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知道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又被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续航能力劝退。消费者的犹豫无可厚非,毕竟大家买车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而不是买了车之后状况不断,徒增烦恼。
当然这种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来说真的是太年轻了,如果让新能源汽车再发展一些时间,或许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更加果断。而在当下,新能源车企的异军突起,也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前进。
但是伴随着行业中的入局者越来越多,新一轮竞争的序幕也逐渐被拉开。
“降价”成为特斯拉的一记重拳
在国内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最受关注的交战双方,一方是话题度颇高的特斯拉,另一方是奔赴美股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兄弟——蔚来、理想和小鹏。
近年来,这几家车企之间的摩擦不断,尤其是在今年伴随着理想、小鹏的上市,“三英战吕布”的格局似乎已经显现。而最近特斯拉接连的下调其产品价格,更是让本就白热化的竞争愈发紧张刺激。
根据特斯拉官网报价,Model 3如今的价格已经低至24.99万元,今年的降幅已经超过8万元。并且特斯拉的产品布局重心也从高端的Model S/X逐渐转移向大众化的Model 3/Y,并结合降价的动作收割了一众消费者。
特斯拉的意图很明显,先用高端产品打定位,后续用低端产品抢市场,和今年以来突然降价讲求性价比的苹果如出一辙。而这种降价手段,也成为了特斯拉打向竞争对手的一记重拳。
定价的降低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拉升销量,订单量的增加带来成本的降低,因为大宗的零件订单将会有更大的成本压缩空间,而成本的降低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定价。借助这种循环的不断进行,特斯拉的售价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降价释放的红利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特斯拉在三季度交出的“史上最佳财报”。根据财报可知,特斯拉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盈利,本季度交付13.96万辆汽车,总营收同比增长39%达到87.7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1%达到3.31亿美元。
这让特斯拉离马斯克自己定下的50万交付量KPI更近了一步,但也引发了很多老车主的不满,尤其是车刚到手第二天降价的那些车主,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株活生生的韭菜。这种不满情绪对于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影响到特斯拉的未来发展。
但是无论消费者的反映如何,特斯拉降价之后的销量确实有提升,而这也对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压力倍增的新势力们
当高端品牌也开始讲求性价比的时候,对于消费者刺激有多大,对于对手的挑战就有多大。
借助前期用高端产品打下的高端定位,结合如今的降价手段,让特斯拉在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突然飙升,直呼“真香”。就像苹果在四月份推出的二代iPhone se,两三千的售价,对于中端的手机品牌冲击十分巨大。
具体来看,特斯拉主力车型Model 3属于小轿车,而SUV车型的Model Y交付量虽然在一直增长,但是和主力车型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让特斯拉在新能源小轿车领域占据较大的优势,而SUV领域的优势还未显现。
反观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蔚来和理想的主要产品都是SUV车型,也在这个领域有较大的优势,而小鹏在小轿车和SUV车型上都有布局,产品布局相对来说更加多元。
似乎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只是针对到了布局较为广泛的小鹏,但事实却不止如此。
一直主打性价比的小鹏,将自己的用户人群定位在较年轻的消费群体,因为他们的经济能力并不能承担得起动辄三四十万的车价。而正是因为年轻消费群体的这种特性,让降价后的特斯拉也进入了这些消费者考虑范围内。
另外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项目临近完工,Model Y也将会实现国产化。这就意味着未来Model Y也将有一波降价,重现当下的场景,只不过这次理想和蔚来等新势力都不能幸免,说不定将会开启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
但是已经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盈利的特斯拉,在长期的价格战上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却都徘徊在亏损边缘,对于可能到来的价格战,它们的压力将会更大。
重压之下生机显现
面对对手的步步紧逼,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其实新势力们早就有了自己不同的侧重点,想要通过差异化角度来赢得竞争。
比如蔚来就将侧重点放在了服务用户上。
都说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对企业调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点在李斌的创业历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北大社会学毕业的李斌,其创业历程都是在围绕着“服务用户”这个理念,之前的易车网是如此,现在蔚来同样如此。
从NIO HOUSE的极致服务到NIO Power的解决方案,蔚来的确在认真贯彻“服务用户”这一理念。通过用户服务的提升,可以增加用户对品牌的归属感,从而将用户稳定在体系之中,然后通过用户裂变吸引更多的用户,进一步刺激销量。
同样注重用户体验的还有小鹏,只不过小鹏和蔚来的方式有些不同。小鹏对自己的产品有两个很明确的定位,科技和性价比,可以理解为“平民科技”。也就是说,小鹏希望通过更加平民化的价格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智能汽车带来的生活便利。
在这一点上,小鹏的理念和小米很像,让科技生活变得“没那么贵”。
如今的小鹏,是中国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发出可以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可以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这归功于小鹏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并让自动驾驶成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理想则与其他两家都不同,主打增程式的理想紧紧抓住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增程式汽车的扶持红利。并且一贯“抠门”的李想,在造车过程中也尽可能控制成本,一心一意做车,稳扎稳打践行长期主义。
不难看出,其实在不同的侧重点之下,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差距和特斯拉并不大,唯一的差距就在于时间的积累上。但是在新势力们的不断追赶之下,这个差距也将逐渐被拉近,实现赶超。
智能大出行才是未来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造车不应该是终点,因为日常出行向智能出行的转换是必然趋势。
举例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在出行领域的应用,让消费者在开车时也能享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便捷。蔚来前段时间就和语音交互技术的头部企业科大讯飞进行合作,将其技术应用在旗下三款车型中,用以给车主提供更好的智能服务。
而5G带来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也让更好的自动驾驶成为可能。虽然现阶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自动驾驶技术还有着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也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去应对实际情况中复杂的路况,但是自动驾驶技术确实是在稳步前进之中。
另外还有一些十分科幻的场景。比如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除了特斯拉之外,他的星链计划同样也备受关注。也正是这个涉及到外太空卫星的计划,却和马路上的特斯拉汽车形成一个整体,用卫星互联网结合车联网,让生活更加便捷。
而不论是特斯拉高品质科技,还是国内新势力的差异化路线,其实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切入到未来的智能出行的大生态之中,紧抓住未来的趋势。
通过科技的不断渗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让消费者日常的出行场景更加智能化,也让各个不同的出行场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出行生态,在生态内释放更加多元的服务和更大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这种未来,不仅仅需要的是这些造车新势力的不断进步,更应该是包括了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共同促进,让人们的生活更进一步。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杉车网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3070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