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月,发改委在发放了第十三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后,便先后给陆地方舟和江淮大众发放牌照,而此被行业内外的人认为,这是释放出纯电动汽车的申请资质门槛正在放低的信号。
事实上,业内外始终存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宽进严出”的说法,尤其是当一些不知名的企业获得生产资质后,“宽进严出”的说法愈加强烈。那么这些获得生产资质企业的造车能力几何呢?难道造车实力不确定,拥有土地并获取地方政府支持便可取得生产资质吗?所谓的“宽进严出”有何意义?今天“E车汇”(Eautofan)就来深度解析,企业获得生产资质的的意义和能力问题。
“宽进严出”的鲶鱼效应
目前,已经有十五家企业获得发改委审批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除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外,剩余造车企业背景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本次具有低速电动车背景的陆地方舟获取生产资质外,还有供应商转型、商用车跨界、中外资合资等背景的企业,充分说明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的鲶鱼作用。
“根据《规定》的内容,放几条鲶鱼进来,把市场激活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E车汇”采访时表示。
同时,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田永秋也很认可鲶鱼效应这一说法,他认为:“放更多鲶鱼进来的讨论,再度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特别在油耗和新能源积分政策正处于最后出台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造车新势力的质量,让未来可以出售积分的造车新势力不只是为了出售积分而存在。”
鲶鱼多了便会产生其他副作用,正如田永秋所说,出售积分便会成为这些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的盈利手段。因此,田永秋认为:“未来国家对未来资质的发放有望随着《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修订而逐渐收紧。”而鲶鱼的意义也将寿终正寝。
生产资质或与造车无关?
《规定》中明确提出,“新建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可提出延期申请,审查通过可以延长有效期,每次延期不超过3年。”早期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如果造车周期长,量产时间晚,那么这些企业的生产资质将面临二次审批。
“目前,没有销售实车、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未来能真正成功的也是少数。”王秉刚说道,“3年后,当生产资质再次审批时,甚至会有取消资质的可能。”
因此,获得生产资质后的企业或许会寻求其他出路,比如业内所推测的“出售生产资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尝试造车的企业有200余家,而获得生产资质的只有15家,因此有需求的企业可以“收购”获取资质的企业,不仅可以完成造车的梦想,还可进行再融资,获得资本注入等商业目的。
对于这种做法,王秉刚认为:“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用其他企业的资质来造车,但若实现盈利还要综合考虑整车质量、性能以及品牌等因素。毕竟资质不重要,汽车质量才是根本,而这对投资人来说,风险也是巨大的。”
造车路漫而久远
事实上,获取生产资质只是漫漫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而在这场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还将面临着种种难题和劫难。目前,这14家获得发改委生产资质的企业中,只有北汽新能源经过了工信部的各种目录审核,而剩余的13家都还在量产上市的阶段中摸索。
“资金是造车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但不是绝对问题。生产资质不是困扰造车企业的真正难题,因为从获得生产资质到汽车量产,进入工信部相关目录,地方目录,再到上市销售最终实现盈利,是一条漫长的的过程。”王秉刚认为,在这场造车浪潮中,哪怕是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真正能成功的都是少数。
当生产资质频繁发放,生产资质也随之“贬值”,而不知名的企业获得牌照,产品的认可度能有几何?正如王秉刚所提及:“市场上不缺少新车,为何要选择一家没有名气甚至是没有造车经验所造的车呢?”所以,即便是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依旧任重道远,提高企业品牌力和产品竞争力,不仅为企业实现利润,也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E车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2299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