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想在朋友圈亮相了车和家的车型设计,这款车目前还在油泥模型阶段,可以说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是这款车的设计思想还是充分展露了出来。
与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汽车不同,这款车的三个产品战略分别是:一、不需要充电桩,只需两组10公斤的电池组;二、一个停车位可以停4辆车,支持手机控制进出;三、媲美入门级豪华轿车的内饰和配置,以及科技感。从公布的假想图看,这款车采用了单座双排座椅。一个标准的停车位可以停四辆车,都是很罕见的设计。
李想是如何想得?这款车准备卖给谁呢?
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
其实,笔者一年前写过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问题。在笔者的分析中,有一个市场是低端代步层次的需求。
个人上下班通勤,要求舒适、廉价、方便的到达往返,而里程不会太长。能满足这个需求,而又能提供私人空间的是小型车辆,类似于奔驰Smart的车型。这类汽车往往就是单人驾驶,行驶里程就要求上下班的几十公里。要求低价格,低使用成本。
对此,笔者提出的方案是模块化电池入门车型。
根据百度最新的调查,全国上班族平均上班距离在9.18公里,即时北京这种大城市也不过19.2公里。来回50公里续航足以满足大多数人上下班通勤需求,一些城市甚至有25公里就够了。按照这个里程,电池只要10千瓦时就足以满足通勤需求,而一些家庭甚至只要5千瓦时电就够了,这样计算成本,只要1万、2万元的电池。
电动车的核心问题是充电难以解决。使用入门级电动车的用户大多没有固定停车位,充电困难。而模块化电池可以解决问题。用户把电池包背回家充电就OK了。
而李想朋友圈给出的车型,恰恰就体现了笔者所说的思想。
首先,充电难题用外置电池来解决,10公斤的电池组,用户可以提回家充电。解决充电困难。
其次是单人思想,按照一个停车位停四辆计算,这个车长在2.5米以内,车宽恐怕只有1米。单座双排的后排基本没法用,坐小孩还行,成人是很受罪的,所以这个车基本是单人通勤用。
所以,这个车的定位就是上班族上下班使用。单人上下班,晚上把电池拆下回家充电。车内饰做好一点,满足个人享受需求。低成本的代步工具。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二、错过补贴很麻烦
车和家所设计的车型,所针对的应该是有车家庭的第二辆,第三辆车。因为如果一家只有一辆车的话,无法一家人出行,无法长途,这辆车的性价比显然太低。
从李想现在布局的时间点看,车和家搞出来的产品恐怕赶不上2020年的补贴,就是说未来这款车很有可能是无补贴去卖的。
而从汽车的成本看,这辆车的价格并不会太便宜,三五万是起码的。而三五万是可以买入门级别A0燃油车的。电动车除了一线城市上牌照比较方便,使用成本的优势不明显。
而且用车成本除了油费,停车费,保险都不低。相比之下电动车虽然省了油费,但是电池有寿命,要更换,要比总体拥有成本也没有多么划算。
所以,如果车和家的新车错过了新能源补贴,等到补贴退坡后再上市,其实是没有多少优势的。
三、可以更好一点
在总体成本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要卖得出去,就得找到电动汽车的卖点。
相比燃油车,电动汽车有三个优势。首先是电动机起步就是大扭矩,低速阶段的加速感受要好于燃油车,其次是电动车的噪音震动相比三缸发动机更容易控制,小车的NVH更好做。第三是电池可以放到底部,重心放低,更容易操控。
车和家的设想车型虽然解决了充电难题,考虑了停车容易,但是在发挥电动汽车优势上做得不够。
此外,设想的两块10公斤电池能支持的续航里程是有限的,而且拆装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除了两块10公斤的电池,在车的底部也应该有内置的电池组,一方面压低重心,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加续航里程,外置电池当作移动电源用,充电放电的电流就可以没有那么大。这比直接连接电动机要安全得多。
车的定位不应该仅仅考虑代步工具,还可以考虑提供同级别微型车提供不了的驾乘感受,譬如更舒适的座椅,更安静的车厢,更稳定的底盘。
由于车和家很可能错过新能源补贴,所以必须做的比同级别燃油车更好一点才会有市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天骄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4334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