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专访航盛电子杨洪:“华为也需要我们”

专访航盛电子杨洪:“华为也需要我们”

张硕

航盛电子的野心一向不小。

曾经高调对外表示要做中国的“博世”,汽车电子界的“华为”,力争达到“打造百亿集团,成为世界级、国际化的汽车电子优秀企业”的目标。

这次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举办期间,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在接受媒体专访并谈到华为时,却变得谦虚起来。大赞华为的核“芯”硬实力——“我们跟华为的战略合作已有两年之久,华为更强的是它的芯片以及操作系统,不管是在智能驾驶这方面,还是在网联5G的技术方面,这都是它的优势。”

但话音一转,杨洪又补充道,“华为也很需要我们”。

2201603881091_.pic_hd.jpg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接受媒体专访

杨洪哪里来的底气说出这句“豪言壮语”的呢?请看接下来的访问实录:

媒体:请问杨总,在智能、数字化这个浪潮影响下,航盛电子怎么样去应对?而且你怎么看这个强电与谷电,已经做了哪些,还有哪些计划?

杨洪:谢谢,航盛电子其实围绕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其实我们近5年来,以及近10年我们做了很好的规划,其实在电动化当中,我们从2010年进入了“三电”技术的研发投入,从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电机控制系统,在整车控制器这三大领域里面,我们按照正向开发的流程,以及IS2000的标准建立了自身了开发能力。

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我们跟东风航盛、跟东风电动车公司成立了东风航盛,在武汉我们的制造基地以及我们的检测中心,现在东风的自主战略里面包括东风启辰、东风日产东风威乐电动车这些平台,以及现在东风岚图这个高端的汽车,这方面都是我们提供的研发产品,以及一汽红旗DMS,一汽轿车,同时也跟跟一汽大众探索,开发下一代的产品。

那么,数字化的进程里面,就是智能网联,实际上它是目前大家行业都有这么一个共识,就是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开发汽车、芯片制造汽车,当然在软件定义汽车里,不是说所有的汽车全是软件,而是软件相对过去的传统汽车来讲,软件的作用、软件未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你的智能化、网联化,就是汽车的安全、可靠性、舒适性以及低碳等等这些,都得要靠软件和高算力的硬件来进行一个开发。所以,软件定义汽车和数据设计汽车,再一个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这个领域应该说越来越强大。

那么,在芯片制造汽车,芯片实际上是硬件。那么,只有高算力的硬件它的容量越来越大,然后又有我们很好的软件能力,在这方面软硬件结合,使这个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再加上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所有在人工智能方面不断的积累,使汽车的智能化从L2到L3、未来到L4、L5的水平,这才变得有可能。

航盛电子在这个领域里,实际上我们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共享化,共享化实际上是商业模式,前三化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都是有技术路线、有技术能力的。在这个领域里,航盛电子是一个从零部件企业、零件企业到电子系统的集成商。我们认为朝着像博世、电装,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不断的要构建我们自己的核心能力。

同时我们也跟所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我们的上游企业,芯片、操作系统以及跟相关的一些软件的开发,在专业领域里很强的公司进行合作。所以,汽车是一个生态,汽车零部件。所以,在这个领域里,航盛电子是一级供应商,我们把整个厂的需求,我们能把它变成产品,而且有竞争力的产品,就要联合我们的上游、我们的供应商、我们的T2、T3,多级供应商共同来满足“新四化”的这个要求。

所以,我认为“新四化”给汽车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和消费价值,在这个领域里未来的发展空间应该是越来越大的,汽车产业也是在“新四化”的过程中,尤其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这个领域里,占整车的价值比重会从以前20%、30%的比例水平,未来会达到70、80%的比例水平。

所以,应该说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在这个领域真正的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构建出来,以及不断的“以客户为中心”来设计我们的产品,使我们的产品不但有高可靠性,还有高性价比,还有好的体验。就是通常说的,就像今天很好的产品特斯拉的产品,看起来有很好的颜值、科技感,又有很好的体验,使这个软件整个升级越来越方便了,不断的迭代,使这个车越来越完美。谢谢! 

媒体:杨总,您是在传统汽车供应商里面,很早就开始做汽车电子,现在由迎来了新能源新产业结构的变革,咱们作为从传统过来的供应商,在构筑新的产业链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感想呢?

杨洪:航盛成立27年,我们在新能源的领域里,我们是2010年投入,当时确实国家在新能源产业政策方面,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确实由于这些年全球的发展,可能政策引导比较多,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也有很多出现了为商业模式,有一些偏颇等等。所以,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这两年来真正可以生存下来的,在这个领域还是要掌握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其实从现在来讲,我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所以这几年在新能源“三电”里面投入的企业,确实一直都在投入阶段,产出并不高。那么在这个领域里面,我觉得还需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能够坚持在这个领域里不断把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在这方面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升级。

我们也看到今年尤其是疫情以后,尤其是三季度开始,新能源汽车也开始抬头了,原来是新势力造车在新能源、电动化投入比较多,其实这几年国家在政策的引导,尤其对排放的要求,对积分的引导,传统汽车厂都在转为新能源的电动化或者是新燃料汽车。

这些方面来讲,我觉得预计应该随着国家政策宏观的引导,包括传统车企以及新势力造车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也就是在2025年,也就是在“十四五”的末期,新能源在“三电”、在核心零部件的投入里面,我是非常乐观的。

过去我们10年的投入,会在未来5年中,我们逐步得到应有的回报,确实在电动化、新能源化里面,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国家战略,尤其是欧洲宣传得更早,在2035年甚至更早一点,就不允许汽油车,就需要零排放。

中国可能会稍晚一点,但是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应该也是随着纯电动,逐步会从20%到30%,以及到2030年、2035年左右,基本上50%以上都是电动车。

实际上在电动化里面,中国的企业和国际企业的零部件,其实这个差距没有那么大,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客户需求,有这个量,它的技术迭代以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包括在市场化的竞争过程中,因为有更多的体验就会积累更多的经验。那么,在这个领域里,在这个主赛道里,我相信在这个领域虽然目前其实很辛苦,大家投入很多,不管是电池企业,还是电机、电控企业,以及整个在新能源新相关新的技术产品里面,其实都投入了很多,但是跟传统汽车投入产出比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会有一个过程,我相信在未来、在“十四五”新的5年中,只要是真正做好自己的技术,做好自己的产品,以及能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不断去满足客户的要求,我相信这个领域还是越来越有生命力,而且会有很好的回报。谢谢! 

媒体:杨总,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刚刚也提到了航盛电子和OEM合作,包括红旗还有东风岚图这些高端车,然后您刚才在演讲中,也提到你们跟华为也有合作,其实华为现在也在做电控BMS,您如何判断在近5年、10年这种竞争格局形成趋势呢?中国企业在未来新能源这个赛道上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您是怎么判断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问了所有的嘉宾,你怎么看待中国制造特斯拉出口到欧洲,对供应链的产业恢复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助推作用?

杨洪:因为跟华为的合作,华为已经在宣布它不会做整车,它为整车提供技术。第二个,它也说要跟一级供应商进行合作,不是竞争,但是在这个领域因为我们两年的这个战略合作,大家很清晰。

比如说我们现在跟华为,其实华为更强的是它的芯片以及操作系统,不管是在智能驾驶这方面,还是在网联5G的技术方面,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它也讲,它一定要了解怎么设计汽车,才会把芯片做得更好。当然在这个领域里,前期可能在市场上我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是华为也就是说,在欧洲它是跟博世合作,在日本跟电装合作,在中国会跟航盛、其他一些企业都有合作,但是优先来讲是跟我们航盛合作,已经快两年了,我们在两年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为下一代的智能座舱,包括它的服务系统、1.0以及2.0,因为华为有很多BMS这样的很多生态,这些生态怎么应用到汽车上,其实它需要我们这样的一级供应商,来提供给整车配套的经验,其实在整车厂,不管是上汽、东风还是一汽,都希望有经验的一级供应商和华为这样有核心芯片的企业合作,真正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其实华为也很谦虚,不断在这个领域里,随着客户对他们的期待,以及他们的投入,使他们的定位越来越清晰。

当然从航盛来讲,我们的芯片原来用的都是进口的,不管是高通也好,包括智能驾驶的,国内的汽车我觉得有华为、有星驰,还有其他很多企业,尤其这次中美贸易战以后,国家在芯片战略、在半导体里面,一定要下决心,在未来5年、10年、15年甚至20年,要在这个领域构建我们这个产业竞争力。

在这个布局中其实竞合是一个过程,有一些是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只要按照市场的规律、或者按照战略协同的要求,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就像专利一样,大家各自有各自的专利,但是专利也可以互换、也可以互相利用,这样才可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我觉得目前来看,我们和华为的合作,在这个领域里还是共同为“新四化”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们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合作得非常良好,他们2.0的产品也马上也会在很多主机厂、有一些品牌进行推进。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看待中国制造特斯拉出口到欧洲。

中国制造出口到欧洲去,实际上可能从目前来看,这还是一个相对性价比、成本的优势,这个优势比较大。当然在这里其实特斯拉的产品在电动化里面,或者是在“新四化”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其实智能和网联是分不开的,其实它是一种真正的创新。

那么,在这个领域里,其实对国内现有的电动化企业会有挑战、会有冲击,但是从长远来讲,在竞争过程中其实也带来了一个技术路线会越来越清晰。所以,大家都在关注、都在讨论特斯拉的市值,现在是4000多亿美金,相当于全球前三大车厂市值的总和,还不如它一家高,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大家可以关注一点,它的技术路线是领先了全球传统车厂的5到6年,未来的5到6年,后面的5年、10年,它也还在进步,实际上技术上决定了它的领先性。

从这里出口到欧洲,其实从我们来看,还是在中国制造尤其它的产业链也大部分是在中国比较多,相对会比较有竞争优势,从产品的这个竞争力这些方面来讲,它是有竞争优势的,它不可能在一个高成本的地方去制造,去卖到其他国家,我认为还是从制造优势方面可以体现,因为中国的产业链,其实现在特斯拉目前还是在百万级的水平,但是未来马斯克(音)宣布了未来两年要产2000万辆,到底是10年还是20年,还是多少年,这个时间没有宣布,但是技术方向是目前确定的,而且是可行的的,其实它其实有100万辆,就会有200万辆、500万辆,就会有1000万辆,是不是所有中国制造都出口到欧洲?可能也不一定。

目前的状况因为它这个需求,尤其在德国制造的话,肯定成本会更高,尤其是未来欧洲到去,这些方面目前是这样一个状况,未来可能欧洲市场对特斯拉的认可,它逐步也会就近设整车厂,这是肯定的,谢谢!

媒体:杨总,国家在“新四化”领域已经投入10年,传统业务板块是贵公司的优势,从公司战略来看,您如何看待这两个业务板块之间的关联性?第二个问题,咱们公司在“新四化”领域内的投入这么大,现在取得了哪些比较明显的成绩? 

杨洪:“新四化”是未来主要的战略,传统汽车最基本的功能还是汽车,它是运输工具。所以它在产品的高可靠性、高的性价比、投入产出,这是汽车行业的规律。所以,前10年、20年的投入,我们是以传统汽车的核心能力打造为主,包括我们的研发能力、检测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我们的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这些都是基本的工艺。

那么,“新四化”是在原有体系能力下,我们把技术这方面的能力构建起来,所以“新四化”和传统的投入是不矛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加强化我们围绕着电动化,其实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就是在动力引擎方面,其实原来发动机作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是很难介入的,但是对于芯片的电动化、不管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和电力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这些企业,中国有机会参与和学习,这次在原有体系的保障下,且赋予我们在新技术的投入,这里就包括人才、机制,我们也可以吸引有经验、有创新的人才,去做好这个工作。其实在这个领域里,“新四化”跟前面是不矛盾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说会越来越好。

第二个问题,在“新四化”里面,我们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电动化,我们掌握了电机控制技术,其实电机的制造技术就跟发动机的制造技术一样,基本上中国很多企业都会,就是随着机械加工、加工中心等等精密制造、机械的制造,电机这些技术都是成熟的,但是电机的控制技术,这里就涉及到软件、硬件、包括ICD,这样的一些核心部件在里面。

那么,这领域里航盛是完全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我们也可以对标博世和上汽的合作,我们在东风岚图、东风所有自主平台方面,都是由东风航盛提供的技术来主导,包括我们一汽轿车、一汽红旗的电池管理系统、BM系列,都是我们在制造,整车控制器、TCU、VC、VCM,我们都可以提供,而且完全可以量产化,而且跟同行比产品的竞争力,就是不管是质量、性价比都是有竞争力的,所以,在这一点是我们取得的电动化的成果。

第二个,就是智能网联化里面,智能化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包括法律,包括什么时候可以到L4、L5,其实中国的建设是车路协同,像德国的模式,因为中国的高速公路最长,高速公路上变成智能的路、智慧的路,就是道路建设方面,有华为的芯片、4G、5G,华为、中兴、大鹏这些都有,这方面的建设是成功的。

我们在网联化里面,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说最近在日系的汽车里面,以东风日产为主,年产百万辆智能网联化的车,完全带通讯实时的,不只是导航功能,其他音乐、视频包括周边整个道路设施、所有周边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都全部连起来,非常方便。然后在本田上,两个本田开始用,丰田在2023年的车上,我们现在正在开发,其实在网联化里面,其实中国的企业完全处于第一阵容。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互联网战略、就是国家战略,就是万物互联、BAT、中兴、华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有航盛这样的一线供应商跟整车厂进行互动、进行对接,跟整车的技术中心、我们跟一汽汽车研究院、我们跟东风日产、跟大众的DY项目,都是在设计,包括北京现代、现代汽车,所有这些网联化里面,不管是腾讯、百度还是阿里等等,我们都在不断合作,它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圈,而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一级供应商,跟中国的BAT、互联网企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更高效率的使汽车、整车获得很好的效益。

实际上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东风日产,在最早的时候,技术所有的话语权都在日产全球,但是这几年中国在这方面领先,我们现在在启辰品牌上应用,不管在性价比、在整车的互联网体验、在客户的选择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证实。最终日产全球把这个决策权逐步就交到了东风日产,东风日产会促进日产全球的提升,我觉得中国的企业未来在“四化”里面,尤其是前三化,电动化和网联化、智能化里面。

当然特斯拉是他们自己在研发这个技术,但是在产品的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里面,我们会有机会,就是国家的战略,包括未来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这些整体来讲,其实会把智能汽车、网联汽车,中国在新一代的汽车领域,应该会跟世界,不管是跟美国、欧洲、日本,应该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会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使中国的汽车电子企业、通讯企业、会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很多机遇,当然这里的挑战最基本的,就是把车的基本功能、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投入产出比,这些是基本的,包括记忆生产、智能制造这些是基本功,必须有这些基本功的前提下,再把创新的技术变成一种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提供给OEM车厂,这才是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方向,要沉下心来,要关注在这个领域里,不管是10年、20年、30年,不断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谢谢!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张硕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066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6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