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以下称“蓝皮书”)于8月3日发布,书中的专家视点篇共收录了28位专家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发展、政策走向,以及2016年行业热点问题(如交通管理、积分政策、低速电动汽车、投资管理、智能网联汽车)等几个方面的精彩评述,殷殷之心,拳拳可见。第十一篇专家视点人物——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电池责任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撰文指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2016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51.6万辆,销售50.7万辆,动力电池的总配套量超过了280亿瓦时,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预计在7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而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研发和产业化的主流方向。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高比能是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如何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300Wh/kg,600Wh/L)、功率密度(1000W/kg)、使用寿命(10年)、安全可靠性、快速充电接受能力(5~10分钟)、宽温度使用范围(-20℃~50℃)等是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需要开展持续不懈的技术攻关工作,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动力电池产品的技术需求。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目前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区域为主的四大动力电池产业化聚集区域,产业化工作进展显著。据统计,超过250家动力电池企业(包括电池单体和电池系统)开展动力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投入的产业资金超过了1000亿,形成了1000亿瓦时的年产能。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包括关键原材料、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回收利用、生产装备、基础研发等在内的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逐步从半自动中试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技术过渡,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已进入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的供应体系。
从存在问题的角度看,当前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财政政策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如何借助市场力量使新能源汽车产品具有竞争力,从而引导动力电池产业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众多,水平良莠不齐,优质产能不足,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高品质电池产品的迫切需求。就动力电池产品而言,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均匀一致性、智能制造水平等亟待提升,尤其是安全性,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加以验证考核,而成本则需要大幅降低。
通过国家的支持与引导以及动力电池企业的努力,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实现质的提升,迎来高速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4877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