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量产又迈出坚实一步。
在今日(1 月 25 日)举行的「WeLab 威马科技开放日」上,搭载百度 AVP 自主泊车方案的威马全新车型 W6亮相,成为国内首款具备该功能的消费级车型。
这也是百度 Apollo 和威马汽车深度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而在上周,威马 W6 已经于湖北黄冈的威马智能工厂量产下线,计划在 2021 年上海车展开启交付。
具体来说,搭载了 AVP 系统的威马 W6 可以在泊车场景中将用户解放出来,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一键泊车,车辆就可以从停车场入口或指定位置驶入场内,自主寻找车位停车。
在一键取车场景中,车辆将从车位自主行驶到指定位置,方便用户开车即走。
对于百度和威马双方而言,此番 AVP 自主泊车系统的量产意义非凡:
百度 Apollo 已在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研发多年,AVP 系统是其「L4 技术降维」在泊车场景中的典型用例,未来将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威马则借由全新推出的 W6 车型,引入先进的 AVP 自主泊车功能,将智能化技术推广到普通用户手中;威马 W6 将加速其「科技普惠」的理念变成买得起、买得到的量产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百度和威马联手量产的 AVP 自主泊车系统,也是值得记下的一笔。
1、百度威马强强联手,推动 AVP 商业化量产
AVP 自主泊车系统能够在威马 W6 上顺利量产,离不开造车新势力威马在整车架构、车辆控制执行以及生产制造方面的技术实力;也离不开百度 Apollo 多年积累下来的成熟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以及自研的计算平台。
威马扮演的是直面消费者的「台前角色」,而百度 Apollo 则是提供技术支持的「幕后推手」。
在威马科技开放日现场,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表示:
「过去一年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百度将多年积累的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与威马一起打造了今天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可量产产品。
未来,整车厂最核心的能力是定义智能汽车,并将市面上的创新技术集成的能力,而百度希望提供在智能化领域顶尖的单点技术,共同为消费者打造旗舰性的标杆产品。」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公司,威马已经交付了超过 4 万台纯电车辆。
威马 W6 是威马汽车推出的第三款车型,其在电子电气架构、网关、域控制器、语音交互、场景化体验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更新就是,加入了百度 Apollo 云端百万级 Tops 算力,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也就是在泊车场景中具备实用价值的 AVP 系统。
W6 车型上搭载了全套负责环境感知的硬件,包括:
2 个高清智能摄像头:最大探测距离超过 150 米;
4 个高清环视摄像头:100 万像素,覆盖周身 20 米探测范围;
5 个毫米波雷达:来自供应商博世,前向探测距离 210 米,侧向探测距离 100 米;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长距检测距离 25 - 500 厘米;短距检测距离为 20 - 250 厘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传感器不是专门为 AVP 功能设计的,因为威马车型上还搭载有多重辅助驾驶功能,所以这套硬件可以在多项系统功能之间进行复用。
这样做法的优势在于,降低 AVP 系统上车的成本,把车型拉到对消费来说更亲民的价格区间。
除了这些传感器配置,威马 W6 上更核心的硬件当属百度 Apollo 自研的域控制器 ACU以及用于座舱计算、数据处理和端云通信的高通骁龙 8155 芯片。
正因为很早就意识到成熟且符合车规需求的计算硬件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性,百度 Apollo 自 2018 年就开始自研计算平台。
百度 Apollo 在 2018 年的英伟达 GTC 大会上发布了计算平台 ACU,发展至今,该硬件平台已经有了明确的开发计划:
第一代名为「五仁」,已经在 2020 年 12 月量产,算力为 1.5Tops,主要应用于 AVP 自主泊车;
第二代名为「四喜」,将在 2021 年底量产,算力为 8-32Tops,将会结合高精地图能力,实现城市停车场自主泊车及高速自动驾驶 ANP;
第三代名为「三鲜」,计划在 2023 年量产,算力高达 100-200Tops,目标是实现全场景高级辅助驾驶。
ACU 平台的初始设计是能够支持 5 路摄像头,12 路超声波雷达,预留了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接口。
其中,「五仁」是自主泊车产品 AVP 专用车载计算平台,该平台就搭载在威马 W6 车型上,负责驱动其 AVP 系统。
据百度官方介绍,用在威马 W6 上的 ACU 计算平台的功耗在 20-30 瓦之间,散热要求低,普通风冷即可。
量产平台必须满足车规,百度针对 ACU 也下足了一番功夫:
全面部署 AUTOSAR,全车规基础软件开发;
硬件安全岛设计达到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D);
100% 全车规元器件,抗冲击振动、耐电磁干扰,全面胜任车载环境;
设计流程、供应链和生产管控基于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
在自动驾驶硬件上充分满足 AVP 系统的感知和计算需求后,威马 W6 上所搭载的新一代转向电机、高效能集成电驱以及 iBooster+ESP 制动系统相互配合,让威马 W6 在泊车场景中每一步操作都能做到精准执行。
有了技术的打底,智能化功能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百度为 AVP 系统规划了多类功能,难度由易到难:
Home-AVP:电梯口至车位,学习一次,用户在车外按住手机召车还车,车无人驾驶;
Public-AVP:车库任意上下车点至车位,用户将车放在车库任意点,车无人自动找车位;车辆被召唤后无人驾驶到用户指定地点;
Urban-AVP:距离车位 1 公里内上下车点至车位,在距离车位 1 公里范围内,用户可任意召车还车,车辆无人驾驶。
其中,率先跟随威马 W6 量产上车的功能就是 Home-AVP,也就是记忆式泊车,这一功能在用户购买车辆后即可使用,并不需要等待系统 OTA。
汽车之心上周在威马位于湖北黄冈的星晖工厂也体验了这一功能,具体的操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路线学习。
用户第一次使用这一功能时需要把泊车的完整路线教给系统,这一过程主要依靠骁龙 8155 芯片的处理能力,耗时 1-2 分钟。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 AVP 系统的建图过程,后续可以进行停车场场景的高精地图众包。
(2)学习好的路线会通过数据传输存储到百度云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经过计算与推演行车线路,匹配最优的泊车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不会完全按照驾驶者第一次泊车时的路线轨迹,而是选择更为合理的泊车路径。
(3)在自主泊车的过程中,车上搭载的传感器套件会发挥作用,实时感知环境,进行泊车过程中的障碍物避让。
值得一提的是,Home-AVP 只需要一次学习,以后泊车路线上发生的环境变化都会由系统进行探测后再上传云端进行处理,并进行多趟路线的拟合,而后在下发给车端。
总结起来就是,Home-AVP 仅需学习一次,以后便可以进行「无限续杯」。
另外,针对很多用户家里没有固定车位的情况,Home-AVP 也可以应对。
用户只需要将泊车路线类型设置为「任意空车位」,然后再学习一个从电梯口到最远空车位的路线,这样车辆在下一次自主泊车时,它就能在路线中间选择任意一个空车位进行泊车。
Home-AVP 仅仅是百度联合威马推出的 AVP 系统的「前菜」,更多的「硬菜」还在后面。
其中就包括从车库任意上下车点到车位的Public-AVP功能以及不同停车场之间穿梭停车的 Urban-AVP功能。
对应的这两个功能,实现起来的难度会更大,而且涉及的是停车场端的高精地图采集以及场端的一些基础设施的改造。
这两项功能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从一个停车场、一座城市逐步推进。
3、为什么是百度和威马,打响了 AVP 量产第一枪?
百度和威马的合作由来已久。
第一个层面是,两者的资本纽带。
沈晖曾表示:「百度是威马汽车发展过程中最早一批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者。」
在威马汽车的 B 轮、C 轮以及 D 轮融资中,百度不断加码,如今已经是威马汽车最大的外部股东。
资本牵线,百度和威马也在技术上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还是 AVP 系统层面,百度都是威马重要的智能化技术供应商。
2019 年 CES 期间,百度与威马宣布共同组建「威马& Apollo 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双方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应用于威马量产车型中,计划于 2021 年投产。
此次威马 W6 上的 AVP 自主泊车系统量产,就是此前合作的落地成果。
威马有志于做「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推动车载智能化技术为普通大众所用,而不仅仅是富人的玩具;百度则是要打造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成为车企智能化的最佳盟友。
两者的目标高度契合,也是双方紧密合作至今的基础。
当然,威马选择百度这一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不像其他造车势力大包大揽进行全栈自研,也无形中构筑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百度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巨量资金和时间,技术成果也已经得到了实战的验证,而且也被证明有能力为车企客户提供成熟的产品和服务。
威马能在量产车上率先实现 AVP 的落地,就是这一竞争优势的体现。
如果把视角从 AVP 放眼到整个自动驾驶领域,某种意义上,选择开放技术平台要比全栈自研来得更具性价比。
首先,选择开放技术平台缩减了车企自动驾驶软件的自研成本,这一成本的量级将达到百亿级人民币,而这些成本要摊销到车型销量上,起码是百万台级别。
其次,在高额的资金投入之外,自动驾驶软件还需要很长的开发周期,业内一般认为一家企业要形成从研发能力到产品化输出能力的完整闭环,至少需要 6 年时间。
而且现实情况是,巨额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换回来的不一定就是可用的技术成果,也有流于平庸甚至是失败的风险。
正如李震宇在开放日现场谈到的:「是否自研并不是关键,对于整车厂而言,更重要的是做好创新集成,这也是更具经济回报的做法。」
除此之外,平台方在打造自动驾驶生态方面是有专长的。以 AVP 场景应用为例,百度作为平台方已经完成了包括商场、停车场运营商等伙伴的生态布局,车企不再需要一一对接这些停车场,就能实现 AVP 的落地,平台赋能加速技术上车。
威马正是因为搭上了百度这趟自动驾驶高速列车,才能如此快速实现 AVP 的量产上车。
对于百度而言,持续的开放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百度也能在有限的时间窗口期帮助这些车企客户实现产品的智能化。
除了威马之外,广汽、长城以及现代汽车等车企已经确定将与百度展开合作,后续也将推出具备 AVP 自主泊车功能的量产车型。
3、双线并进,百度 Apollo对外开放,百度汽车也正在路上
随着搭载百度 AVP 技术的威马 W6 车型的量产下线,百度和威马的合作继续加深。
AVP 量产仅仅是双方合作长跑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绩,未来二者的合作还有更大的空间。
2020 年末,百度推出了基于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降维打造的 ANP 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利用纯视觉方案实现量产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其使用场景覆盖高速路、快速路以及城市道路,可以在城市场景下进行红绿灯识别、环岛绕行以及无保护左转这些高阶自动驾驶操作。
这一系统已经确定要在威马 W6 车型上进行搭载,后续会通过 OTA 在该款车型上落地。
有了 AVP 和 ANP 加持,威马在激烈的智能电动汽车竞争中,又多了两个重要的筹码。
百度的目标是在未来 5 年,实现AVP和ANP系统在100 万辆车型上的前装搭载。
仅仅做智能汽车的赋能者已经无法满足百度的野心,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在今年也宣布开启了造车的征程,与吉利控股组建合资公司,新公司将主导打造自己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百度之所以选择自己造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实现从智能化技术研发到整车制造的端到端的整合。
为了快速地追求极致的创新,百度通过自己造车,就能将从技术研发到整车制造的整个流程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出智能汽车的标杆产品。
当然,对于外界质疑的百度自己造车是否会影响百度 Apollo 平台和其他车企的合作,百度也给了明确的表态:
新的造车公司将独立于百度母公司独立运营,面向 C 端市场生产制造私家车;Apollo 坚持开放平台路线,为车企客户提供汽车智能化产品和技术。
可以这样说,百度 Apollo 开放平台和百度新的造车公司是百度为杀入智能汽车产业链的「两杆枪」,一方面百度是供应商,另一方面百度也是整车厂。
而且,这两个角色可以互相支持。
作为整车厂的百度可以验证 Apollo 平台研发的智能化技术,而作为供应商的百度则可以为百度汽车提供先进的技术。
这就像是微软既做 Windows 系统,又亲自打造了 Surface 电脑,既做开放平台,又做终端硬件,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内部认为:百度造车公司与 Apollo 平台,都是布局智能出行大赛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对于百度来说,这两条路线,每一条都是荆棘丛生,每一条都意味着巨大的资本、人才以及各种其他资源的投入。
在 Apollo 平台这条线上,百度已经走过了探索期,如今已经开启了商业化的进程。另外,Robotaxi 的商业运营背后也有庞大的市场,只是现在还在早期萌芽阶段。
而在造车这条线上,百度才刚刚开始,百亿级别人民币资金、上千人研发团队的投入必不可少,百度到底会为我们造一辆怎样的车,仍是未知数。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整合端到端的能力,形成从智能化技术研发到整车制造的闭环,将为其带来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是否能转化为胜势,就看百度的内功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3689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