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Waymo CEO离职,为<a class='link' href='https://www.d1ev.com/tag/自动驾驶' target='_blank'>自动驾驶</a>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COO和CTO组合也是可以当CEO的。

北京时间4月3日,谷歌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 CEO约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宣布辞职。业内很好奇这位强势经理人辞职的原因,因为知晓了这一点,就可能预测Waymo的动向。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再平衡”人事任命

克氏在公开发表的辞职信中表示,这段5年半的经历是自己的“职业巅峰”。同时他表示继续充当公司顾问,并继续支持公司的两个产品Waymo One(自动叫车服务)和Waymo Via(自动送货服务)。

克拉夫西克还表示,“非常信任”两个继任者——CTO德米特里·多尔戈夫(Dmitri Dolgov)和COO特克德拉·马瓦卡纳(Tekedra Mawakana)。他称之为“才华横溢的组合”,由两人担任联席CEO“非常合适”。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作为职场话术,这番话不显得很虚伪。但是众所周知,克氏和多尔戈夫这位严肃的俄裔技术高管关系不睦,后者曾严厉公开批评过克氏。也没有迹象表明,2017年才加入Waymo、擅长商业化运营的马瓦卡纳,曾经充当过两人的缓冲。因此,很难想象,是克氏向谷歌董事会推荐了这两位继任者。

而且,如今在硅谷,联席CEO变得非常罕见。这显然是董事会评估过Waymo的现状而做出的“再平衡”决定。

需要平衡的是什么?克氏的独断专权,还是他在不成功的商业化尝试,亦或是Waymo丢失许久的“技术怪咖”标签?

华尔街当然热衷于估值和IPO这些玩意。但在硅谷,这种标签才是值得膜拜的圣物。他们当然不反对挥舞支票簿的投资者(有些大佬很老派,电子化时代也不肯放弃载有个人印签的纸质“魔法书”)。但是,他们必须以懒洋洋的姿态来接,这是硅谷长期以来形成的莫名自尊心。

这一切,曾经被克拉夫西克敲得粉碎。因此多尔戈夫批评他,既不懂技术,也不懂商业。而克氏曾经以懂这两种“语言”而蜚声汽车业界。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同时,联席CEO不意味着必然冲突,但显然存在冲突风险,特别是两者都是强势领导人的情况下。两个CEO一旦产生“对方介入自己地盘”的想法,会产生敌对心理。员工们会左右为难,公司氛围也将毁于一旦。

明确二者职责,譬如一个主管技术,一个负责运营,丝毫不会降低冲突风险。因为有些业务必然横跨两者。即便冒着风险,谷歌董事会也做出联席安排,这意味着谷歌对Waymo当前的文化和道路,都存在着深刻的疑虑。这意味着,克拉夫西克领导这家企业5年半,得到的真实评价,很可能是相当负面的。

商业操作成功的代价

当然,克氏的贡献无须讳言,Waymo的商业属性,完全在其主导下塑造出来。就连Waymo本身,从谷歌X实验室拆分独立出来,也是克氏杰作。商业标准操作,没有明显瑕疵。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不仅如此,2015年的时候,当时谷歌自动驾驶项目其实走到瓶颈期,下一步咋干,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与当时的CEO施密特一起,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实验室创始人之一、技术扛把子特龙已在1年前离职。剩下两位技术大拿——厄姆森和莱万多斯基(就是后来因谷歌和优步官司锒铛入狱的那位)各拉团队,互相不买账。

这时候克氏空降,颇有拨乱反正、一鼓而荡的味道。他动用人脉,车展上拉拢行业领袖,将Waymo描述成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商,而不是来和车企抢饭碗的野蛮人。

直到今天,车企对特斯拉的敌意(后来也部分转化为敬意) ,也比对Waymo要高得多。而Waymo与FCA、捷豹雷诺-日产的合作,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相当于某种联盟的雏形。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克氏为Waymo筹集了32.5亿美元的外部融资。在克氏手里,Waymo真正变成一家商业公司,不再是极客们的个人艺术品。

当然,做到这一切,必然践踏实验室大佬的话语权。克氏空降一年内,厄姆森和莱万离职,自己创业。Waymo的拆分,则是在两人走后的事,此时已是2016年底。

多尔戈夫留下来,人们认为他也会拂袖而去。他声称要和公司在一起。同事们评价这位技术领导“平和而有忍耐力”,这反映了克氏的强势作风。凡是不能忍耐的技术主管都走了。

多尔戈夫因此接管了大多数技术决策-数字模拟系统建设、图像处理、综合感知系统和作为核心的“运动规划”和训练系统。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很多技术人员不掩饰对克氏的憎恶,他们声称,留下来只为了“和多尔戈夫一起工作”。多尔戈夫的技术能力,轻易转化为号召力。在内部的项目组之间,多尔戈夫的威望,明显超出克氏。

但克氏没有让多尔戈夫卷铺盖,甚至在对方公开质疑自己之后。此时他表现出一个CEO的胸怀。没有人将其视为克氏软弱,人人都知道他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

多年来,在克氏领导下,Waymo没有丢掉技术领先位置,这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技术团队变动比较大的情况下。

商业化进程拉胯的原因

但Waymo的商业化进程拉胯,也是显而易见的。

多尔戈夫力主和福特达成协议,而克拉夫西克则认为公司不应该花大价钱“买一堆废铁”。协议和新闻稿同时被弃,福特开始支持创业公司Argo AI。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有人认为,克氏与多尔戈夫的争执,源于真正的技术拍板者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后者希望快速推出不需要司机的自动驾驶平台。直到今天,Waymo仍在测试与之对应的L4能力。

克氏可能充当了老板的传话人,但不得不承受所有攻击。事实上,拉里佩奇在雇佣克氏的时候,是要求后者在2016年底实现商业运营。

直到今天,这个目标也没有真正完成。无论自动载人载货,都处于试运行当中,有诸多限制。归根结底,是Waymo和整个科技界,对自动驾驶落地时间表,产生了史诗级误解。

2017年,Waymo发言人就称,“我们与无人驾驶商业化只有一步之遥”。

这样看上去,克氏更像公司的雄心与能力不匹配的牺牲品。当所有人都高估技术趋势的时候,领头羊Waymo受到了更多的惩罚。

现在回头看,当初多尔戈夫要求尽快与优步或者Lyft合作推出无人出租车(有安全员监管),可能是更好的商业选择。这也可能也是多尔戈夫现在上位的原因。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当谷歌拒绝了所有过渡性技术方案商业化,执着于最终解决方案成熟再上市,其商业进程就注定了难产。

这其中,克氏到底起到多大决策作用,是一团迷雾。在一个延宕许久的战略目标面前,他的决定权越大,需要背负的责任就越多。

与此相比,他的车企关系,他的融资能力,都无法弥补缺憾。好消息是,直到今天,车企们(包含特斯拉)都无法看清Waymo到底是不是彻头彻尾的竞争者,还是可以合作的供应商。但从一线企业纷纷自研自动驾驶技术来看,Waymo潜在合作对象,已经变成二线车企和叫车平台(你没看错,和优步仍有合作可能)。

Waymo CEO离职,为自动驾驶的“史诗级”误解买单?

克氏离职,意味着他的商业化路线被否。所谓“技术派接棒”并不存在,因为多尔戈夫代表的技术派,从来没有放松过技术控制。他们的争执对象,多数情况下并非克氏,而是老板本人。

拉里·佩奇仍然坚持,不推出完整的技术方案,就不存在公开募资的可能。这对于联席CEO们来说,是半个好事。他们暂时不需要面临IPO进程的考核,但技术压力更大了。兜了一圈Waymo还是回到了它最初的技术理想轨道上。但是,董事会不希望出现一个技术强人,这就是“联席”的牵制作用。

这样看来,克氏所谓的“职业巅峰”,不过是Waymo技术不成熟时期的失败商业实践。时机错了,商业策略就失去了意义。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巴客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369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车巴客

硬核/有趣,专业/热情的汽车科技自媒体。 合作方式: WX:carbucks001 e-mail:shannon_ji@163.com

  • 236
    文章
  • 11336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