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1000 亿人民币的埃安最近立下了一个 Flag: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埃安要在平台和架构上,领先欧美。
进入 11 月以来,埃安先后对外发布了纯电平台 AEP 3.0以及星灵电子电气架构。
两大全新技术将首发搭载在埃安的高端车型 Hyper GT(价格区间在 30 万左右)上,预计年内亮相。
AEP 3.0 是埃安第三代纯电平台,重点的关键词是「纯电操控性能」。星灵架构最直观的变化是在 EEA3.0 基础上,将智能驾驶安全作为核心升级部分。
可以说,新的 AEP 3.0 平台和星灵架构,是支撑埃安高端产品 Hyper 系列的两张王牌。
01、AEP3.0 平台:最快 1.9 秒破百,瞄准特斯拉
早在 2017 年,埃安推出了以「电池」为中心布局的 GEP 平台首款纯电车型——GE3。
从 2019 年开始,埃安全系车型换上了以「电池+电驱」为核心布局的第二代 GEP 平台。
相比第一代 GEP 平台,第二代 GEP 平台在车身、底盘、电池与电气系统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包括零部件的高度集成、整车重量减轻、整车布局的优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
比如第二代 GEP 平台一个十分优越的指标:轴长比(轴距与车身长度比)。
以轴距为 2830mm 的 AION V 为例,虽然定位紧凑型车,但内部座舱空间可比拟中型车,AION V 轴长比为61.7%,比特斯拉 Model 3 的61.2%还高。
如今,埃安将第三代平台名称由 GEP 更换为 AEP,除了延续前两代平台技术优势,AEP3.0 的升级核心是驾控乐趣,并扬言平台技术「已全面超越特斯拉」。
9 月 15 日,埃安在品牌焕新的发布会上推出了百万级超跑——Hyper SSR,其中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参数是 Hyper SSR 0-100 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1.9 秒,埃安称其为「地表最快车」。
而将「性能」视为第一基因的 AEP 3.0 平台,正是引入了 Hyper SSR 超跑级的电驱动技术。
官方介绍,AEP 3.0 平台理想情况下极速最高可达 300km/h,四驱多电机版可以实现 1.9 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即便是单电机后驱动力,其 0-100km/h 加速也可以压缩到最快 4.9 秒。相比之下,Model 3 后驱版本百公里加速为 5.3 秒,四驱版为 3.3 秒。
要实现这个极速,有多难呢?
受限于电机本身的发热问题,一般乘用车的电机都会把峰值功率的输出时间锁定在 10 秒之内,相当于在「地板电」10 秒之后,电机的输出功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当车速突破 150km/h 后,车辆的动力不再持续高功率输出。
这也就是为什么蔚来 ET7 的 0-100km/h 的加速成绩为 3.8 秒,但最高速度只有 200km/h。相比之下,比前者便宜 10 万元的奥迪 S3,最高车速为 250km/h。
可以说,埃安 AEP 3.0 平台最高车速 300km/h 的成绩,已经远超绝大部分电动车。
这背后的支撑来自埃安的 X-pin 扁线技术以及智能多模换挡系统,可以让电机始终处于最高效的运转区间,并且在提升起步扭矩的同时,也降低了高速能耗。
为了解决电动车操控不佳的问题,埃安通过 AICS 智能底盘系统,根据油门、轮速、转角、横摆角速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车轮输出扭矩、制动力矩以及悬架刚度的调整,实现多系统动态匹配控制。
此外,AEP 3.0 平台还借鉴了超跑式低重心、轻量化的车身结构,实现了操控极限更高的后驱布局。
数据说明一切——轴距 3 米的埃安纯电动车:
转向精准度和灵敏度提升了 30%
过弯侧倾减少了 40%,转弯半径仅 5.3 米
时速百公里制动距离低于 35 米
这些数据背后,指向的是同样 3 米级轴距和后驱布局的 Model 3。
本质上说,平台化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实现规模化,让一个平台能生产更多不同的车型,让汽车变成一门更有利润的生意。
据了解,AEP 3.0 平台可以适配不同尺寸轿车、SUV、MPV 的开发,在车身结构、轻量化、能耗、低温续航等方面也有不错的数据表现:
整车能耗降低 15%
低温续航提升 10%
零件通用率达 78%
从电动车发展趋势看,开发专属的纯电平台已逐步成为主流,已经投产的平台包括大众 MEB、东风 ESSA、比亚迪 e 平台、吉利 SEA 浩瀚平台等,这些纯电平台,基本形成一种电动车范式:
为了腾出更大的座舱空间,整车底盘会重新布局,缩短前后悬、拉长轴距;
为了抹平后排地板,把电池组安排在车体中央下方,让重心更低、前后载荷更平衡;
为了提升过弯和高速时的稳定性,优化升级轻量化设计和安全性提升等等。
从 GEP 1.0 到 AEP 3.0,通过三代电动车平台的技术迭代,埃安逐步实现在操控性、续航、舒适性多方面的提升。
在研发层面,AEP 3.0 平台进一步提升了零部件的共享率,节省了底层功能模块的验证周期,以此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品的推陈出新。
宝马集团工作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绍奇所言:「如果宝马不想被特斯拉和中国的竞争对手超越,那么就需要一个专用的电动平台」。
这也说明,为了让车型产品更有竞争力,纯电平台的作用不容忽视。
02、星灵架构:39 颗感知硬件,全栈自研算法
如果说平台化决定了一辆车的体魄,那么电子电气架构就决定了一辆车的「灵魂」。
智能汽车离不开传感器、芯片,更离不开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持。
如果没有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做支撑,再多的智能化功能也无法支持车辆的持续更新,无法带来车辆成本降低和生产研发的高效。
总而言之,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了智能汽车功能发挥的上限。
在 2021 年广州车展上,埃安发布了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EEA3.0)。
从底层结构来看,星灵架构由三个功能域控制器+前后左右四个区域控制器组成,与长城汽车第四代电子电气架构类似。
其中,三个域控制器分别为中央运算单元、智能驾驶域、座舱域:
中央运算单元(车身控制+新能源控制):搭载 NXP S32G399 高性能网关计算芯片;
智能驾驶域:搭载华为昇腾 610 高性能芯片,算力为 400TOPS,最高算力可拓展至 2000TOPS;
座舱域:搭载高通 8155/8295 芯片,具备 105K DMIPS 算力。
相比广汽上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的算力提升50 倍,数据传输速率提升 10 倍,线束回路减少约40%,控制器减少约20 个,并且通过搭载高速车载以太网,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 10 倍,实现硬件即插即用,软件常用常新。
在智能驾驶方面,星灵架构除了搭载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之外,还使用了红外遥感技术,以及 3 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在内的 39 个感知传感器。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张雄表示,智能驾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纯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两大流派之争,埃安选择的是「视觉+雷达+红外」的多融合感知方案:
红外遥感可以弥补「雷达+摄像头」存在极端场景的识别能力,即便夜晚会车等强弱光交替、眩光等场景仍能清晰成像。
搭载来自速腾聚创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10-30Hz 智能变频刷新帧率,响应速度比第一代快三倍,0.2°-0.05°智能调控分辨率也比第一代能够看得更远、更清。
创新应用了航天级星基融合定位技术,结合高精地图和惯导单元,实现全域厘米级的车辆定位。
硬件离不开软件能力的配合。
「单纯的硬件堆叠无法真正实现安全智能驾驶,软件算法能力才是决胜的关键」,广汽埃安研发中心 ICV 总师江建山表示。
据了解,埃安目前软件开发人员超2000 人,研发团队占比超过 50%。
早期的电子电气架构是车企降本增效的手段,只负责送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上。
如今,用户定义体验成为主流的研发路线,用户开始参与到产品功能开发,此时架构的重要性大幅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基于星灵架构的 Hyper 系列车型将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产品功能可以更新迭代,同时硬件层面的支撑必不可少;
二是这些功能的更新迭代,可以被用户定义,从而使得产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03、埃安的第二次冲高
截至今年 10 月,埃安已经连续 2 次单月销量破 3 万辆,累计交付量为212384 辆,提前 2 个月完成 20 万的年度销量目标。
如果将销量拆解到具体车型上,20 万以内的 AION S 和 AION Y 占到总销量 90% 以上。这个数据说明「性价比」是埃安的首要卖点。
中信证券数据统计,埃安在 2021 年约有 60-70% 的车型销量供应给了营运、租赁等 B 端市场,其中主要的合作对象便是广汽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
作为拥有整车厂背景的出行平台公司,如祺出行主要采购渠道是广汽集团下属的电动汽车,而广汽埃安是主要的投放产品,在 2019 年-2021 年间,埃安的销量实现了从 4.2 万辆到 12 万辆的飞跃。
不过,依靠网约车走量的弊端也很明显——很容易拉低整体品牌定位,推出价格更高的车型往往销量不佳,最终导致盈利受阻。
广汽埃安财务报表数据显示,从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埃安亏损额逐年增加,累计净亏损超 37 亿元,负债总额高达98.5 亿元。
一定程度上,埃安高销量输出的背后,难掩盈利能力弱的尴尬。
如何冲破 20 万元以上的价格带,埃安需要高端车型。
9 月 15 日,埃安在品牌之夜更改品牌 Logo,还发布一款售价超百万元的新款电动超跑,以及 Hyper(昊铂)高端系列产品。
发布会上对「中国第一超跑」、「对手都在 500 万元以上」等描述,暴露出埃安急需提升品牌价值的焦虑。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换标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化的需求,我们希望以全新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感知到更加高级和升值的埃安。
以 Hyper SSR 和 Hyper 为节点,这算是埃安成立五年来的第二次冲高。
埃安品牌创立之初,为了快速冲销量,埃安初期车型的价格均预设在了 15 万至 25 万区间。
AION S 出自 GEP 2.0 平台,在统计车型中,AION S 在外观设计、动力操控、空间大小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产品力优势,这也是目前埃安销量最好的一款车型。
在尝到 AION S 的甜头之后,埃安顺势在 2019 年推出 AION LX,定价首次突破 30 万元。
从产品布局上,广汽埃安目前共有 AION S、AION S Plus、AION Y、AION V Plus 和 AION LX 共 5 款车型在售,价格覆盖 13-47 万元区间,车型级别涵盖相对全面。
不过,在 2021 年埃安的全年销量为 12.37 万辆,AION S、AION V 合计占比超过 82%,而售价超过 30 万元的 AION LX 全年销量仅为 1000 多辆。
可以说,埃安的第一次「冲高」并不成功。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 年新能源汽车定价在 25 万元以内的车型中,渗透率在 10% 以下,而在 25-30 万元、30-35 万元、35-40 万元定价区间的车型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分别达到了 30%、18%、17%。
这也说明,埃安在定价更高的区间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毕竟在 25-50 万元这个区间内,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极氪的主战场,埃安的高端化着实有不小压力。
如今借着高端系列产品 Hyper 的东风,埃安发起了第二次冲高,尝试将 Hyper 将锚定 30 万元以上的市场,与现有的埃安车型产品形成一定的价格区隔。
用超跑来拔高品牌的调性,埃安并不是第一家,包括特斯拉、蔚来等车企都是将「百万级超跑」视为奠基品牌调性的产品,之后再量产其他关键产品。
除了百万级超跑,Hyper 计划在 2023 年陆续推出轿跑 GT,大五座 SUV 和 MPV 三款新车。
这意味着后续埃安能否被认定为「高端」,需要看这几款产品的销量表现。
如果 Hyper 系列能够达成预期,大概率埃安会将 Hyper 系列拆分成一个高端品牌,就像比亚迪以一个全新子品牌「仰望」来探索高端化。
高端和低端很难在一个碗里端平,而最好的策略就是分开运营。
对埃安来说,Hyper 是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必然的选择。但能否取得好成绩、赢得市场,仍需时间来给出答案。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8906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