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不是评判电池唯一的标准
5月下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将在7月发布钠离子电池,一下把全行业胃口吊的老高。自那以后,宁德时代的股价,又一次坐上小火箭,从375块直窜到如今的550块,市值一举跨过万亿。
虽说股价暴涨不全归功于钠离子电池,但外部的期待情绪,早已拉满。不过,这一等,就等到了7月底。
期待中的宁德时代版“电池日”,篇幅只有10分钟,把钠离子电池的背景、技术、优势、计划,一口气倒完,便告结束,满屏的理工直男气息。
01
“大器晚成”的钠离子电池
技术角度来看,钠离子电池,新也不新。
说新是因为,相比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都不一样。最重要的,电荷载体由锂变成了钠,正极材料也不再依赖钴、镍这些稀有金属。
用曾毓群在发布会上的话说,这是“电池化学体系”的创新。
说不新,是因为两者的电化学原理,基本一致,都属于“摇椅式”电池:金属离子通过电解液、隔膜在正负极之间运动,实现充放电。锂和钠在元素周期表里睡“上下铺”,化学性质相近,都是优秀的电荷搬运工。
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末,关于钠电与锂电的研究,几乎同步。差别在于,锂离子小巧,更容易在各种物质中自如穿梭;钠离子大且重,容易让电极材料体积膨胀或者失活,因此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
这种情况下,锂离子电池迅速商业化,钠离子电池陷入停滞。直到2010年后,随着正负极材料的突破,后者才缓慢开始落地,标准的大器晚成。
按发布会介绍,本次宁德时代推出的钠离子电池,用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做正极材料,硬碳做负极,加上适配的新型电解液,不仅提升了能量密度,更重要地,解决了钠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材料衰减,攻克了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这么大费周章,证明钠离子电池,确实有独到之处。
首先是成本,比起储量有限且十分集中的锂,钠储量巨大,在全球分布均匀,随处可得。而且,钠离子电池不需要稀有金属,正负极集流体都能用铝箔(而不是更贵的铜箔)。粗略计算,材料成本比铁锂还要低30%-40%。
再者,从电化学角度,钠离子电池充电效率高,低温性能好。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常温下充电15分钟就能达到80%,而锂电池一般要30-45分钟。同时,零下20度的低温下,还能有90%的放电保持率,吊打冬季馈电快的锂电池尤其铁锂。
另外,据宁德时代介绍,钠离子电池的热稳定性相当不俗,在针刺、挤压、过充、过放一系列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还能实现彻底放电,降低运输中的安全风险(锂电池运输时要保持带电)。
02
什么时候能上车
优点有很多,缺点同样明显。
除了循环寿命上的天然劣势,钠离子电池最大的短板,还是能量密度。虽说全行业对高续航的追逐,近来随补贴退坡和补能设施完善,有降温趋势。但续航的门槛,尤其对紧凑级往上的产品,却是越来越高。钠离子电池要上车,早晚得迈过这个坎。
按照宁德时代公布的数据,本次推出的钠离子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160Wh/kg。从技术演进的角度,进步不小。但参照行业水平,只能算入门。好在系统集成效率不错,据称能达到80%,电池组能量密度不会打太多折扣。
按计划,宁德时代的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200Wh/kg,基本看齐铁锂。但在那之前,想提升能量密度,只能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公布了一种钠、锂离子电池集成方案,将两种电池按比例混搭,通过BMS算法分别控制。理论上,这样既能弥补钠离子的能量密度短板,又能发挥它的高功率和低温性能,是个不错的结构创新,但还需要工程及实践检验。
宁德时代表示,目前正进行产业化布局,预计2023年形成产业链。实际上,就制造环节而言,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工艺完美兼容,无缝衔接。当下需要的,更多是上下游协同。以宁德时代如今的号召力,不说一呼百应,起码不会冷场。
不过,即便顺利落地,钠离子电池要在汽车行业分杯羹,多半还得从龙套做起。
最现实的,首先是两轮市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不算出色,但降维打击铅酸电池,绰绰有余。2020年国内新增3800万辆电动自行车,对应装机量至少40Gwh,这块蛋糕其实不小。
至于四轮的,等工艺成熟,有了规模,成本潜力兑现,钠离子电池登上A00和A0级电动车,不是难事。商用车对电池成本敏感但没那么在乎能量密度,也有想象空间。
另外,别忘了,还有储能这一大片蓝海。跑通低碳经济,能源结构肯定要变,可再生发电比例势必提高,配套的储能规模,未来十分可观。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和充放电特性,对储能市场吸引力十足。
政策层面的利好已经释放。7月1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点名要加快钠离子电池的“规模化试验示范”。
登堂入室,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03
普及电动车的希望?
回到汽车,随着钠离子电池入场,动力电池的江湖,愈发热闹。
对高能量密度、长续航的追求,虽然降了温,仍然是行业主流。只不过,依赖现有的锂电池化学体系,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可量产的单体电芯,最高能量密度在300Wh/kg。按官方的动力电池发展规划,2025年要达到400Wh/kg,2030年要达到500Wh/kg。显然,技术层面没有大的革新,只靠目前的三元体系,实现难度很大。
近来,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比如广汽的石墨烯电池,蔚来的半固态电池,上汽智己的掺硅补锂,纷纷喊出1000公里续航,本质都是基于三元体系,对正负极和电解质做局部改进,外加一定程度的结构创新,进一步压榨三元锂的潜能。
与续航并行的另一大命题,是安全。自从刀片电池横空出世,给行业“拨乱反正”,对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后续的弹匣电池、果冻电池、大禹电池等等,名字千奇百怪,但主旨一致:把起火燃耗的概率,降到最低。
只是,最近比亚迪汉在碰撞试验后起火,引发舆论风波,预计能让借安全玩噱头的热潮,稍微降降温。
可以预想,钠离子电池加入战局后,有希望把成本,提到与续航、安全同等的高度。
业内共识,电动车要普及,抹平与燃油车的成本差异,是前提之一。比如,近两年,成本更低的铁锂电池复苏后,对新能源市场的刺激效应,有目共睹。
按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标准,当电池成本降到100美元/kWh,电动车才能在成本上抗衡燃油车。但2020年锂离子电池平均成本,仍在150美元/kWh上下,有很大距离。
关键是,随着锂电路线陷入技术瓶颈,电池成本受基础材料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看看价格飞涨的锂和稀有金属,降本谈何容易。
这种背景下,比铁锂成本还低至少30%的钠离子电池,就来得很是时候。
等产业化落地,同时能量密度上再进一步,往铁锂靠拢,凭借成本和性能优势,钠离子电池有很大潜力,统治中低端市场,为电动车的普及,再添一把火。
至于取代锂电,肯定言过其实。钠离子的电化学极限,摆在那里。但未来与三元(还有基于三元的各种改进形态)、铁锂一起,形成高中低的布局,大可以畅想。
再怎么说,一个行业要稳定发展,多几条技术路线互补互促,总是好事一桩。
所以,别老盯着能量密度那点事。往上探索能量密度的极限,固然重要;往下探索成本和性能平衡的极限,对行业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突破。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巴客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53102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