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沪上夜话新能源: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

沪上夜话新能源: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

4月21日,时值2015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当天,第一电动网举办了主题为“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的沪上夜话小型沙龙活动,来自江淮奇瑞的等主流车企的高管一致认为,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三大技术变革同时发生,预示汽车市场的超稳定结构已经被打破,互联网公司全面进入汽车产业正在变成现实。2016未来汽车开发者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沪上夜话新能源: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

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文、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副总经理孙卫健、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出席了本次沙龙。

第一电动网在沙龙发布的《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报告认为,互联网企业凭借资本的力量整合产业链资源,以用户为核心,大胆应用最新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并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抢得用户,建立平台,再借助渠道获取增值服务收入。同时,汽车由功能机向智能机发展的趋势已经出现,车机屏作为车内主要智能终端模式的延伸,将成为兵家必争之第四屏。

沪上夜话新能源:重新定义汽车——进展与方向

以下为报告简版全文:

近期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新闻不断:国际上,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已准备多年;国内,BAT三强都开始布局,还有乐视、易到、易车等新锐公司加入。

类似抢入平板、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产业的逻辑,他们讲的故事是:凭借资本的力量整合产业链资源,以用户为核心,大胆应用最新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并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抢得用户,建立平台,再借助渠道获取增值服务收入。他们认为这一模式可以在汽车行业重演。

尽管“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三个技术趋势,已被汽车企业广泛接受,但是,互联网公司对趋势的理解不同,会以一种新的商业逻辑快速实现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从而与传统汽车产业形成明显区隔。

一切故事在变成现实之前似乎都是那么荒诞。我们认为,互联网公司主导的“重新定义汽车”浪潮,不仅仅是故事,它正在变成现实。我们高度关注,它可能给汽车产业带来哪些挑战和启示。

目标:争夺入口,建立生态

电脑、手机、电视互联网化之后,汽车是下一个。当前,汽车由功能机向智能机发展的趋势已经出现,车机屏作为车内主要智能终端模式的延伸,将成为兵家必争之第四屏。

互联网企业抢夺第四屏,其战略目标是争夺流量入口,并基于这个独特的流量入口建立业务生态。

其基本路径是:从智能车载系统切入,先接管驾驶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广泛集成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技术成果,采用集成化设计、大规模代工及颠覆性商业模式等手段,借助当前的政策红利,快速推出智能化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后,全面接管汽车,彻底解放驾驶者,完成业务生态的建设。

第一步 抢夺入口——智能车载系统

苹果Carplay

谷歌Andorid Auto

微软Windows in car

百度CarNet

阿里云OS

乐视EUI

HTC CELLO

……

原有定义:汽车产业定义的“智能车载系统”是指一个具有完备逻辑体系,可以利用硬件和软件的基础条件,进行基础演算并自动获取信息,将其加以应用的系统。

其目的是让驾驶者获得简单而轻松的操作程序:通过按钮或触控的方式运行某一项软件或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人与机器的沟通。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车载互联系统有:宝马的iDrive、奔驰的COMAND、奥迪的MMI、通用的安吉星、丰田的G-Book系统、上汽的inkaNet和比亚迪云服务等。

现状: 现有的车载系统虽然具备一定功能,但无论是运行速度、便利性、友好度方面都无法与手机或平板操作系统相比拟。另外,由于整个产业并未形成标准,不同的车载系统相互独立,并不通用。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宝马车主,就只能用iDrive系统,即便这个系统没有你想用的功能或者体验不好,也不能用换成其他系统。

变化:互联网公司对车载系统有新的定义:以语音操控为核心实现人机互动,全面对接已经发展成熟的手机操作系统,记录车辆数据、实现车辆的互联,进而推动车辆成为下一代移动入口。

与汽车公司基于车辆的性能提升来设计车载系统不同,互联网公司关心的重点是用户——如何快速获得极大的装机量和使用率,因此,其研发的重点也有所不同:语音、算法、互联,其研发和推广进度将极大超越汽车企业的节奏。

预计未来五年,智能车载系统会像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有两三家脱颖而出,快速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苹果和谷歌是最有可能的备选。

1、苹果CarPlay:让iPhone 变成一个先进的汽车遥控器

1-1、发展

2013年,苹果宣布向汽车领域进军,宣布 iOS in the Car计划。

2014年,苹果正式将 iOS in the Car 更名为 CarPlay。

2014年3月,苹果合作伙伴奔驰、法拉利、宝马等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搭载CarPlay的新车型

2014年3月,苹果发布iOS 7.1正式版,支持链接智能车载系统CarPlay

1-2、功能

CarPlay是苹果研发的一套源于iOS平台的车载系统,将用户的iOS设备与车上的行车系统、仪表盘无缝衔接。CarPlay系统核心是苹果的语音控制系统Siri,通过语音控制在车中实现通话、短信、音乐、导航等应用。该系统与iPhone配套使用,将iPhone手机的绝大部分基础功能,通过汽车的控制面板来使用。

1-3、应用

2015年3月,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 CarPlay车载操作系统将会登陆超过40款不同车型,未来所有的主要汽车品牌都将会用上CarPlay车载操作。

已经表示将支持CarPlay的车商包括大众集团(奥迪、西亚特、斯柯达),宝马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阿巴斯、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道奇、菲亚特、Jeep以及法拉利),雷诺,马自达。现代、福特、日产、本田、铃木、三菱、沃尔沃等。另外还有车型品牌丰田、雪佛兰、欧宝、雪铁龙、标致等。

2、谷歌Android Auto:专为汽车所设计的Android应用

2-1、发展

2014年6月,谷歌首次公开Android Auto汽车应用,此后一直处于测试和优化状态。

2014年11月,谷歌开放了Android Auto的API,让开发者为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客户定制化体验。

2015年3月20日,谷歌正式发布测试和优化半年多的智能汽车应用Android Auto。

2-2、功能

Android Auto应用将Google Now和Google Maps等服务整合到用户汽车的仪表盘中,支持语音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方式来设定提示、控制音乐和查看上班时间等功能。中控显示的方式就像Google Now的卡片。车载系统的所有内容都来自手机,与汽车方向盘按钮兼容。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谷歌地图,并通过语音进行搜索及导航,与手机使用体验一致。当有新消息送达时,会自动语音播报,而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回复。加上Gmail,Youtube等大量软件支持为车主提供个性化服务,Android Auto通过将手机与车辆相连,从而实现一体化智能操作。

但Android Auto应用目前还只能与名为“Pioneer”仪表盘的硬件协同工作,这款硬件在发布之初曾引发了业界的一些困惑,因为早期购买Pioneer的用户在没有Android Wear协同应用的支持下还无法使用这样的装备。谷歌表示,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的类Pioneer的辅助硬件。

目前,Android Auto汽车应用只应用于Android 5.0和更高级Android的操作系统。不过,如果用户希望在自己的汽车内安装Google Now等软件,或者已经拥有相匹配的硬件,那么就可以直接到Play Store商店中下载这款应用。

与苹果不同,谷歌的成功是基于数据的积累,由于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极高的分析使用价值,可以说谷歌掌握着每一个人的兴趣点。同时,基于强大的技术和资本支持,谷歌在云端的服务器能够为不同软件带来极大的支持,比如谷歌地图,比如街景,这些海量数据一旦复制到车载系统上,将进一步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或许未来你只是在家搜索海底捞三个字,相关路线信息、车位情况、预约定位等信息都已经甩到Android Auto上,只需确认就全部OK了。

2-3、应用

2014年成立的谷歌开放式汽车(OAA)联盟,前期吸引了通用、本田、奥迪、现代四家车企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联盟成员已经扩大到40余家,其中包括沃尔沃、大众、欧宝、斯柯达、克莱斯勒、Jeep、雪佛兰、英菲尼迪、宾利、现代、日产、丰田、铃木、奥迪、本田、三菱、斯巴鲁、福特、马自达、菲亚特、玛莎拉蒂、西雅特、路特斯、起亚、道奇和雷诺等,这其中还有三星、德尔福等IT供应商。

第二步 重新定义硬件——智能电动汽车

苹果:TiTan正式立项,预计2020年量产

乐视:与北汽合作超级汽车,2016年量产

易车(腾讯):秘密研发,2016年量产

易道:与奇瑞合作,2016年量产

腾讯:与富士康联手,2016年量产

……

小米手机的巨大成功,给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启示是,硬件可以变成入口。

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三大技术变革同时发生,使得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制造的门槛大为降低。

如果说操作系统的争夺,中国企业机会不大,那么在硬件领域,中国互联网公司自认为机会很大。

通过硬件的渗透,来推动操作系统的渗透,这是它们当前可能的考虑。另一个考虑是,通过多个领域的硬件布局,覆盖多个使用场景,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用户生态。

他们的法宝有三样:集成化设计、大规模代工、创新商业模式(免费或低价)

1、集成化设计

特斯拉横空出世,其集成化设计思路给业界极大启发。在底盘及动力系统集成、车载电子系统集成、整车轻量化集成三方面,均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1-1、底盘及动力系统集成

Model S实现了电池、电机、电控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底盘,而Model S P85D更进一步实现了四轮驱动。

目前这一设计思路,已被国内企业广泛学习和吸收,江淮、奇瑞、北汽等新一代产品,体现出了这种方向。

1-2、 车载电子系统集成

Model S中控台一块17英寸多点触控液晶屏令人印象深刻,几乎所有的行车功能皆能透过该具屏幕完成。触摸屏、数字化组合仪表和方向盘按键,无缝集成了多媒体、导航、通信、驾驶室控制系统和车辆数据。

触摸屏通过免费的3G模块即时连接互联网,它的背后是一个开放的Linux应用平台,地图、语音识别等各种各样的丰富程序都已构建在这个平台上。

虽然之前无数的汽车公司试图使用这种设计,但真正将其投入大规模量产并获得好评的,特斯拉应该算第一个。这主要得益于几位创始人的IT背景,对网络时代的人机交互界面和用户体验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下一步的重点在语音控制,通过语音实现人机互动。如果语音控制的体验解决了,智能化车载系统的普及将大大提速。今年我们将看到国内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成果。

1-3、整车轻量化集成

特斯拉Model S车身金属部分,97%使用铝合金。但宝马i3更胜一筹,碳纤维一体化车身。从趋势上看,宝马的选择,将成为行业的新标准。

2、大规模代工

当前,互联网公司对汽车设计和生产的渗透深度不足,兼之我国汽车生产资质限制,所以通过代工来学习和了解是合理的选择。下一步,在取得合法生产资质后,互联网公司会通过深度定义产品(含供应链)的方式,来选择大规模代工合作伙伴。富士康值得关注。

2005年,富士康收购台湾安泰电业后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业务主要涉及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分别由安泰电业及锂科科技两家公司主导。作为世界“第一代工厂”,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是特斯拉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代工的配件达106个。10年来,富士康及鸿海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了大量的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知识产权。

富士康“平台”的模式概括为,就是客户到富士康看样品,然后下订单,富士康设计生产和供应。本质上和目前的3C模式有更高程度的提升。这种做法将拓宽富士康的渠道,任何一家造车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其客户。

除了云端网络智能化,富士康将花更多的投资做电动化零配件配套。富士康在台湾有12个研发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研发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富士康汽车的未来就像一个电动车零部件“超市”,整车企业都可以去挑选需要的关键零组件。按照这一思路,郭台铭在秘密研发了电动车大部分核心部件,包括轻量化技术。

3、创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公司将硬件作为内容载体和入口,而非利润来源,因此愿意低价、甚至负价来推广硬件,然后通过随后的服务、内容、流量获得收益。另外,集成化设计和大规模代工,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两倍性能,一半价格”,这一幕有可能在电动汽车市场再现。

互联网公司不会把汽车销售本身当作利润直接来源,或主要来源。通过颠覆性的商业模式锁定用户后,他们会把汽车互联网生态圈的价值逐渐释放出来:涉及客户引导、汽车金融、创新保险形式、车载娱乐、汽车工况信息监控、维修保养等服务,从而获得盈利。

从宣称的时间表上看,2016年是互联网公司造车的元年。网上直销以及分时租赁这两种模式,会是他们的发力点。到2020年icar面世,生产制造的变革趋势会变得明朗。

第三步 接管汽车——自动驾驶

谷歌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量产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2016年量产

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2016年量产

……

原有定义:汽车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已有数十年历史,其核心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由6个子系统组成:


  • 停车辅助系统(Park-assist System, PA)
  • 夜视系统(Night-vision System,NV)
  • 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
  • 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
  • 盲点侦测系统(Blind-spot Detection,BSD)
  • 自适性车距控制巡航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


各个子系统有其特定用途,但基本作动原理相去不远,主要是通过车用雷达、传感器等收集信息,再由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信息分析处理,进而输出讯号,让车辆进行对应的动作。

现状:未来五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年复合成长率为30.1%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根据Frost & Sullivan统计,欧洲2012年总计共装载1314万套先进驾驶辅助系统,2013年成长30.9%至1719万套,预估到2019年将有8190万套的规模,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0.1%。

第一电动网新闻图片

变化:在谷歌看来,汽车企业提出的“辅助驾驶系统”过于保守,“自动驾驶系统”才是对驾驶者真正的解放。基于车联网(操作系统)、传感器、人工智能三项技术应用,结合谷歌覆盖全球的数据系统,2020年将要量产的谷歌汽车没有方向盘,为此已经完成了大量的路测工作。

谷歌

2009年,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雏形曝光。

2010年10月,正式宣布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2011年10月,在内华达州和加州的莫哈韦沙漠作为试验场对汽车进行测试。

2012年4月,宣布自动驾驶汽车已路测20万公里,并申请和获得了多项专利。

2014年12月,正式推出首辆完整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样车。

没有方向盘、油门及刹车踏板和换挡装置,完全通过软件和传感器进行自动驾驶。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正在向无需人为干预的全自动方向发展。新推出的完整样车与早期样车看上去外观相似,简洁小巧,仅能容纳两名乘客。

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是用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并通过一个详尽的地图(通过有人驾驶汽车采集的地图)对前方的道路进行导航。这一切都通过谷歌的数据中心来实现,谷歌的数据中心能处理汽车收集的有关周围地形的大量信息。就这点而言,自动驾驶汽车相当于谷歌数据中心的遥控汽车或者智能汽车.。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之一。

百度

2014年7月,百度启动“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

2015年3月,李彦宏对外透露百度与第三方汽车制造商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将于年内推出。李彦宏称,百度自己并不生产汽车,而是会联合第三方车厂,目前并未公布合作伙伴。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可自动识别交通指示牌和行车信息,具备雷达、相机、全球卫星导航等电子设施,并安装同步传感器。车主只要向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汽车即可自动行驶,前往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会通过传感设备上传路况信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实时定位分析,从而判断行驶方向和速度。百度方面证实,百度已经将视觉、听觉等识别技术应用在“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系统研发中,负责该项目的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则仍处于秘密开发阶段,主要分三个模块——感知环境、完成任务和控制指令: 第一部分感知环境,通过传感器去感知车驾驶环境,包括车道线、交通标志、静态和动态环境,及周围行人和车辆。第二部分完成任务是指根据汽车需要完成的任务,如用户想回家或是想去办公室,汽车会根据当前的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来制定下一步的决策。第三部分是控制指令,是把决策转换成实际对车控制指令,如一个油门、一个刹车命令。百度目前主攻的是对于环境数据的感知。

小结

综上而言,互联网公司全面进入汽车产业正在变成现实。在传统汽车人看来,他们没有产业积淀、缺乏技术准备、毫无制造经验,甚至夸夸其谈——这的确是事实,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结构中,这些都是致命的短板。

但是,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三大技术变革同时发生,预示汽车市场的超稳定结构已经被打破。我们要研判的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怎样思考、怎样行动,才是合理的。

当前的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机遇。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认为自己会更有机会?

首先因为轻。轻资产、零包袱,新起炉灶,完全拿来主义,集成最新最好的技术。

其次因为快。极端重视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及服务。

最后因为狠。不以制造盈利,颠覆已有规则。

我们认为,有资本市场以全新的估值模型做支撑,互联网公司凭借以上三个独特的优势,可以整合全球最优秀的要素(人才、技术、政策)为己所用,未来十年,变革的大潮将难以避免。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4083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