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的两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无疑仍然会成为今年与汽车有关话题最大的亮点,占据汽车方面内容的最大份量。在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气候问题,中国必将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部署,新能源汽车重任在肩,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会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是国家的战略机遇、车企的商业机会,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风生水起。两会热点:201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超550万辆。
紧盯策画饼充饥新能源整车产能规划急剧膨胀
根据相关信息,国家层面的《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做了规划,前者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要达到100万辆,后者是201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以上。笔者根据收集到的各地方或车企规划动态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全国已规划新能源汽车产能已超550万辆。两相比较,全国新能源汽车规划明显小于各省规划之和。同样,各地也普遍存在省级产能规划低于所辖城市的规划之和的现象。如《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只规划了6万辆的产能,而绍兴就规划了45万辆,金华也要10.5万辆。根据印发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广东电动汽车规划产能只有20万辆,单单珠海银通公司就要建成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如再加上这部分溢出的产能,全国规划产能远超600万辆。除了绍兴、珠海以外,产能规划比较大的城市还有北京市75万辆,唐山、合肥各为50万辆,长沙30万辆,长春、武汉、襄阳各20万辆。
很多城市设计比较大的产能,是瞄准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扶持策。有消息说,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初步考虑拿出1000亿元财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其中200亿用于推广支持。按照现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享受策的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组能量不低于15千瓦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组能量不低于1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池的补贴为3000元,结合各自补贴上限标准,纯电动乘用车一般可补贴4.5万元-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可补贴3万元-5万元。但是不用说达到500万辆产能,只要年销售100万辆符合规定的新能源汽车,中央府就要每年拿出四五百亿补贴资金,好象不太现实,因为如上述五年总共才拟安排200亿。真要达到如此规模,国家补贴策自然就会淡出,应该说产能规模上升和补贴标准降低是一个长期互动的过程,相应激励效果大为减弱,产能规模上升趋势得到抑制。
电动为主同盟攻坚新能源汽车技术尚需突破
国家的财补助资金投向直接引导了新能源汽车整车的技术方向。各省市均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其他类型混合动力汽车为辅,四川、新疆等富气省区也提出要发展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吉利拟在山西发展甲醇汽车。上海和福建还提出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福建还有发展太阳能汽车的设想。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涉及技术、市场、策等诸多方面,需要产学研联合攻关,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配合,车企和府共同推进。联盟无非就是一个好的形式,去年16家央企已经成立了联盟,北京、天津、吉林、河南和浙江永康都已经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将紧密围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戮力同心,实现联合突破。”十二五”期间,其他省份也将陆续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黑龙江省的联盟名称比较特殊,名为”高纬度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看样子要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寻找自己战略优势的蓝海。
与产业联盟相并行,企互动趋势也在不断增强。各大城市均希望靠大做强,积极争取各大车企在本市发展新能源汽车,广东韶关市鼓励、支持深圳比亚迪公司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十堰则是争取东风公司在当地发展各种新能源汽车。
未来五年,虽然各界期望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电池成本,能够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上升下降一半。但是相关投资主体是否愿意真金白银往里面先期投入,以支持产能规模快速上升,能否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尚是未知数。
配套先行示范推广行在路上才算真发展
”十二五”时期,为满足电动汽车发展需要,各地充换电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北京市计划建设换电站、充电站、配送站、电池集中充电站等466座,建设充电桩4.2万个,购置各类车型电池组5.6万组。江浙一带的无锡、宜兴、宁波北仑也都提出要继续加强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大潮还呈现一个新趋势,即由京津沪渝等直辖市和东南沿海城市向西、向北扩展到全国各地。河南拟建设充(换)电站220座。重庆规划建设30座充电站和1055台充电桩,主城区范围形成较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四川、陕西、青海等西部省份都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相关设施,一些省份还提出要加快天然气充气设施建设。中国最北的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都在大规模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漠河县、加格达奇区、塔河县、呼玛县已经建有1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未来五年,我国将在目前20个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也将大幅提高,到2015年,北京电动汽车总数将达到7.1万辆,杭州新能源汽车达到2万辆,济南推广电动汽车1万辆以上。上海则要在明年就要推广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广州除增加新能源公交专线外,还准备组建成纯电动汽车出租车队和混合动力汽车出租车队。四川省引进1000多辆电动公交车,占2015年新增公交车的10%。海南省的推广目标最为到位,提出海口市、三亚市公交车、出租车要基本普及新能源汽车。
各地”十二五”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和思路:
以下规划目标除注明年份外,均指到2015年。
北京市:规划产能46万辆。主要依托北汽和长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主要有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30万辆。北汽方面有15万辆,车型包括迷迪电动车,C70、C30等北京牌纯电动轿车。中大燕京新建1万辆新能源客车基地。
天津市:规划产能未知。一汽夏利至少投资3.5亿元推进电动乘用车量产,车型以自主研发2011款威姿V1平台为基础,并衍生出三厢车型。背靠仰融的天津正道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书》,项目总投资约300 亿元,依然悬念重重。
河北省:规划产能53万辆。推进长城汽车、石家庄双环、河北长安和秦皇岛金程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支持唐山在曹妃甸建设20平方公里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推进海天电动汽车、曹妃甸锂源电动车动力总成和上汽唐山曹妃甸绿色能源汽车三大项目。
山西省:规划产能10万辆,主要指吉利在山西晋中市投资甲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车项目。
吉林省:规划产能20万辆。一汽要重点突破60项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长春高新区投资150亿元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项目,成立三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打造大中型新能源公共用汽车、小型纯电动汽车等两大类整车产品,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目标500亿元。
黑龙江省:规划产能1万辆。推进建设齐齐哈尔龙华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专用发动机、电机、电池、控制系统、专用零部件、电动汽车充电站及配电系统等。
上海市:规划产能30万辆,2012年先达到10万辆。着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致力于成为我国技术领先、产业集聚、应用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主要车型将在推出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后,在2012年投产能节油50%的荣威550强混混合动力轿车及纯电动车。
江苏省:规划产能4.5万辆。南京市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等设计与制造技术,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配件产业基地。
浙江省:规划产能5万辆。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以及配套的动力、制动、转向、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产品。重点项目有浙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动大巴动力系统生产项目。
安徽省:规划产能50万辆。实施《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建设合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福建省:规划产能5万辆,全省自主品牌新能源客车销售占总销售量5%以上。加快推进闽台电动汽车合作,发展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
江西省:南昌规划产能3万辆,其中出口纯电动微型轿车5000辆,2012年先期达到1万辆。
山东省:规划产能30万辆,其中日照10万辆。威海要推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和配套能力建设取得突破。
河南省:规划产能25万辆。实施《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郑州日产5万辆电动汽车、少林客车1万辆新能源系列汽车项目,宇通4000辆新能源客车项目,郑州海马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中航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湖北省:规划产能40万辆,武汉和襄阳各20万辆。东风汽车提出投资3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
湖南省:规划产能40万辆。比亚迪长沙电动汽车基地30万辆。近期,湖南南车黄海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形成新能源客车产能1万辆以上,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基地。长丰的混合动力SUV、纯电动车;娄底大丰1万辆的轻型电动汽车、中小巴、观光车、特种车生产线;长沙梅花汽车公司与深圳世纪新能源电池公司合作建设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产纯电动的客车、轿车、物流车、高尔夫球车、用车。
广东省:规划产能70万辆,其中珠海银通公司50万辆。实施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深圳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池、广州新能源汽车、珠海锂离子电池及动力总成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配套项目。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175亿元。
广西省:规划产能20万辆,由五菱汽车集团建设20万辆新能源汽车。
海南省:规划产能未知。2015年,新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产业化。
重庆市:规划产能46万辆,2012年先期达到24万辆,主力厂家有长安、恒通、力帆等公司。
四川省:规划产能1万辆。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推进天然气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山东沂星公司重组乐山天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万辆以上纯电动汽车制造基地和综合配套产业基地。
陕西省:规划产能5万辆。研制开发电动汽车和码头牵引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陕重汽公司与榆林东方集团公司合资建设榆林陕汽新能源专用车项目。
(编辑/李艳娇)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3755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