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谱”了好几年的法拉第未来(FF),最近似乎越来越“有谱”了。
落户珠海、搭上吉利、筹备上市等一连串操作后,3月16日,FF宣布旗下FF 91完成预量产车的第二季冬季测试,并为量产交付立下了新的FLAG:2022年上半年。
好事成双。才隔了一天,FF又官宣原奇瑞捷豹路虎执行副总裁陈雪峰正式加盟,出任中国区CEO,直接向FF全球CEO毕福康汇报。
“那个男人”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欢迎陈雪峰加入“FF英雄联盟“,并勉励他帮助“推动FF 91尽快量产、推动FF中美双主场战略全面落地,跟FF全球合伙人一起携手推进互联网智能电车产业变革”。
有心人注意到,这已经是他今年以来,在微博上发布的第5条信息。而整个2020年,他也就发了7条信息。
看这精气神,一度接近“社会性死亡”的贾老板又要元气满满地回来了。
对于贾老板的生平为人及创业历程,这几年业内已著述颇丰,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俗话说,黑到深处自然粉,看得多了,虽说不至于成贾粉,倒也对单纯的黑失去了兴致。
再怎么说,人人喊打的贾老板和人人看衰的FF,几经起落之后,还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游走在大家的视线里。光这股倔劲儿,就值得几分敬意。不然你看后面那些有意效仿的,虽然风光一时,去年说死就死了一片。
贾老板和FF能一路撑过来,时势、运气、韧性,当然还有那若有似无的梦想和信念,多少都沾点关系。当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实物来维系,那就是被FF视为命根子,被贾老板当做精神寄托的FF91。
这大概是汽车史上最“难产”的产品之一。从2017年1月在CES上发布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有余。在这期间,上市时间从最初的2018,到后来的2019、2020,再到如今的2022。即便2022年上半年量产上市的FLAG不倒,五年的周期,这“难产”程度,也足以让特斯拉沉默,让国内新势力们流泪了。
这大概也是汽车史上命运最坎坷的产品之一。2017年CES高调亮相后,官方称36个小时内就收到了6.4万个订单(虽然真正交了5000美元订金的据说只有60个)。不过几个月功夫,乐视危机爆发,贾老板远渡重洋,开启了“下周回国”的漂泊生涯。“老赖”的恶名,也让计划中的融资和建厂泡了汤,FF91命悬一线。直到2018年恒大提钱来救,FF才又获得生机。当年8月,第一辆预量产车下线,上市希望重现。
只是,恒大与FF闪婚后又闪离,FF91量产上市又变得遥不可及。据说,最艰难时,FF曾把两辆FF91原型车挂在网上拍卖,来筹钱度日。幸好贾老板运筹帷幄,使出一招“个人破产重组”,直接把债主们变成了FF的股东。贾老板自己放弃股权顺带也把管理权放了出去,切割之后,总算还了FF一个清白之身,这才有了最近半年的峰回路转。
一款产品的命运如此坎坷,已经足够离奇。
更离奇的是,在汽车更新换代以年,甚至月为单位(OTA大法好)的今天,一款四年前发布、按理早该回炉重造的产品,居然还能一副炙手可热的姿态,拉来投资,吸引吉利、富士康这样的大鳄上门代工,还招揽各路造车英雄,真就是天生丽质,自带光环?
别人不说,至少贾老板和FF是这么认为的。
四年前FF91亮相时,响彻全场的是新物种、颠覆、重构……这些词在被后辈们重复重复再重复之后,今天听来当然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但在当时,确实非常提神醒脑,往大了甚至可以说发人深思。
不吹不黑,这车起码在当时看起来,确实够特别。
那像MPV又像SUV又像轿跑车的设计,乍看很奇葩,其实是发挥电动车空间优势,把车头、车尾都缩掉的结果。这一点,胆大如特斯拉,也没敢一步到位,只怕大家接受不了。FF91在当时做了突破,后来又引人效仿,确实值得称道。
还有那1050匹马力,2.39秒百公里加速,超过700公里的续航,绝对也是毁天灭地的存在,看得出为了压当时的顶流特斯拉Model S一头,FF91真是下了狠功夫。
而且,在那个车内必备某宝10元手机支架的年代,FF91主打的互联生态、个人账户体系、手机钥匙、面部识别这些概念,都是不折不扣的新事物。至于车载激光雷达,更是完全超纲的存在。
等到再后来内饰公布时,效果同样震撼。全车11块液晶屏幕(甚至连车门板都镶了屏幕)、语音声控车门、可放倒60°的零重力座椅、超跑级方向盘、后座私人影院、可调透光度的天窗和玻璃……
难怪现任CEO毕富康曾豪迈地说,FF91的竞品是宾利添越,所以在美国要卖到20万美元(国内价格据说在200万左右)。
不过,老毕到底是传统搞汽车的,这一对标,不光暴露了自己和前任贾老板间的差距,也暴露了FF91的真正路数。
说好的“重构汽车未来”的新物种,说到底,也就是不计成本地堆性能和配置嘛。
不是说这样不行,关键问题是,时代不同了。
话往大了说,车往豪了做,放在几年前,多少能唬住一部分人,反正也没多少人体验过电动车的风驰电掣,还有各种所谓的智能黑科技。
几年过去了,现在只要有市场,把加速做到3秒以内,续航做到600公里以上,并不是难事;按电动车的结构把造型、内饰玩出花样,更不是难事。至于智能科技,FF主打的卖点,许多已经成了大路货。就连曾经的“杀手锏”激光雷达,马上也要被一帮国产品牌下放到二三十万的车型上。
思来想去,能说服人们为接近200万的价格买单的,也就是车内那一堆异常炫酷又极尽奢华的配置了。
不过,能花200万买车,又有谁会希望自己的车有个“MADE BY 贾老板”的标签呢?愿意为贾老板两肋插刀,后来真被贾老板插了两刀的孙宏斌,肯定第一个拒绝。
更别提,类似FF91这种高举高打的套路,市场上已经有了两个高仿。一个叫华人运通高合,一个叫恒驰。巧的很,两家的老板丁磊、许家印,一个是贾老板曾经的创业伙伴,一个和贾老板有过一段“露水情缘”,不说英雄所见略同,起码也算殊途同归了。只是,真要在市场中相遇,高仿们凭借价格优势,八成要抄了FF91的后路。
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没占的情况下,FF91真量产上市,凶多吉少。
卖不好倒在其次,毕竟200万的价格,摆明了没想走量。但如果玩脱了,坏了FF的大计,才是真要命。
毕竟,愿意为梦想窒息的贾老板,现在既无股权也无管理权,主宰不了FF。反倒是曾经的债主们,现在被绑着成了FF的股东。看看它们,英大资本,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民生信托,长江证券,招商银行……多半是老实本分的放贷人,以收回贷款为己任,才不在乎要不要和FF一起迈入智能电动汽车新时代。
所以,贾老板跳船之后,FF这半年多顺风顺水,在美国焕发生机,又筹备上市,在国内同样动作不断,似乎有高人一路牵线搭桥,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这样一来,接下来在美股的借壳上市,甚至后续在国内的运作,意义非同小可。好在前面已经有一帮同行铺路,什么Nikola、Fisker、Lordstown、Lucid,还有在港股的恒大汽车,都是车还没影子,就轻松拿下了过百亿美元的市值,套走了过十亿的资金。这样的钱景,FF和FF背后的股东们,想必极感兴趣。
此时,FF91是否量产上市,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完全视大局需要。不上市,只要持续有动静,一样能成事;上市了,不小心漏了马脚,反倒要坏事。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巴客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2365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