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国家部委领导、企业集团高层等共计700余位国内外嘉宾围绕主题“供给侧改革 新动力重塑”进行研讨,共同为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筑梦领航、谋篇布局。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支柱行业,受到论坛研讨的高度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在演讲中表示,新能源汽车虽然近些年增速很快,短时间内各方面资本大量聚集,目前存在低水平建设等问题。
吴卫指出:“根据初步统计,我们现在汽车企业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就有200多家,包括乘用车、客车、专用车领域,但是整体上产品质量、安全性、核心技术突出的不多,一般化的或者低水平的产品还比较泛滥。在累计获得生产许可4000多个新能源车型当中,实际上能够投产的车型在1/4左右,很多产品的市场成熟度和竞争力并不强。动力电池方面,有大概两三百家动力电池企业和系统供应商,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形成有技术创新、质量和安全性能比较稳定的企业也不是很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
为了有效防范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管理和调控方式上更多采用综合性措施,包括政策引导、信息预警、标准法规、市场监管和退出机制等,防范产能过剩的风险。
关于新能源汽车准入方面,吴卫表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乘用车的企业建设还是严格执行2015年颁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的管理规定,逐步提高准入条件,来防范新能源汽车领域低水平的盲目发展,使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培育出优势企业来做大做强。
另外要加强制度的创新,建立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完善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在为今后长效法制化建设做共同的努力。2017年中国将建立碳排放的交易体系,为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法制化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借鉴美国加州在零排放法案的实施经验,充分利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制度,来落实基于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具体措施。
吴卫表示,汽车产业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战略的高度上加强引导。到2030年,希望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大致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的内涵。
一、产业本身的竞争力应该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产业创新、技术的水平,还有国际化能够达到更强的竞争水平。
二、产业的生态体系得到优化升级,绿色化、智能化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更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能够基本建立。
三、实现汽车文明和谐的汽车社会是更系统的目标,通过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建设,同时汽车社会的治理和产业管理的法制化体系,能够健全,而且得到有效的实施,汽车生产贯穿到汽车产品研发制造到使用,特别是跟人车、社会全面发展,希望通过战略引导不断推进重要理念,就是从汽车产业本身的实际发展,促进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杜俊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45437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