能量密度低的问题,这个没法解决,用在家用车上,每天上下班一次就要充电,谁也受不了。

但是银隆集团用利用长寿命和快充特性,给钛酸锂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公交车。

公交车大,能量密度低,无非多拉几百公斤电池就是了。而且充电快,可以在公交车发车间隙快速补电。能快速补电,还有长寿命,这是其他方案做不到的。此外,钛酸锂还有附加的小优势,一是低温性能相比其他电池要好。二是负极不是石墨,锂金属结晶刺破隔膜的概率小,更安全。所以,钛酸锂是一项只适合于公交车,或者特殊车辆(机场大巴、物流场地内部用车、非长途,有充电场地的送货车)的锂电池技术。长处与短板都很明显。

二、银隆的商业价值在于政府订单

因为钛酸锂电池正极是磷酸铁锂、负极是钛酸锂,还是用了纳米技术的钛酸锂,所以价格是比较贵的。因为能量密度低,一辆公交车要用很多,所以公交车整车的价格也是很贵的。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即使全寿命下来,这种车也是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的。

不过,中国在2020年前有丰厚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于公交车大客车,给了匪夷所思的超高补贴。这个补贴标准一度到了荒谬的地步(按照长度补贴,补贴远远超过造车成本)。于是,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骗补事件,财政部查下来几乎没有几家清白的企业,最后公布了典型的几家杀鸡儆猴。

不过,查处归查处,正儿八经造车的企业还是有丰厚补贴的。这就给了银隆发展的机会。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北京公交就和银隆签约了大单,而且车已经在北京上路了,反响还不错。

从目前的产业链看,银隆的技术虽然很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但是价格太高是障碍。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市场不会很大。银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离不开国家补贴的,而当前补贴政策到2020年,之后怎么样很难说。

所以,银隆目前的商业价值仅仅在于政府订单,一旦补贴没有,成本又降不下来,钛酸锂前途是比较渺茫的。

三、上市IPO或是真正目的

从目前的技术看,银隆等补贴到期后前景是不乐观的。但是资本要赚钱未必要等到商业价值变现,最大的盈利不在汽车市场上,而在资本市场的。

本来格力收购珠海银隆就等于接了格力的壳,格力反对,那么珠海银隆就筹划自己上市,或者IPO,或者借壳。董明珠很可能参与程度很深。从万达、中集、京东这种大佬出手的情况看,IPO或者借壳成功的概率不小。

甚至有消息这次集体增资入股是一次Pre-IPO,事情已经到了相当有谱的地步。

所以,这次投资真正的目的可能是利用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政策,获得某些便利,借壳或者IPO,投资者从二级市场去牟利。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天骄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778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