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投票,出了结果,10个欧盟成员国投票支持,5个欧盟成员国投票反对,另外还有12个国家选择了弃权。这也就意味着,欧盟赞成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新的关税政策(进口关税最高可达45%)将从下个月正式实施,为期5年。
图片来源:欧盟
从10%最高涨到45%,如此幅度的关税调整一旦实施,对不少已经把欧洲视作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电动车品牌而言,将会是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阻碍,至少,对现行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经营模式,是个重大挑战。
企业层面发展受阻,国家层面对这类明显带有地域保护性质的不公平法案,很早就做出过明确表态:“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
反制举措,已经在路上?
在欧盟投票通过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的相关法案之后,商务部在10月8日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决定自10月11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30.6%至39%。
图片来源:商务部
在回答相关提问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采取反倾销措施,是应国内产业申请依法发起调查并采取的正当贸易救济措施,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据悉,法国是中国白兰地的主要出口国,去年法国对中国的白兰地出口额达到17亿美元,占中国进口白兰地的99%。
反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和关税限制,却并非应产业申请,事实上,欧盟内部不少成员国和相关企业,对新的关税法案,都持反对意见。
德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汽车产业大国,传统意义中的“豪车三强”奔驰、宝马和奥迪,全都是德国品牌。大众汽车也是全球汽车市场上的领军企业,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共计售车923万辆,在全球汽车制造商中销量规模仅次于丰田集团,排名第二。
而德国在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投票中,投的是反对票。德国汽车制造商对新关税政策发出的警告是,一旦生效,可能会导致德国在华投资项目受阻,影响德国汽车的出口。
德国车企实际需要的是和中国市场互惠互利的贸易秩序,而非单方面的贸易保护。欧盟中国商会、德国工业联合会等组织也在积极呼吁继续谈判,防止贸易冲突升级。但欧盟的新规明显是在以贸易救济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不公平的单边贸易保护政策,通常带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对等的反制措施。德国作为欧盟内部的汽车大国,积极反对面向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招致对等的关税反制。盖世汽车整理的贸易数据显示, 2023年德国车企总销量中近三分之一的份额,都是中国市场贡献的,如果这部分业务受到重大影响,对德国的绝对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无疑会是伤筋动骨的损害。
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有消息称,中国的反制关税或将适用于发动机排量2.5升或以上的汽车。据Stifel Research统计的数据,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此类汽车产品,约占大众汽车总销量的1%,宝马汽车的占比则为2%,梅赛德斯更高,达到4%。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保时捷,占比高达17%。考虑到这些出口到中国的大排量汽车产品大多都是高端车型,利润率相当可观,Stifel Research做出的判断是,一旦这部分产品受到限制,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营业利润将带来4%至10%的负面影响。
据乘联会测算,欧洲每年出口到中国的2.5升排量以上的乘用车总金额已经达到180亿美元,这一数字高于中国2023年出口到欧洲电动汽车的金额。如果中国提高临时关税税率,欧洲对华汽车出口将遭受打击。
汽车产品之外,农产品也是对欧盟经济影响较大的商品,目前除了依法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之外,中国还在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乳制品等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公正裁决,坚定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国车企,该如何应对欧洲市场的新变化
欧盟成员国的投票,通过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提案,但其实并不意味着该提案已经确定百分之百会落地执行,欧盟委员会将在 11 月 4 日前作出终裁决定,这期间中欧双方还存在进一步沟通谈判的空间。而且新的征税方案补充了终裁后继续和中国就关税进行协商的条款,未来调整关税的大门并没有被彻底关死,双方可以就关税政策、市场准入和技术标准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以达成共识。
当然,基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行业内普遍的观点是,欧盟终裁中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不高。道理很简单,欧盟此举的宗旨首先是要保护本地汽车产业。在当前资源相对有限的存量市场竞争中,维护欧洲汽车产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提升欧洲车企的盈利能力,是欧盟的重要诉求,尤其是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这种新兴的高科技、高利润领域,欧盟当然还有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愿景。此外,也是为了平衡中欧的贸易关系(比如减少贸易逆差)以及受到了地缘政治对抗的影响,而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谈出结果。
有业内专家还进一步指出,我们当前的反制措施,主要影响到的是欧洲的农业,欧盟的新关税政策保护的则是当地的汽车产业,农业虽然是不少欧盟成员国的重要产业,受影响的国家和企业可能会向欧盟施压,要求取消或调整关税措施,但归根结底,汽车产业才是当地的根基。所以总体上判断,当前的反制,应该不会改变欧盟执意加征关税的行动。
那么,此次欧盟加征关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有行业专家也指出,长远来看,汽车产业正在跨入中国时代,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形成强大的性价比优势和完善的供应链,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所谓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然,如果加征关税方案正式实施,短期内,对不少已经开足马力要拓展欧盟市场的中国车企而言,不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加高昂的关税,将使中国电动车在欧盟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不得不和具备本土资源的欧洲品牌,在同一价位区间内(甚至是以更高的价格)竞争,这不仅会影响现有车型的销量,很可能还将影响更多新车型未来的市场推广,不少中国车企的欧洲战略或将被迫延迟。目前,对市场表现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据彭博社报道,今年8月份,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8%,是过去18个月内的最低水平。
目前,名爵是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今年前8个月,名爵在欧洲的总注册量达到了159,387辆。名爵也是此次将被加征最高关税的中国车企,不过,名爵在欧洲的大部分销量仍然是燃油车型、混合动力车型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车型不受欧盟对华电动车关税上涨的影响。此外,名爵的法国分公司此前也已经表态,新的额外关税不会影响该公司2024年在法国销售的电动汽车价格。当然,名爵法国分公司同时也表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过高”,将阻碍欧洲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图片来源:上汽名爵
对那些受影响比较大的中国车企而言,未来该如何应对呢?
短期内肯定是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短期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总量,会有比较明显影响,部分车企也会提升车型价格来应对关税成本。此外,中国车企还需要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面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出口计划,分散可能出现的区域经营风险。
中长期而言,中国车企及零部件进入欧盟市场的发展模式,要进行调整,从现在的贸易型向本地化投资建厂方式转移(沃尔沃汽车已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比利时根特开始生产EX30,以规避欧盟关税)。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为了应对关税政策的调整变化,未来中国车企的欧洲战略会出现多种新的发展模式。比如说,更多国内企业会收购兼并跨国零部件企业,并充分利用这些跨国企业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产能资源和产品技术等,协同进入欧洲市场,规避关税壁垒;此外,盖世汽车研究院还预测,未来在欧盟市场上,中国车企与欧洲车企的合资合作,也将越来越多,通过反向技术输出进入当地市场。
当然,更加激烈的竞争,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竞争是行业进步的动力,更加充分的竞争,也能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竞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将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旨在征战全球市场的中国车企,势必将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电车领域,在提升品牌力同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长远而言,肯定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前提条件。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49512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