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年前,汽车就像是用铝箔做的,撞击后就会皱成一个铁球。
但那时汽车的A柱非常纤细,驾驶员对车外的情况一览无余。现如今,汽车已经变得非常安全,但为了保证车顶的结构强度,A柱也变得粗壮了很多,驾驶员不得不忍受一定的视野影响。不仅如此,众多车企为了让新车造型看起来更加动感前卫,把A柱设计的越来越倾斜,进一步加剧了A柱遮挡视野的现象。
据统计,世界上有3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视野盲区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大车企纷纷为自己旗下的车型装上了车身雷达、全景影响等安全配置。但车企对汽车安全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在2001年发布了一款SCC概念车,这款车使用了在A柱开几个三角形小窗的镂空化设计。然而由于美观和结构强度问题,沃尔沃并没有将这一设计推广开来。
难道车辆结构强度与良好的视野真的是天生相斥吗?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透明化A柱。近年来,现代起亚、捷豹路虎、丰田,还有我国的造车新势力——合众新能源都提出了自己的透明化A柱解决方案。那么,他们都是如何实现这一技术的呢?
现代起亚、捷豹路虎——A柱投影
现代起亚在今年10月份公开了一项名为“车辆支柱盲区显示系统(pillar display system for blind spot of vehicle)”的专利技术。
从专利图可以看出,该技术采用分布于车身上摄像头来采集车外图像,再由位于中控台中央的投影仪将图像投影到A柱表面,以达到透明化A柱的效果。
捷豹路虎采用了与现代起亚类似原理的解决方案,并将这套系统命名为“360°虚拟风挡(360 Virtual Urban Windscreen)”。
作为一家豪华车企业,捷豹路虎将这项技术做的更加富有高级感。首先,车辆盲区中可能存在潜在碰撞风险的人、车辆等障碍物,会在风挡和投影图像上以高亮的警示标志显示。此外,车辆所有支柱都支持透明化技术,当驾驶员观察侧后方时,后方支柱的投影就被激活,视野盲区问题因此得到360°全方位解决。
汽车的座舱空间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因此现代起亚和捷豹路虎都使用了体积较小的投影仪。了解电子科技的网友应该知道,小型投影仪的投影分辨率和投影亮度都比较低,如何保证强光环境下图像依然清晰可见,是A柱投影技术必然面对的挑战。
合众新能源——A柱内嵌柔性屏
2018年7月26日,合众新能源发布了旗下的无人驾驶概念车——Eureka 01,这辆车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之一就是“AR-View”透明化A柱技术。该技术在A柱内面内嵌了OLED柔性屏以贴合A柱的曲型表面,图像则同样来自于车身上的摄像头。和捷豹路虎一样,合众新能源也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B柱、C柱,甚至车门和车顶上,最终实现整车全舱透明。
这种内嵌屏幕的技术看起来十分炫酷,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OLED柔性屏价格非常昂贵,目前仅在中高端手机上有所应用,而要在车内大面积地应用,势必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OLED屏幕是一种近几年才兴起的屏幕技术,其寿命远低于成熟可靠的LCD屏幕,在高温、高寒、高湿度等多种恶劣工况下,OLED屏幕的耐用性还有待验证。
丰田——镜片反射成像
2017年,丰田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自己关于解决A柱盲区问题的专利技术——隐形装置(Cloaking Device)。别被这个专利名的字面意思误导,它并不是让汽车隐形,而是使用A柱上精心排布的镜片、透镜组,将在盲区内“隐形”的障碍物图像反射到A柱内表面上。
相比投影和内嵌屏幕,这种镜片反射成像的制造成本更加低廉,目前丰田内部已经在进行测试工作,将于不远的将来推广到丰田全系车型。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这几种技术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驾驶员坐姿变化,A柱的图像会不会因为坐姿的变化而出现错位、畸变?这个问题也许可以通过眼球追踪定位和成像算法来解决。
写在最后
很多老司机可能会说,透明化A柱是多此一举,开车久了自然会多留意视野盲区。但对经验匮乏的新手来说,透明化A柱可以说是一项神器,对老司机来说,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透明化A柱作为一项更加强大的车辆安全性技术,鸡腿哥还是希望它能够尽快成熟并应用开来。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大咖·新能源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7852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