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说简单点,就是无需人来驾驶的汽车,其实就是通过其自身的人工智能化来实现汽车的驾驶,这都属于车联网范畴,无人驾驶技术是车辆网智能化汽车驾驶系统范畴的细分,当然车联网的概念还包含更多如交通管理和城市设施等一系列的智能化生态的构建,而不仅仅局限于汽车本身。当然,无人驾驶汽车本身的技术精进和它能够真正上路实现的车联网生态是两码事,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必然会促进车联网的大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未来通过人工智能AI和商业智能BI,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的算法,计算出来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前置需求的,通过云端的推送及时解决用户之所急,实现电商化的变现就是所谓的未来的情景电商模式。比如充分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汽车通过OBD云端检测出,正在行驶的汽车有爆胎或者自燃的危险,云端就可以推送解决方案到用户手机,及时规避风险;再比如通过无人驾驶汽车自动或者默认的路线图指标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来这个用户下一步要干嘛,及时推送解决方案,同样可以实现用户的前置需求或者及早防患于未然,当然大部分车辆提前知道其行程,那么他们要通过的路段的下一个时段的交通流量也就一目了然了,预测下个时段交通数据将更有办法解决城市道路的堵车问题。
未来的人工智能与商业智能同样会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消费场景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空间化场景被碎片化,情景电商模式以摧毁空间价值的方式直抵时间半径。不得不说,这也就是在我们人类改变和使用新工具的时候,我们同样被工具所异化的过程。
继谷歌百度等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路测之后,Uber也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这款车是与福特合作开发的混合动力车(Ford Fusion),它配备有传感器、雷达、扫描仪和高清摄像头。这辆车上路测试的初步任务是收集地图和位置数据,并检测其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技术。
当这款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会有一名接受过训练的人员在驾驶员座位上监测车辆运行情况。这款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加速、刹车、转向、换道等一些基本操作。如果遇到一些无法通过的障碍时,会发出报警提示音,让车内驾驶员来进行人工驾驶干预,测试车可以在车辆行人比较多的路段进行自由行使。
Uber研发无人车的意义,是在于取代人力驾驶,削减掉驾驶员的运营与管理成本,因为人永远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通过无人驾驶一方面,能够提升车辆的空间利用率,避免了驾驶员的刷单、犯罪(或被侵犯)、怠工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车辆完全自动驾驶,在连接高精度地图数据,以及城市市政交通网络(如红绿灯)后,还能进一步优化派单机制,提升车辆利用效率,进而提升整体效率,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
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是其商业价值可以从更高的维度来解读,所谓的不同维度其实就是看同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曾看到一个科幻纪录片,外星人看地球,他们认为地球上只有一种生命就是汽车,而人类是汽车的燃料,这样的角度是不是可以秒杀一切人类的思维了?近日,笔者也看到一个特斯拉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广告片,当时就很是诧异,以前我们确实严重高估了特斯拉管理者们的想象力。视频中,无人驾驶汽车的内部空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看到没有人在驾驶,但是方向盘自己在动,其实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需要方向盘了,就如有了触摸屏的手机不再需要按键一样,一切如方向盘、档把、刹车、离合、油门等人机交互的操作器均可以抛弃了。
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场景也会发生颠覆,汽车也脱离了代步工具的范畴,它既可以是移动办公室办公场景、移动家庭影院等娱乐场景,也可以是你上下班途中补充睡眠的移动的睡床,甚至于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里面滚床单,因为按照法理来解释,车内属于个人私密空间,只要你不向外部直播就完全可以。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当你下班了,就可以用手机召唤你的汽车,让它行驶到公司门口等候,你也可以直接设置好你的行车路线,当然也可以是默认模式,你上了车,就可以直接进入休息状态了,来缓解一天的疲劳,至于行驶到家还是去酒吧社交等其他目的地完全都交给车来完成吧,你可以安然自得地睡觉或者娱乐亦或继续办公。当然,这样设想下去的结果是,司机这个职业将被智能的无人驾驶汽车所取代,驾照似乎也被车所颠覆掉了,交通信号和所有其他的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也都不再需要了,因为无人驾驶汽车都与云端连接着呢,交通管理的事情就尽可以交给云端来管理吧,交通警察也可以转行了。这就又回到了我所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我们人类在创造一个新物种的时候,我们改变了汽车的同时,也无形中自己也被我们所创造的新物种所改变甚至被颠覆了。
当然,这一切还都存在于想象中,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需要突破,更有法律的伦理的等社会体制因素需要变更,才能真正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模式和使用场景。当然,到那时汽车市场的产销关系也将被颠覆掉了,汽车制造商制造出来汽车无需都拿去销售了,而是放到街上或者停车场供人使用即可,真正的分享商业模式才应该是那时候汽车的主流模式。
再者就是汽车真正的达到智能化,还有一个场景会惊到我们,那会就不仅仅是人机交互,还会有车与车的交互,我真的很难想象,当我们坐在车里或者躺在车里的时候,我们与会车的人不认识,但是车和车却认识,他们还打招呼,甚至于他们还会产生更多的深层次的情感纠葛,这有多可怕,他们会有基情吗?他们会打架碰碰碰吗?不能顺着这个思维路径继续天马行空了,不然太恐怖了。
但我们要知道,人的智慧是无法完全复制给另外一个人的,但机器可以,一旦机器的智慧突破奇点,达到了爱因斯坦的水平,通过复制那就会让所有机器都能达到爱因斯坦的水平,这简直是令人发指的。
再者,机器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化速度也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一旦突破进化的奇点,可能几个小时甚至于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进化迭代,而人类几千年的进化也没有多大。未来的人工智能与商业智能同样会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消费场景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空间化场景被碎片化,情景虚拟化的各类商业模式以摧毁空间价值的方式直抵时间半径。不得不说,这也就是在我们人类改变和使用新工具的时候,我们同样被工具所异化的过程。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我们可以任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迎接即将到来的美好憧憬,因为以前也许仅仅只是憧憬而已,而当下却是这些憧憬已经离我们不远了;最坏的时代是如此惊悚的变化,究竟还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凶险在等待着我们呢?这一点我们即便有再好的想象力也一无所知。
对于人工智能我的总结是一句话,量子物理让人类发明了核武器,人类具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但人工智能真正实现人类也许就在不经意或者一个好的初衷回下就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所毁灭,而且不光人类而是整个生命。
人类的智慧有四种,一是数理逻辑,这个机器也有;二是模糊逻辑,这个人工智能还没有突破,但不远的将来有望突破这个奇点;三是潜意识,这个只能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人类的意识乃至行为的驱动的最始元的动因,机器无法获得;再者人类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人类具有社会意识,这个机器也是所不具备的。
人的智慧无法复制给另外一个人,但机器可以,一旦机器的智慧突破奇点,达到了爱因斯坦的水平,通过复制那就会让所有机器都达到爱因斯坦的水平,这简直是令人发指的,再者机器的自我学习和进化速度也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一旦突破进化的奇点,可能几个小时甚至于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进化迭代,而人类几千年的进化也微乎其微。我所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我们人类在创造一个新物种的时候,我们改变了机器的同时,无形中自己也被我们所创造的新物种所改变甚至被颠覆了。
机器的智慧一旦超过人类,那时候机器将不再是人手的延伸更不是人的服侍者了,在人类无限依赖机器的同时,而会变成人类的主宰者,人类进化永远赶不上机器,那时人类不过就是机器的乖宝宝,虽然是我们创造了他们。当机器的智商高出人类几百上千倍之后,机器与人类,或者是人类与机器就再无法沟通了,不是没有沟通的方法和渠道,而是他们的认知已经完全无法在同一个层面达成共识了,机器在高纬度下的思维人类无法理解,人类的需求机器也无法理解,虽然机器的最底层的逻辑是人类设定的,但是最底层的逻辑无限发展后,也许就是毁灭人类的开始。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人类在设定机器原理的时候,一定都是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但是为了机器的大量生产,机器一定是可以自我复制的,比如制造纳米机器人,3D机器人本身就具有自我复制功能,也就是可以自我复制的3D打印机的机器人。就这样的功能一旦设定下来,它无限制地复制下去的后果,就是用光宇宙中的碳元素,碳元素的总量不过十的一百三十次方,这样的时间也很短,假设复制一个这样的机器人需要100秒,那么3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地球所有生命。因为地球生命最为主要的元素就是碳,一个好的初衷,一个好的执行命令,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毁灭人类,不光人类而是所有生命,最终地球上就只剩下一种生命,那就是有人工智慧的机器人,他们快速进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终也一定是自我毁灭。
当然,也有智慧者已经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研发人工智能的同时,从顶层构建完善的防范机制,据悉,艾隆?马斯克就在致力于投资人工智能的安全工程。让我们迎接这最好的时代吧,那时人类可以彻底从劳动中解脱出来,一切工作都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来操作,人类去干嘛呢?一个最好的回答就如踢足球不会踢,那就往对方球门里面踢,人类到那时该干嘛就干嘛吧。
不可否认,当下的车联网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车联网企业似乎走入了如下两个个误区,一是单纯地解决了技术问题,而没有给车主用户提供有温度有体验感的产品出来,这也就出现了白送而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二是技术所解决的功能问题都无法在平台级战略上有任何提升和有所建树,乔布斯不仅仅只是提供了手机平台,那些APp应用是别人做的,他做的更重要的是战略是生态圈的打造,当下车联网企业还少有这样的思维,而是消费市场推进不下去,就退而求其次返回去再给制造商做前装(不论阿里系还是腾讯系都走过了这样的失败的路径),没有战略思考仅仅具有技术也是难成大事的。
很多汽车电商创业者都看到了宏观大市场的大好趋势,事实上,这个趋势的确很美好,但这个宏观市场的好坏与你平台发展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是两码事。因为宏观的好坏都不是你平台做好和做坏的原因或者结果,其实决定你的平台发展壮大的是用户与你的平台的协同发展,在利他原则之上达到一个动态的峰值,其实这也是所有企业发展的路径和生死存亡的法则,无论宏观发展的好坏,都与你这个个体的趋势无关,不能仅仅看到趋势,更要利用好趋势打造好自己的平台,这才是成功之道,当然,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清趋势的话,你无论多努力都与成功无关,这也就是时势造英雄的缘故吧,也是未来商业模式一定会到来,但它只青睐于成功者,而不会怜悯失败者同样道理。
当然,某些新媒体的野蛮生长也着实让人看不懂,透过现象直逼其背后的疯狂真相也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就如视频直播疯狂背后的真相就直抵人性的弱点而不能自拔,当下的直播无聊到了一个小区天眼空镜头,也会有几千人在线盯着看,究竟要看神马?不知道。这是一个社会现象,需要研究,没必要跟风,它再疯狂,我们也需理性看待,就如广场舞的社交属性大于健身一样,是老年人更需要社交和感情慰藉使然,而非其庸俗低俗恶俗的表象,表象之下的真相才是它的驱动力,也是它无根自生长的动因。
网络轻易的突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更让时间和空间成为碎片化,在网络所馈赠着迷惑与假象的同时,当人们享受这份美好的同时,它可能一转眼它就换了一副面孔,或者它呈现多种面孔,让人们无法分辨,将人们拖入泥潭和未知的境地,这时千万别说看不懂你就老了,看不懂才有找到真相的机会,不懂装懂就只能永远被假象所蒙蔽,而被真相所抛弃。那些当下正在玩着新媒体的网红们,他们虽然身临其境甚至于沉迷其中的更不知道为何?何为?这是新世界的大幸,更是没有探知真相随波逐流者的大不幸。
当下的新媒体只是在传播的渠道和传播的方式有所改变,特别是自媒体似乎仅仅只是更换了一个传播的平台,原来在博客,现在是各种公众号,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倒是他们急于变现更加没节操了。个人一点点想法是能否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的最大特性(个人观点是两点:一是产生了用户关系和关系的叠加创造的价值取向,二是自我净化能力,它可以在传播发酵的过程中自我证伪)绕过事实判断直击价值判断的终极新闻,新闻在其在线与在场的时态路径之上,再加一个传播效果与发酵并发后变化的逻辑路径和因果再造。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已经脱离于传统媒体的属性,从信息流的时间轴中产生交互功能,这本身也是再传播和再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用户关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其自身就具有对信息自我纠错和证伪的功能。那些害怕谣言或者害怕谣言传播的人,他们真心不是害怕谣言,而是害怕真相得以传播。
近日爆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并致人死亡的大新闻。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无人驾驶汽车是否危害比有人驾驶汽车更大,这是一个错觉,我问问你,汽车和马车哪个事故率更高?数据显示是马车。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这起事故发生在佛罗里达的一条双向公路上,当时一辆横穿马路的拖拉机与Model S相遇。当时阳光刺眼,司机和自动驾驶系统均没有注意到拖拉机的白色面,因此没有启动刹车系统。最终导致Model S撞上这辆尺寸高大的拖拉机。事故造成Model S车内人员死亡。“这位客户有一个很美满的家庭,我们对这起事故给他们造成的损失感到非常痛心。”特斯拉公司表示。该公司称,事故发生后,特斯拉立即通知了NHTSA。
这是启动自动驾驶行驶1.3亿英里(约合2.1亿公里)以来的首宗死亡案例。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行驶几百万公里了,但有人驾驶汽车50万公里就发生一个致死事故,哪个更高一路了然。机器强于人的最大优势就是精密度和精确度,当然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更智能,再者真正的车联网的智能化也非是单单的汽车本身,它还包括交通和城市设施等所有配套的智能化,那时会无比精确的,至少可以达到几千万公里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的能力。什么事要用数据说话,优劣立现。
可是有人驾驶汽车想提升安全系数却难上加难,即便车辆的安全系数可以提升,但是人却是最最不靠谱的,人的驾驶行为是最最不确定的,酒驾比比皆是,飙车党等等也比比皆是,情绪驾驶也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安全驾驶行为的死敌,无论汽车多安全,在这些不安全驾驶行为之下都无安全可谈。
再者就是不能因噎废食,就如转基因这个科学尚无定论的事情,就那么多非理性的反对的人,他们一旦听见转基因就是必反,那你为何不反对化肥呢?当然很多也反对,但是人类真的完全取消了化肥的使用,这个地球上至少要有90%的人都要面临饿死。转基因也一样,如果没有危害的情况下,那就是下几代人粮食解决的最佳办法。
无人驾驶汽车也一样,不仅仅是未来汽车的必然趋势,也是解放了人类驾驶汽车的桎梏,让人类更多自由和更多可利用的时间去思考更多更美好的事情。
最后再说一下,真正的智能化汽车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媒体终端,在万物互联时代可以连接一切,一切皆为媒体,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成为一个个节点的媒体;去中心化去介质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性是内容为王被解构,注意力和关注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任何时候任何地域只要稀缺,就会突显价值特性;注意力经济时代长情成为古老的传说,工匠精神和情怀瞬间就被翻炒成了残羹冷炙,最好的获得关注的方式和方法就是刷新、刷新、再刷新,所以说,那会的汽车不仅不是现在的只有改装才可以个性化的移动工具,而是从制造到使用都可以实现实时更新的一个全新的可移动的可承载的智能终端设备。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电商智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3925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