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拉开序幕。作为智能汽车领域先行者,特斯拉带来两款极具科技感的中国制造Model 3、Model Y车型,以及Model 3结构车身,展示智能电动汽车对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人工智能经济增长方面的巨大促进作用。
除了车辆展示,特斯拉将超级充电桩和家用充电桩“植入”展会现场,全方位立体化地向观众呈现智能电动汽车的使用及补能场景。从纯电动汽车生产制造到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特斯拉一直致力于为车主打造智慧绿色低碳出行生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创造更多想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中国制造特斯拉亮相,智能驾驶未来可期
本次展会上亮相的两款车型均产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数据中心,在原材料运输、零部件生产、检测等全过程均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保证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品质。
Model Y作为一款高性能、全智能的中型SUV,兼顾超大空间及超强性能,堪称“新时代家庭智能用车的第一选择”。同时亮相的2021款中国制造Model 3作为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车型,极具科技氛围,并且在外观、内饰、舒适性和能量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其便利性与舒适性均达到了新的高度。
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1特斯拉AI日(AI Day)活动上表示:特斯拉并非一家单纯的纯电动车制造公司,更是一家拥有深度AI技术的高科技创新公司。在活动上,特斯拉展示了全新AI神经网络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感知和决策等最新进展;发布了自研的AI训练Dojo D1芯片和超级计算机Dojo;还推出了一款AI机器人——特斯拉Bot,该机器人集成了摄像头、自动驾驶辅助系统FSD和Dojo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将于2022年推出原型机,未来有量产可能。
揭秘五星安全结构车身,智能技术全面加持
特斯拉始终把安全作为整车设计的重中之重。在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特斯拉带来了中国制造Model 3的结构车身,向公众传递特斯拉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背后的逻辑。据悉,Model 3不仅获得NHTSA全五星安全评级、ENCAP全五星评级,还摘得了IIHS SAFETY PICK+顶级安全大奖。在美国的“新车评价项目”中,Model 3车辆比其测试的任何其他车辆受伤概率都低。
Model 3车身采用钢铝混合材质车身框架,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可承受更大撞击力,激光焊、电阻焊、铆接、涂胶等多种先进连接工艺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的强度,有效降低车辆碰撞事故中车辆变形的风险。
除了车身结构方面带来的被动安全,特斯拉在主动安全方面也有着卓越表现。目前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都标配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能预知风险、提前预判,实施转向、加速和制动等决策,该功能可帮助用户将驾驶行为化繁为简,有效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多种充电方式,构建未来交通体系
特斯拉拥有多种充电方式,最简便的充电地点是在家中——使用特斯拉家用充电桩。回家后把车辆接入电源,翌日清晨即可完成充电。特斯拉也推出了“目的地充电计划”,在全国各地的酒店、餐厅等场所都能找到安装此类家用充电桩的特斯拉充电车位,利用停车间隙实现无感充电。
长途驾车时,特斯拉车辆可通过建设在主要公路沿线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补充电量。2014年,中国大陆首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落成,7年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扩展。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国内构建起了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完善充电服务网络,包括318国道川藏段超级充电站线路、“丝绸之路”充电线路国内段等路线。在特斯拉的引领下,驾驶电动汽车城郊自驾、长途旅行已成为时尚、智能、绿色的出行生活新方式。
与此同时,特斯拉中国大陆首座超级充电桩工厂已落成,其充电网络建设“踩下电门、再次提速”。截至2021年8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开放使用的超级充电站数量突破900座,超级充电桩超过6900桩。搭配700+目的地充电站,1700+目的地充电桩,特斯拉充电网络已覆盖中国320个以上的城市。随着特斯拉在中国西南地区加大布局力度,这个数字还将不断攀升。
一直以来,特斯拉在产品设计、工业生产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举措,改善了整个行业的制造流程和产品模式,为行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性托手。同时,特斯拉致力于打造更为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世界带来前沿的智能产品体验;在中国,人工智能也同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进一步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巨大能量。未来,特斯拉将继续保持其高活跃性、高科技性、高创新性,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热情,用实际行动助力加速产业发展。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54508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