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总裁助理蔡宾公开表示:“上汽在深耕中西部市场的基础上,郑州有望成为拓展欧洲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基地,并且现在集团布局的思路会更考虑将来的海外战略,贴近销售大省。”
看到这里产生两个疑问:为什么把郑州当做深耕中西部市场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基地,郑州的战略地位为何被拔得如此高?
首先,郑州在上汽集团的销售版图里本来就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整体的情况。
就2019年的销量情况来看,上汽集团旗下车企在郑州的乘用车销量占比27.37%,这个占比已经很高了。
但是对比郑州乘用车中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个比例相差了好几个点,2019年销量不到1.85万辆,目前市场占比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成长的空间大。
对比两个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整个新能源市场还有比较大的空间,这个是相较于燃油车市场而言的。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上汽集团在郑州的销量基本上维持在15万辆左右,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新能源汽车变动比较大,而且体量比较大的上汽大众已经加速电动化了,这个市场也才刚刚起步,所以成长空间比较大。
另外,单就郑州的情况来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其所在的河南省,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抽调情况来看,是中国农村常住人口最大的省份,高达4638万人。
这意味这什么?
从概率来说,郑州是除海口、昆明、成都、太原四个指定下乡活动之外A00级车型投放的好标的城市,或者准确来说,就算不是郑州这个省会城市成功概率最高,周边农村地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把主力集中在郑州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所以就这个市场应该是上汽的优势,而且根据上汽通用五菱的说法,微型车在整个河南地区的市占率基本上达到了60%,这个数字感觉都高得有点不真实了。不过还是说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这是上汽看中郑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除了微型车这个市场,其他市场也是有潜力的,至少从政策引导的方向上来看,是这样的。
郑州交通运输局2019年9月底就有文件明确提出,从该年10月1日起,郑州市区新增网约车和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停止使用燃油、燃气等其他类型车辆,必须使用行业官方网站公示的新能源纯电动车辆。
根据郑州之前发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计划,2020年规划的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要达到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规划10万辆,这些指标交给了宇通客车、少林客车等客车企业。
另外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指标留给了上汽乘用车、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还有奄奄一息的海马汽车。
不过目前最有希望快速对这个市场产生影响的应该是上汽乘用车吧,上汽乘用车总投资55亿元的郑州基地二期项目也已启动建设,预计明年完成整体投产,一期53亿元的项目目前已累计生产整车超过60万辆。
除了对新能源汽车产量的规划,郑州还要求核心零部件企业具有与整车同步开发和模块化供应能力,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目前,郑州现在除了抓紧时间引进零部件企业,还在引进新旧造车势力的项目,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所以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利好政策会出现,这是政策方面郑州给上汽的信心。
不过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州弥补了上汽在中西部布局不足的一个缺陷。上汽前期的布局基本上都是沿江和沿海的思路,偏中西部的目前只有重庆和郑州,先有产能布局上汽才能完深耕中西部的愿望。
而且蔡宾称,郑州有望成为拓展欧洲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基地。我们先不考虑地理上的难度,光从欧洲这个市场来说,就其推新能源汽车的激进政策,以及对电池产业的投资扩张速度来看,抓紧时间布局绝对是有肉吃的。
所以无论是从市场空间、政策导向、地理位置以及欧洲市场发展新能源的决心,上汽貌似没理由不看好郑州。
但是怎么借助郑州发展中西部市场呢?
上汽通用五菱的目前的动作是,在河南成立单独的新能源团队,针对产品和用户调研造车,目前的产品重点放在了宏光MINI EV;上汽大通的重点则放在了轻客市场;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针对性推出优惠购车方案;上汽大众目前则是出新并且回馈老客户,上汽乘用车现在应该忙着扩充产能。
至于以后,上汽整个中西部乃至海外市场能发展到哪个份上,还是得靠产品的市场表现来说话,目前要走好的是郑州这个市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NE时代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22575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