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苹果汽车,投子认输

苹果汽车,投子认输

汽车公社

造车难,难于上青天。2024年,苹果终究还是向现实低头,终止了近10年的“泰坦”造车项目,而且仅用了12分钟的会议时间。

就在昨天,苹果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和分管造车项目的副总裁Kevin Lynch内部宣布,终止苹果汽车。

知情人士表示:原苹果造车项目组的员工,部分调到机器学习和AI部门,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其他部分成员,或被调岗到其他部门,亦或是面临裁员。

虽然很可惜,但也必须承认,哪怕强如苹果,也很难“玩转”汽车行业。


当听到苹果汽车“胎死腹中”的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想必已经在偷偷窃喜。不然也不会特意在社交媒体网站X上,在线“吃瓜”,并评论配有“敬礼”和“香烟”的表情。

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苹果汽车成功,首先威胁的便是特斯拉。

要知道,曾经的苹果,是有机会收购特斯拉的。据称,在特斯拉Model 3深陷产能地狱之时,马斯克曾向苹果提出过收购事宜,开价600亿美元,但库克连见面的机会都没给马斯克。

而后,特斯拉以鲶鱼的身份来到中国,随着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特斯拉的销量一路攀升,直至全球第一。相对比而言,不可一世的苹果汽车,哪怕被叫停的现在,也没看到量产车的影子。


其实,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苹果汽车与特斯拉亦是某种意义上战友,只不过硅谷少年大战底特律恶龙的戏码,真的很难再有第二次。

回顾苹果造车10年,造车路线来回横跳、高管频繁变动,投入数十亿美元,却颗粒无收。再加上外部社会环境、资本环境急剧变化,以ChatGPT、Sora为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劳民伤财”的苹果汽车被叫停,多少有些情理之中。

但,黄了就是黄了,成王败寇。

不是AI更好,而是汽车太难

消息称,早在2011年,当库克从乔布斯手中接过苹果之后,就启动了“泰坦计划”,最终在2014年公开推动。当时的苹果汽车项目,被认作是除iPhone之外,苹果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选项。

随后的故事很简单,苹果肆意发挥“钞能力”,挖角奔驰、特斯拉等车企,最后组建了一支拥有硅谷+汽车双重基因的汽车团队。

但时至今日,恐怕库克自己也没想到,泰坦计划一做,就是10多年;甚至到最后,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或许会有人说,苹果放弃汽车项目,转向AI,是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车圈分析家”李想,也如此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毫无疑问,ChatGPT之后,OpenAI的Sora一出,整个西方市场,都陷入到一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狂欢。以英伟达为例,其股价更是借着AI爆火,再次一骑绝尘、直冲云霄。

但苹果汽车项目的终止,可不仅仅是因为AI狂潮的来袭,还在于由来已久的“内患”。

10年间,苹果汽车团队高层反复更换,战略更是反复摇摆。究竟以自动驾驶为目的,还是以整车为结果,苹果高层始终得不到意见统一。


2014年,苹果泰坦项目成立之初,由原福特工程师Steve Zadesky主导,目标是打造一款电动车,与特斯拉直接进行市场竞争。

但彼时自动驾驶大热,团队内部出现分歧和内讧,包括库克在内,目标都是做全自动驾驶。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Zadesky离职,泰坦项目停滞。

2016年,已经退休的苹果前高管Bob Mansfield归来,接手泰坦项目,苹果汽车战略转为“专注于完全自动驾驶软件”。可想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怎会那么容易,苹果汽车埋头苦干几年,仍旧搁置。

2018年,先后在福特、苹果、特斯拉任职的Doug Field,重新回归苹果,接手泰坦项目。不出意外,Field又将苹果目标转变为“整车设计”,几经周折,苹果汽车再次回归原点。


本想着这次战略清晰的苹果,能够老老实实造车了吧,但困于自动驾驶的苹果汽车,依旧难以脱离泥淖。

2022年,苹果曾将目标调整至“2026年上市,L4级别自动驾驶”。2024年初,据彭博社爆料,苹果又将目标下调至“2028年上市,L2+级别自动驾驶”。谁曾想,不到2个月,苹果汽车直接“没了”。

据了解,泰坦项目期间,苹果也曾找过现代、日产、富士康、麦格纳等车企、Tier 1接触,试图促成合作,推动造车。但不知是苹果汽车的条件太高,还是其本身就志不在造车,所有的暧昧消息,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或许会有人问,小米汽车3年能成,苹果汽车10年不行?

答:是的,如今摆在眼前的事实,苹果汽车还真的不行。

虽然曾经的汽车市场上,大多以外企、合资马首是瞻,但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才是真正的行业标杆。

至于苹果汽车的“投子认输”,其实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层意义——汽车行业的发展创新,掌握在中国车企的手上。


没错,这就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将整个汽车行业的市场逻辑、发展逻辑、供应链体系进行了重塑。而当电动化、智能化的呼喊声,响彻大街小巷,没有人可以再小觑中国汽车的力量。

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 32.8%。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有望增加5到10个百分点,达到36%-41%。

而按照2023年第4季度的纯电动汽车销量,比亚迪是52万6409辆,特斯拉是48万4507辆。这是比亚迪第一次在纯电销量上超越特斯拉,也将是中国汽车持续领先的开始。


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少不了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小米等企业的不断突破、持续创新。同样,也离不开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供应商的技术加持。

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令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只不过,不容忽视的一点,发展的前行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新时代的开辟,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信你看,自游家、威马、爱驰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一一倒在了前进的浪潮之中。而远的不说,年后刚刚曝出,曾号称与保时捷媲美的高合汽车,如今也躺进了ICU里,停工停产6个月。

很显然,市场的牌桌一直都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能够坐在牌桌上。


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竞争永远是主旋律。正如苹果汽车项目的终止,可以说是奔向AI的怀抱,也可以说是适应不了汽车市场的竞争,认怂跑路。

当然,或许会有人不甘心,毕竟苹果并没有完全败,Carplay依旧被国外消费者追捧。但是不要忘了,国内的智能座舱,已经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8155芯片算力不够,上8295芯片;语音交互不足,上AI大模型……

正如大家所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如今,各大车企经历了电动化的洗礼,不是大打价格战,就是集中发力智能化。或在智能座舱方面拼命“卷体验”,或在智能驾驶方面拼命“卷开城”,还有几个拼命“卷智能底盘”。

不难看到,一个由中国汽车所主导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在慢慢到来,而且繁华多样、五彩缤纷。至于最终“投子认输”的,请相信,苹果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拭目以待!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2082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