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主场时代”,这是今年年初“2017(第六届)中国汽车年度盛典”的主题,毫无掩饰的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如今雄厚的实力和对于未来的信心。毋庸置疑,这样的实力和信心并非虚妄浮夸,而是根植于本土市场几十年来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到2018年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已经将近十个年头。这十年来,同时占据着世界最大产销总量和世界最快成长率的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眼里是必须抢占的高地。夸张的说,如果有哪个制造商的CEO不首先向董事会说明自己的Great China Strategy(大中华战略),那他第二天就可以回家重新投递简历了。如此激烈的竞争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从过去的老三样到如今许多跨国厂商的新车首发地,这样剧烈的市场变化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依托本土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也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诞生了诸如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一系列有着相当的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凭借着逐步积累的资金和技术,中国的本土企业如今也走向了海外并购和创立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全新阶段。因此在最近的几年里,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或立足国内市场,如北汽、江淮、小鹏、前途;或利用国际资源全球布局,如威马、拜腾、蔚来、SF Motors;更有直接控股或并购国外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如乐视的Faraday Future和万向集团的Karma Automotive。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必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看到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人们也在努力的追求着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梦想。对于其中很多新创品牌而言,他们没有中国同行们那样的市场和资金优势,却也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中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对于中国本土公司自身的发展有着诸多积极意义:
首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品牌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这些新创公司。所以更好的了解对手的优缺点对于制定自身的应对策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至关重要。
其次,“合纵连横,相得益彰”。除了市场竞争之外,协调合作、共同发展也是汽车企业常用的经营策略,如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找到能与自身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化劣势为优势,变对手为盟友,也应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选择之一。
最后,“蛇食鲸吞,开疆拓土”。为了迅速获得技术、品牌、产能、资质、通路或市场份额,直接并购也是许多汽车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制造商经常使用的策略手段。而选择最佳的并购对象和提出最适合的并购方案,都要建立在深入了解行业内其它企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对于今天有着全球视野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十分必要。笔者虽能力有限,然毕竟有些许资源可以为此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且有意有兴趣了解这些新创品牌背后的故事,所以开启这一文章系列,取名“他山之石”,为借鉴之意。由于只能业余时间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文章写作,笔者将不定期的更新系列文章,且为引玉之砖而难以面面俱到。告知在前,望恕不周。
言归正传
e.GO Mobile AG是一家德国的新创电动汽车公司,2015年由亚琛工大教授Günther Schuh创立于德国亚琛,因此这间公司与亚琛工大(RWTH Aachen)渊源颇深,除了Günther Schuh教授亲自出任CEO之外,公司的许多技术和管理人员都来自亚琛工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院派新创汽车公司。
2017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CeBIT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e.GO发布了其首款量产电动汽车e.GO Life。该车为两门微型车,其官方定位为城市用车,分为20、40、60三种配置级别,分别对应其输出功率(kW)。每个配置级别都装备有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36km、146km和194km。在技术层面上,e.GO与Bosch博世公司深度合作,应用博世48伏动力总成和车身控制模块及信息系统,并由博世公司提供相关系统的售后服务。e.GO Life在价格上也颇具吸引力,其低配版官方售价从15,900欧元起步,高配版起步价也不到两万欧元,在微型电动车市场中很有竞争力。按照计划,e.GO Life将在位于亚琛Rothe Erde的工业4.0工厂进行量产。今年1月28日,Günther Schuh教授表示,公司接到的订单总数已经超过7,000辆,今年5月15日将开始生产200辆测试用车和公司用车,10月初就可以开始交付订单客户,2019年的年度产量将上看15,000辆。今年3月,e.GO公司在德国波恩开设了第一家Pop-up Store快闪店展示e.GO Life并接受客户预定,这意味着该车的量产计划正在顺利推进中。
除了e.GO Life以外,e.GO公司还计划与ZF采埃孚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一家名为e.Moove的合资公司,并与Nvidia英伟达合作,基于英伟达Drive PX 2平台打造4级自动驾驶迷你巴士e.GO Mover。该车将采用采埃孚的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AI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有8个座位和5个站位。动力电池设计容量为70kWh,一次充电可以运行10小时,预计2019年开始进行车队测试。此外,e.GO公司还设计了一款四轮电动休闲自行车e.GO Kart。
从整个公司的层面上来看,e.GO的首款电动汽车已经十分接近量产,是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公司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也是准确的:对于欧盟这个微型汽车的重要市场而言,这样一款平价微型电动车取得市场成功的机率相当大,尤其是在有可靠的技术背景和大公司的加持下。当然,受微型车本身的空间载荷限制,e.GO Life的续航里程将无法超过200km。就目前来说,谈及e.GO Life进入其他市场的计划还为时尚早。不过相信在其取得欧洲市场成功的前提下,开拓其他市场和开发拥有更长续航里程的乘用车型对于e.GO Mobile公司来说是可以期待的。
Alcraft Motor Company Limited是一家英国的新创电动汽车公司,2014年在英国林肯注册成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托斯特,创始人兼CEO是David Alcraft先生。
Alcraft公司十分强调自身的英国血统,希望能够将其品牌形象与宾利劳斯莱斯等英国豪华汽车品牌建立起某种联系,进而跻身豪华车品牌行列。2017年9月,Alcraft发布了其首款车型Alcraft GT。该车是一型双门轿跑车,尾部采用溜背设计,整体造型十分紧凑,运动感十足。这样出色的设计得益于前摩根汽车首席设计师Matthew Humphries的加盟以及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合作。同时,Alcraft采用了工程设计公司KMSP开发的底盘结构技术TopCat,这种底盘技术通过大量运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幅降低的底盘自重从而提高动力性能。Alcraft GT采用四轮驱动,装备有3台驱动电机,可以提供600马力的强劲动力,0-100km/h加速仅为3.5秒,而续航里程可达480km。在动力安全技术方面,Alcraft也与诸如Continental大陆集团等技术背景深厚的公司展开合作,采购或共同开发重要系统部件。
按照Alcraft公司最初发布的计划,Alcraft GT将在2019年开始生产。为了筹措项目资金,Alcraft公司于2017年在众筹平台Indiegogo上进行了首轮募资,目标金额为60万英镑。然而直至众筹时间结束,Alcraft共募集了10,825英镑,不足目标金额的2%。首轮募集资金失败后,量产计划恐将无法如期实现,研发进度也很难不受影响。目前尚不清楚Alcraft是否有其他获得投资的渠道或计划。
现在Alcraft的整体业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金限制,使得量产计划难以落地。考虑到英国汽车均为右舵驾驶,其产品市场受限于此而无法进入更为广阔的左舵汽车市场。即便要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也要在设计、生产和认证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其中的困难在资金短缺、无法实现量产的情况下是显而易见。如果采取阿斯顿•马丁那样小批量手工生产模式,则需要同样高昂的售价来分摊成本,而作为新创电动跑车品牌,迅速建立起如此的品牌价值并为市场所接受在现实情况中可能性极低。因此,尽快的找到足够的投资以实现量产才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ElectraMeccanica Vehicle Corporation(简称EMV)是加拿大的一家新创电动车公司,2015年创立于加拿大温哥华,同时在美国加州和内华达州设有办公室,公司主席兼CEO是Jerry Kroll先生。
EMV目前发布了两款车型:Solo和Tofino。其中Solo是一款三轮单人电动汽车,售价约为15,000加元,装备有82马力的交流同步电机,最高时速可达130km/h;其动力电池为17.1kWh的锂离子电池,可提供160km的续航里程,应该说用于个人城市通勤是足够的。2018年1月28日,EMV在加拿大试生产了16辆Solo,其中4辆交付了客户,剩余12辆用于展示和试驾。EMV在加拿大的生产是通过收购Intermeccanica International Inc公司实现的,该公司1959年创立于意大利都灵,后迁至美国,最终落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新威斯敏斯特,是高性能改装车制造商,其现在的所有人Henry Reisner同时也是EMV的合伙创始人之一。目前EMV在新威斯敏斯特的工厂月产2-4辆Solo,仍未达到量产水平。今年3月28日,在第98届温哥华国际车展上,EMV展示了其最新车型Tofino尚在研发中的底盘,并发布了概念设计。Tofino是一款纯电驱动的两门跑车,其对标的竞争对手正是特斯拉的Roadster。该车设计续航里程为400km,装配有高性能电机和锂离子动力电池,预计售价从50,000加元起,计划从2019年开始交付客户。目前Solo和Tofino都已开始接受预定。
至于大规模量产,EMV已经与中国宗申集团下属的重庆宗申机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将在宗申位于重庆的工厂代工生产Solo和Tofino出口北美市场。EMV计划今年一季度开始执行与宗申的首批订单,并于8月开始在北美发售宗申生产的Solo。而宗申的Solo年产量在2018年计划为5,000辆;2019年达到20,000辆;而在2020年将上看50,000辆。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硝烟四起,美国将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列入额外关税清单,该项计划是否会因此产生变数尚不得而知。除了代工生产之外,宗申也拥有EMV大约11.1%的股份,约合1,017,532美元。Jerry Kroll个人还与宗申另签署有一份股权质押协议。按照协议,Jerry Kroll将80万普通股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质押给宗申机车工业有限公司。上市融资方面,EMV已经在美国OTC进行了其普通股的场外交易。今年2月1日,EMV向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提交了IPO上市申请,首次公开募股计划募集资金2750万美元。该上市申请目前还在审查中,其IPO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从公司整体层面上看,三轮单人车型Solo已经小批量生产并交付客户,使得EMV获得了一定的营收,但由于产量过低,仍远不足使公司盈利。而量产计划又采取海外代工模式,且代工厂此前并无电动汽车生产经验,因此能否按期交付合格产品存在一定风险。另外,北美市场偏好中大型车,对小微车型需求不足。因此像Solo这样的三轮单人车型很难取得较大范围的市场成功,其目标市场应较为小众。目前EMV尚未透露是否有计划进入其他市场,尤其是欧盟和日本这样对于微型汽车有较大需求的地区。如果EMV能够顺利上市并融到足够的资金从而加速Tofino的整体进度并升级目前的自有工厂使其达到量产规模,对其公司的整体业务将有相当大的提升。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昨日少年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6637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