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上车,似乎没有必要了。不久前,关于宁德时代的一则消息,再次搅动市场风云。消息称:
“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广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价格不超过0.4元/Wh,目标是10~20万元的纯电市场。”
面对需求疲软的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终于再次吹响了冲锋号。
对于陷入焦灼价格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这或许是个大好消息。但对于“立志上车”的钠电池而言,却显得尤为刺耳。
钠电池上车的商业逻辑很简单,就是比锂电池上车更便宜、更稳定,哪怕与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具备优势。
“我国不能从燃油车时代被石油卡脖子,转变为电动车时代被金属钴和镍卡脖子。”
王传福曾经公开言及锂电池的短板,并呼吁发展磷酸铁锂电池,避免被稀有金属卡住脖子。但问题是,恐怕王传福自己也没有想到,碳酸锂原材料的价格竟然会涨到60万/吨之多。
时至2024,疯狂的“白色石头”,终于回归理性,其中当然少不了各方的共同努力,买矿的买矿,自研的自研,找二供的找二供……
那么问题来了:
当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狂跌,磷酸铁锂电池进入0.4元/Wh的时代,那个号称“取代锂电池”的钠电池,又该如何自处?
钠电池上车,乏陈可数
钠电池被车圈广为熟知,应该是在2021年。彼时,宁德时代借着“钠电池发布”,一跃突破万亿市值的大关。于是乎,有样学样,各大电池厂商,也开始讲起钠电池的故事。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钠电池的主要优势在于原材料便宜,毕竟大海里的氯化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如今2年过去了,相对于锂电池而言,钠电池依旧存在硬伤——急需市场商业化产品,证明自己。
如今市场上,关于钠电池的消息很多。比如,2023年间,雅迪、新日、台铃等电动车品牌,都相继发布了钠电池版本的两轮电动车,迈出了钠电池商业化的举足轻重的第一步。
但在汽车领域,搭载钠电池的电车,却乏陈可数。
2023年底,江淮钇为- 花仙子钠电版正式开启批量交付。其电池容量为23.2kWh,整车续航可达到230km,百公里电耗接近10度电,电池供应商为中科海钠。
差不多时间,孚能科技与江铃新能源合作推出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也正式下线。新车续航251公里,电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间。
但细心的人总会发现,现在的市场上,除了上面提到的2款小车之外,钠电池车型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哪怕强如宁德时代,其与奇瑞首发的钠电池车型,也没有更多的消息披露。
钠电池汽车市场商业化,怎么这么难?
没错,就是这么难。
相对于锂电池来说,钠电池的生产制备、技术成熟度等,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不容忽略的一点,如今强大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大部分也是围绕锂电池的供应链、产业链建成,主要产品即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
据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仅形成13.5GWh的钠离子电池专用量产线产能,且成本高低不平。
“钠电产业现在远远没有完成从0到1,到达百GWh时代仍然还需要3-5年的时间。”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直言。
毫不夸张地说,动力电池行业重资产、单一且封闭的特性,使得钠电池这种“后起之秀”,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成本骤降的现在,钠电池的价值,必须再次得到印证。
但可以明确的一点,哪怕磷酸铁锂电池挥泪大甩卖,也并不意味着,钠电池没有发展的必要。
钠电池,十分“必要”
浙江青钠董事长王子煊曾公开表示,当碳酸锂价格下探到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领先12%左右;如果碳酸锂价格回归到5万元/吨,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仅领先约5%。
总之一句话,钠电池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钠电池比锂电池更容易用于储能。面对万亿规模的储能市场,已经崭露头角的钠电池,绝对是潜力巨大。至于钠电池在两轮电动车上配置,则是对部分“笨重”铅酸电池的取代。
事实上,便宜、不被“卡脖子”,并非钠电池的唯一优点。相对于锂电池,钠电池的低温效果更好。
有心人不难发现,尽管我们总是说新能源汽车大势势不可挡,但到了实际销售市场,南北方差异依旧巨大。其中,气候差异就是难以回避的关键因素。
北方冬季气候寒冷,电车,尤其是配置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车型,续航能力就是会大打折扣。这是由磷酸铁锂电池本身的化学特质所决定,哪怕各大车企往往会采用预加热等手段,也难以改变。
而钠电池不同,其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下,依旧能够保证88%以上的电池容量。而且安全性方面,也要更优于锂电池。
相对于纯电车型,混动车型在北方地区更受青睐。而随着混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展,钠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大混动车型或许会成为钠电池量产上车的重点。
从储能,到北方地区对“抗造”电池的需求,再到混动车型,钠电池可供发挥的余地还有很多,而且现在一片平静的背后,其实早已暗潮涌动。
从2023年扩产项目来看,涉及钠离子电池开工的项目达到8起,投资规模超416亿元,产能规划超过100GWh。
就在2024年年初,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也正式开启,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芯以及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GWh。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曾经直言:“当前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现在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也曾抱怨:“只要是100度电、三元锂、宁德时代,这三个叠在一起,就意味着十几万的成本,只要是能用得起这样电池包的车,均价都在40万以上。”
新能源汽车市场“苦”动力电池久矣。
现如今,看似回归理性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其内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毕竟,资源永远稀缺,没有人敢肯定,碳酸锂等原材料会不会反弹上涨。所以,防微杜渐的角度出发,钠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十分必要。
而且不容忽视的一点,动力电池行业迫切需要钠电池、固态电池这些创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17785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