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人才非常紧缺,人员积累很少,小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性从材料、结构、工艺都可以改变,但这对于刚刚发展才几年的行业来说,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日前,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电解液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刘建生博士在接受《第一电动月刊》专访时表示。
刘建生认为,虽然目前业界都表示全球锂电市场是中日韩三国鼎立,但就动力电池的制备和材料方面而言,国内较日韩还有很大差距。另外,由于长久以来中国企业自动化程度就比较低,也给电池一致性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事实上,小型锂离子电池从1991年开始产业化到真正的完善和突破是到2000年,这期间走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足以匹配现阶段快速发展的需要。
不过可喜的是,现在国内很多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电池一致性及电池制备工艺的重要性,在资金投入、设备采购引进方面,业内企业都会优先考虑自动化的生产线。而国内企业也渐渐摒弃闭门造车的传统观念,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取长补短。就像万向和美国Ener1创办合资公司一样,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来加速发展。
在具体谈到动力电池材料方面的技术改善问题时,刘建生称”动力电池和小电池区别点主要体现在,成本要降得更低;电池寿命要更长,达5~10年;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当然还有一些综合性能比如电池的温度使用范围从-45℃到85℃这样宽的范围。要满足动力电池低成本、高安全,必须要有新型的动力电池材料才能满足这种要求。”
从使用三大材料来讲,刘建生认为需要耐高电压、高容的正极材料,高容量、不燃的负极材料以及匹配一些安全性能好、耐高电压、温度范围宽的一些新型电解液体系,比如聚合物电解液、凝胶电解液的产业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动力电池的产业化。
”对现有的材料体系来讲,广州天赐电解液目前完全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在使用寿命、包括高低温兼顾、倍率性能及安全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而公司现在重点研发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开发高安全、耐高电压、长寿命型的电解液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目前天赐电解液高电压对铁锂可以做到4.6V,锰掺三元可以做到4.5V,有了很好的突破,也申请了相关专利。”刘建生说。
在谈到近期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事故时,刘建生认为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其意义在于提醒了从业人员更多地去关注电池安全问题。而对于近期热议的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刘建生认为没有很多数据及经验支撑而制定出的标准是不科学的,目前出台的标准也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张翠翠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561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