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销量出炉后,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特斯拉的坠落。
根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上月售出25845辆,比3月的35478辆,下降了27%。刨掉创纪录的1.4万辆出口,国内交付量只有不到1.2万,环比3月至少是个腰斩。
特斯拉不济,拖累整个新能源市场。大面上看,4月16.3万的销量不差,同比去年接近翻番,但环比上月却下降了12%,超过车市整体8.3%的环比跌幅。
销量暴跌之外,特斯拉继续以落水狗姿态被舆论暴锤。女车主维权事件仍在发酵,各地又频频曝出新的车辆事故。更耸动的,有媒体挖出,特斯拉已经暂停上海工厂扩建计划,并提前还清工厂贷款,有意在华收缩,甚至谋划出逃。
因果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很多吃瓜人眼里,特斯拉4月份销量暴跌,属于现世报,喜闻乐见。车展维权事件依然一团乱麻,新事故又接二连三。舆论一顿暴锤之后,特斯拉反省姿态有了,但处事方式没变,总之就是“我错了,下次还敢”。
如此做派,肯定让人不爽。但凭4月销量说报应已到,恐怕还有点早。
4月“水逆”,特斯拉不是头一回。去年4月,特斯拉出人意料地只交付了3000多辆,而在相邻的3月、5月,都交付过万。
其中玄妙,按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分析,在于“4月是第二季度首月,通常处在厂家订单和产量的调配期,所以从市场规律来看,交付量也会出现下降”。
结合特斯拉当下实际,翻译一下就是,有订单,没车给。
如今买特斯拉,不像以前那样,动辄要等几月半年。但Model 3等2-4周免不了,Model Y更是只长不短。所以,可以预料,4月交付的车辆,大多是2-3月,甚至更早的订单。而且,维权事件发酵后,并未听说有大范围退单。退一步,即便有,当时4月已过去大半,影响终究有限。
更大原因,在特斯拉的交付策略。毕竟,3月刚喂饱国内市场,也该管管嗷嗷待哺的欧洲,顺便压制一下欧系对手们在老家的攻势。同时,近几月日韩市场特斯拉销量连创高峰,也得给上海工厂记上一功。眼下,稳住老市场重要,但也不能耽误抢占新市场。
另外,4月Model Y产线改造停产两周,加上马斯克亲口承认的芯片供应问题,多少也影响了上海工厂的输出。至于4月舆情对销量的冲击,按常理,肯定会有,但起效最起码得等到5、6月。至少现在,各种论坛和车友群里,充斥的还是等提车等得不耐烦的声音。
媒体炒作的上海工厂暂停扩建,基本属于捕风捉影。特斯拉官方销量目标,今年75万,2022年112.5万,现有产能基本满足,加上最迟明年投产的柏林工厂,可以说毫无压力,扩建上海工厂本来也不是头等大事。
至于提前还贷,更是无厘头。欠了一屁股债躲到国外的大有人在,事前没见媒体预警过,人家老外挣着钱了,在这里积极还债,倒被指认想逃。这神仙逻辑,实在难懂。
当然,非拿销量说事的话,特斯拉也没有那么不堪。
再不济,4月新能源榜单上,Model 3和Model Y还占着第二和第六,特斯拉还是唯一有两款或以上产品入围前十的品牌。
所以,恨不能马上给特斯拉操办丧事的媒体诸君,还是得先强化一下唯物主义素养,想想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是不是已经好到能随时丢弃特斯拉的地步。
环比两位数的跌幅,分明告诉我们,特斯拉之于市场,好比衣服之于人。衣服穿得薄了,自然就要打喷嚏。打了喷嚏之后,自然意识到自己身板没想象中那么硬朗。
再仔细看看4月销量榜单,感受更加强烈。
前10中,小车占了5个,宏光Mini EV、奇瑞小蚂蚁、欧拉黑猫、科莱威和哪吒V,其中Mini EV一款就占去整个市场近15%的份额。如果看1-4月累积,只需要把哪吒V换成奔奔EV即可,还是5个名额。
小车的价值,不容否认。但无论承接“老头乐”升级、特供共享出行,还是满足大城市通勤刚需,小车的角色,主要还是给市场查缺补漏,难登主流舞台,产品和技术上的引导作用,更谈不上。最近上海开始限制小车拿绿牌,等于间接为其市场地位定了性。
除去小车,再除去主要走对公渠道的埃安S,能立足前10的,特斯拉以外,就剩下了理想ONE和比亚迪汉。前者月销5000+,压住Model Y一头,成为4月新能源SUV销冠,值得大书特书;后者早前连续月销过万之后,最近势头却有些不稳。鉴于比亚迪在新产品上历来虎头蛇尾,让人略有担忧。
理想ONE和汉以外,再想看到面向主流市场的新能源产品,就得往月销3000及以下的区间去找,包括蔚来ES6和EC6,小鹏P7等等。至于一直鼓噪反攻的传统品牌,除了宝马iX3卖出超过千辆,包括南北大众的ID.4,都是几百辆的水平,随便卖卖。
不是特斯拉不给机会,给了机会你们也不中用啊。
所以,不管认不认,眼下的新能源市场,仍然需要特斯拉镇场子,不光撑起销量,更要撑起新能源在主流购车人群中的存在感。毕竟,一段时间里,特斯拉从燃油车手里抢单子,自己从特斯拉手里撬单子,已经是很多新能源品牌秘而不宣的营销窍门。
这种局面下,特斯拉真栽了,整个新能源市场受创,其他品牌没了掩体,日子怕是也好过不到哪里去。4月的行情,算是小小提了个醒。
特斯拉的过错,舆论大可以自由评判,但就事论事为宜,妖魔化大可不必。说实话,市面上任何一个品牌,如果按眼下围攻特斯拉这种搞法,逢事故都先直接点名,凡举动必作负面解读,估计早被整垮。特斯拉至今安然无恙,多少说明些问题:一来虽被暴锤,并无实锤;二来品牌和产品的护城河够深,没法被轻易取代。
至于不少人上头之后喊出的“特斯拉滚出中国”,更无必要。特斯拉有按自己方式行事的权利,消费者也有用脚投票的自由。真到了要紧时候,对特斯拉和马斯克再有信仰,也没多少人真会用血汗钱和身家性命去充值。
这一点上,不要高估了特斯拉的所谓魔力,更不要低估了国人买车时的谨慎和算计。
说到底,中国市场固然帮了特斯拉,特斯拉也没从中国市场白拿。去年Model 3大鸣大放之前,没有人想到新能源市场能扛住疫情,从退补后的萎缩中迅速恢复,更没想到行业能在短时间里形成如今你追我赶的繁荣局面。
只是,从局面繁荣到开花结果,还需要时日。眼下,小车卖得红火,没什么可喜。什么时候10-30万区间里,其它品牌能有几款月销稳定过万的产品,谁还有心情天天盯着特斯拉。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巴客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715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