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固态电池量产局:安瓦在前 奇瑞在后

固态电池量产局:安瓦在前 奇瑞在后

据大皖新闻18日消息,芜湖经济开发区一公司GWh固态电池产线最后一套关键工序生产装备已进入厂区,全面冲刺量产。

安瓦新能源工作人员展示固态电池产品

该公司,正是奇瑞新能源持股公司——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01.

第一代固态电池:工序缩减至5步 固定资产投入减少30%

安瓦新能源总经理高立新表示,此次到厂的固态电池制造装备,是全球首套固态电池正负极电芯自动涂布、正极、隔膜、负极自动对齐复合、电芯动态脉冲热封、视觉检测,激光分切,自动叠片功能集于一体的设备。

相较于液态锂电池生产工序,涵盖匀浆、涂布、烘烤、压实、分条、模切、堆叠、封装、干燥、注液和化成等11个主要步骤。高立新表示,公司第一代固态电池的生产工序由传统的11步缩短至5步,去掉了烘烤、压实、分条、模切、干燥、注液等环节,使得固定资产投入减少30%、制造能耗节省20%。

在安瓦新能源2021年公示的芜湖市经开区《5GWh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中,披露了其半固态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因为采用叠片工艺,烘烤、分条、模切、干燥等步骤顺序有所变化,同时,随着半固态电解质的应用,注液环节取消,归拢到合浆流程。

整个极片制作过程主要有分切、粉体烘干、匀浆、涂布五大步骤,电芯装配包含单元叠片/塑封、堆叠/极耳焊接、入袋/封边,最后电芯经过化成、排气、二次封装、高温老化、分容、检验,才算最终制备完成。

5GWh半固态电池生产流程(软包)

如果从制备工艺来看,相较于已经公布的5GWh半固态电池产线,安瓦新能源一代固态电池产线应该更加简化。正如高立新所言,自动化、高度简化应该是该产线的主要特点所在。

据其介绍,该公司即将量产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280Wh/kg;2025年计划推出第二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2027年将推出第三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可应用于汽车、低空经济、储能等多领域。

目前,该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建成后设备总长约35米、宽约9米、高约7.5米,设计生产效率最高200PPM,产能1.25GWh。

随着该产线的落地,芜湖首款固态电池产品即将问世。安瓦新能源,也将奇瑞在固态电池上的布局往前推了一步。

02.

安瓦新能源:奇瑞电池局的重要一环

资料显示,安瓦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6月8日,公司位于安徽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公司管理层以及在股权层面与奇瑞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是管理层,董事兼总经理胡立新为奇瑞体系高层,先后在奇瑞股份担任总经理助理、奇瑞新能源任董事、总经理;董事之一曾祥兵为奇瑞集团技术主任,奇瑞集团持股公司得壹能源总经理。

资料来源:企查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层名单

其次在股权关系上,奇瑞新能源目前持有安瓦新能源9.89%股份,2021年在注册资本中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至今已认缴出资近6000万元。

此外,安瓦新能源两名董事来自国轩高科,方昕宇为国轩控股集团总裁,李晨为国轩高科持股1.59%股东和国轩高科美洲业务总裁,国轩高科亦持有其5.8967%股份。

股东名单中,除了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地政府背景资本的参与。有一家为日本汽车技术公司——AZAPA株式会社,通过阿泽巴新能源汽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4725%;泰国能源公司GPSC、美国固态电池公司24M Technologies分别持股9.07%、6.41%。

安瓦新能源曾在《5GWh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中表示,其技术来源于美国半固态电池公司24M(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蒋业明于2010年创立),双方将合作进行新一代半固态动力电池的开发。并且早在2020年11月23日,安瓦新能源成立之初,即与24M科技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

结合专利信息来看,安瓦新能源在固态电池相关方面的技术布局主要集中在制备层面,包括极片制样、卷材上料、半固态浆料挤压、涂布、软包锂电池注氦等装置,均与制备过程相关,暂未有固态电解质相关布局。

所以在产业化过程中,安瓦新能源在电解质层面的技术输入可能主要来源于24M。与此同时,奇瑞新能源、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加入,未来也会有其它部分相关技术转化,协同落地固态电池相关产品。

安瓦新能源,也只是奇瑞动力电池布局中的一环。

03.

奇瑞也想造电池

在未公开鲲鹏电池之前,可能很多局外人都不知道奇瑞有自己造电池的想法。

但无论是电芯还是PACK,奇瑞其实都有涉足。

早在2022年3月份,奇瑞股份子公司芜湖埃科泰克联合枞阳恒越、芜湖震用成立电池公司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枞阳建设5GWh一期项目和规划17GWh二期项目。

PACK层面,奇瑞子公司在2024年4月成立安徽奇达动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布局电池系统。

除此之外,奇瑞还与宁德时代、弗迪动力、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建立合作。

在车企普遍对核心部件缺乏安全感的当下,奇瑞通过建厂、外部供应、部分技术自研等一系列的摸索,逐渐也勾勒出动力电池产品的发展蓝图,借由鲲鹏电池品牌具象化。

鲲鹏电池品牌涵盖磷酸铁锂、方形/大圆柱三元三大品类,通过低成本的方形磷酸铁锂覆盖续航600km以下的纯电车型、200km以下插混和增程车型,方形三元能量密度更高,可达800km续航,大圆柱产品则满足更高续航车型需求,2026年计划上车的固态电池则规划覆盖1500km以上车型。

围绕着快充、续航、寿命、安全等四大指标,奇瑞鲲鹏电池产品已初具模型。结合其在电解液、新材料上的实验、制造上的把控,以及发布独立的电池品牌,很明显,奇瑞不仅要自研、更要自制电芯。

只是,资源要如何配置,固态和液态电池又如何权衡,时间还来不来得及,都是问题。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NE时代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5490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1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NE时代

为新能源时代而生的汽车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旗下微信公众号:NE时代新能源、智车引擎

  • 676
    文章
  • 28571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