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工信部官网公布了对于7家车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暂停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有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同时,工信部还撤消了各家公司不符合规定的车型公告资格,并对各家车企给出了2个月的整改期限。这是第3次关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查处通报。
1、第一次(2016.09.08)查处5家车企
2016年09月0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中,公布了性质最严重的“有牌无车”的5家车企的查处结果:
①因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的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由工信部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
②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追回2015年度2416辆违规上牌车辆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
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工信部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予以剔除。对上述4家企业2015年生产销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车,由当地监管部门逐一严格审核后重新申报,确无问题的车辆可按原政策中央财政继续予以补助。上述4家企业何时恢复执行中央财政补贴政策,视地方政府和企业整改情况而定。届时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共同核查验收,验收合格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恢复执行财政补贴政策,但不恢复预拨财政补贴资金资格。
此后一段时间,这4家车企陆续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2016年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门户网站公布了对苏州金龙等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对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
2、第二次(2016.10.10)查处2家车企
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10月10日,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指出该公司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08万元,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同日,西部资源(600139)发布消息称,其控股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书指出,因恒通客车于2013年至2015年间生产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76辆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不符合申报条件。因此,财政部决定将追回恒通客车2013年至2014年新能源汽车已获得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78亿元(共计874辆车),并拟对恒通客车处以罚款6,236.4万元的行政处罚(30%)。同时,对公司2015年已申请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550万元不予补助(共计302辆车)。不仅如此,恒通客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也将被取消。
3、第三次(2017.02.04)查处7家车企,其中2家为第二次查处
其中力帆乘用车和恒通客车为第二次查处。工信部通报的对7家车企的查处结果如下:
① 确认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销售给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245辆新能源汽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经核实,问题车型为金华青年汽车生产的JNP6120BEV型纯电动城市客车。
② 确认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被确认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30辆车未安装电池和电机控制器,15辆车未安装电池,30辆车电池安装不足、5辆车未安装电机控制器,上述80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经核实,问题车型为SK6110EV64型纯电动客车、SK6812EV3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SK6812EV32型纯电动城市客车。目前这几款车型已经被撤销生产公告资格。
③ 确认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经核实,问题车型为LF7004DEV型纯电动轿车和LF7002EEV型纯电动轿车。
④ 确认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88辆车驱动电机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其中的20辆车电池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经核实,问题车型为该公司生产的ZN5034XGCH2YBEV型纯电动工程车、ZN5033XGCH2YBEV型纯电动工程车和ZN6494H2YBEV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
⑤ 确认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在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79辆车在2015年末尚未安装电池但已开具发票并登记上牌,不符合申报条件。经核实,问题车型为你公司生产的SWB6110EV61型纯电动客车。
⑥ 确认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有限公司在2014年至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9辆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其中100辆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电池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经核实,问题车型为你公司生产的NJT5031TSLBEV型纯电动扫路车和NJT5020XXYBEV1型纯电动厢式运输车。
⑦ 确认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76辆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经核实,问题车型为你公司生产的CKZ6116HNHEV4和CKZ6116HNHEVA4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前后3次共10家车企受到查处。
4、对过往骗补的查处或大事化小,若再出现骗补或会从重处理
大致在2016年09月08日第一次查处结果公布前后,网上流传出一份详尽的骗补清单,该清单将骗补性质分为①有牌无车、②有车缺电、③标实不符、④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和⑤终端用户闲置这五种情况。清单显示,共有93家车企被调查,其中,涉事车企共有72家之多,涉及的中央财政补贴金额共计92.71亿元。有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也就是说,可能的骗补金额占中央补贴总额的比重高达27.73%。
之后的进展似乎都在印证这份清单的可信度。那么,这次被查处的7家车企的情况与清单显示的情况是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那份清单中这7家车企的情况:
第3次骗补查处结果与网传清单看,今后的查处或存在大事化小的可能,当然,也不排除继续严查的可能。从目前情况看,查处和结果公布可能是分阶段进行,已有一次通报处理结果的企业,不排除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不过,依据目前的进度,网传的72家涉事车企要全部查个遍,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综合判断,大事化小的可能性较大。
2017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6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做了回应。苗圩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跟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来研究调整补贴的政策,提高企业和产品进入的门槛,完善补贴资金的申报程序,同时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销售使用环节的在线监管,用这些办法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苗圩提到的在线监管,实际上之前已在3个文件中有所体现且篇幅较大。
① 2016年11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装【2016】377号),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在线监管。
② 2016年12月29日,四部委联合发布《财政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其中第二部分“落实推广应用主体责任”中有较大篇幅内容涉及在线监管。
③ 2017年1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其中第17条、第18条、第22条、第24条、第27条等条文中均有相关内容。
当一个内容在3个不同文件中都有较大篇幅提及的时候,可见主管部门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因此,虽然理论上企业依然存在造假的可能,但一旦被查处,面临的处罚结果可能会非常严厉。综合来看,在线监管可能会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非个人用户采购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墨柯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9275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