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海外新势力,困在“钱眼”里

海外新势力,困在“钱眼”里

汽车公社 曹佳东

汽车工业发展的140年间,新旧势力此消彼长,死亡和重生交织等乱象,就从未有过休止。

发生在全球市场上的企业交割、倒闭或是重组,总是在为每一时期的汽车消费者市场,带去太多令人无法想象的不确定性。

如今,到了能源转型、产业变革的新阶段,当旧时代的王者一个接一个摘下王冠,发生在新兴车企中的洗牌和清退潮也在此起彼伏,或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条,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反复在汽车市场上演。

海外新势力,困在“钱眼”里

过去的几年间,以中国为发展阵地的电动化进程,制裁了太多的传统式微车企,肃清了绝大多数的投机者。但很显然,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到一个白热化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依旧在告诉我们,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博郡、赛麟、拜腾、游侠、绿驰等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所映射出的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时结出的苦果。

可惜,就像阵痛过后的放肆,这些中国车企的死去,不仅未能为整个行业带去一丝警惕,反而给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玩家提供着效仿的模板。

进入2022年,PPT造车之流已经在中国死绝,先前活下来的威马、天际等二线新势力愈渐陷入困境。

反观全球市场,叫嚣着要超越特斯拉的Lucid、Rivian,坐实骗子之名的FF、Nikola,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兴车企,相比“卖车”,它们依旧在意的是一场场事关资本的狂欢。

和五年前的中国车市一样,圈钱、圈地、想尽办法“画大饼”,诸如此类被所有人不齿、却总能令资本侧目的行为,在全球市场中孵化着一幕幕闹剧、或是希望渺茫的造车迷局。

一切向“钱”看齐

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检验和与资本间的互搏,要说中国已经完成对新势力企业的落地检,也算是有理有据的。

一来,车市在高速内卷中完成转型所需的群众基础已经建立。日趋苛刻的消费诉求,早已容不下任何一家新兴车企仅带着资本取向在市场中指手画脚。“造车”和“卖车”之间是需要建立起紧密逻辑关系的。如果失去市场支撑,结果之惨烈是显而易见的。

二来,中国传统车企在政策红利渐失后,以足够猛烈的攻势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所造成的震荡确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没有一定背景和技术储备的新兴车企,现阶段是没有机会用仅存的意志完成突围的。轰然倒下的恒大汽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而这些总能说明,站在中国车市的角度,看着全球市场如今仍在不停涌现的新势力,浮躁、无望何尝不是这些企业的底色。

在北美,一直活跃在人前的Lucid Motors有着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的扶持,曾在美国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之一的Rivian在量产交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实情况却是,每一个成熟汽车市场的包容性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没有边际。

背靠中东土豪的Lucid改变不了自身成本远高于营收的窘境;Rivian受困于供应链中断,能做的唯有下调全年交付目标,并停下诸如与赛德斯-奔驰就在欧洲共同制造电动货车等外部合作……

至于我们偶尔提及的Canoo、Fisker等海外新势力,不停用全新车型吊足旁观者的胃口之余,找人代工也好,或是自建工厂用以量产,时至今日都未曾出现一丝有别于前者的好消息。

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它们当下的处境,看似有些荒唐。可对比中国的“蔚小理”,真的很难想象出更好的词语来给予形容。

加之,埃隆·马斯克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抛出观点:Lucid和Rivian都有破产的趋势。除非它们做出重大改变,否则他们都会破产。试问,这些企业真的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答案也许和现实存在偏差。我们并不能用中国车企变迁的速度来评估世界车坛的变化节奏。这些伺机入市的美国新势力,个个藏着自己与市场对赌的筹码。

但我更愿意相信,是新能源产业造出的幻境太过摄人心魂了。和当年的中国车市一样,为了撬动资本,众多跃跃欲试的投机者何来对市场的敬畏。

就像在11月的洛杉矶车展前后,正当许久没有消息的Fisker官宣,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Ocean在麦格纳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Graz)碳中和工厂如期投产。

从美国放眼至全球范围内,又见一家家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爆出。

美国初创公司Drako Motors旗下全新车型——Dragon正式发布;继ACE、Jax之后,Alpha Motor Corporation又公布了新的电动产品Montage;时隔两年,主打氢电高性能的Hyperion XP-1超级跑车也首次以实车状态亮相……

身在欧洲,苏格兰汽车制造商Munro紧随其后地正式发布了旗下有着量产状态的Munro Mark 1,并将其定位于一款纯电动越野车,起售则在49995英镑,约合人民币42.51万。

Munro Mark 1

得此情形,不管外界如何看待,我只有一个感觉,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中国多年前的乱象已历历在目。

倘若这些遍布全球的新势力没能改变价值观,那么“死亡就是个轮回”将继续在这一场场作秀般的新车宣讲中,埋下爆燃的引线。

和资本对赌,哪来好下场?

没错,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车市进入健康有序发展的第一年。在期待弯道超车多年后,中国汽车工业成功完成对行业大趋势的把控和指导。

由新势力所引领的电动化更是将整个行业的固有法则摧毁,并加以重建。在西方市场还在为特斯拉的疯狂而寝食难安之际,以“蔚小理”为首的新兴企业都接二连三地渗透进了欧洲等地。

眼看中国力量的崛起,嗅觉敏锐的老外们势必会紧随其后。而这就促使如先前所述的全球新势力兴起的盛况。

从美国到欧洲,乃至其他汽车市场,利用传统车企未能适时转身的空隙,层出不穷的新兴车企都在抢占着市场先机。

但还是那句话,一切目的不纯的规划终将被市场背刺。所以,要以海外新势力的现状去判断和预示其接下来的发展,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有着明确答案的课题。

我们并不否认,在行业大趋势面前,总有新人有幸得到资本市场的恩宠。Lucid、Rivian等时刻曝光在镁光灯下的新势力赢得了某些大佬的青睐,是这个市场给予的最初关怀。

而纵观海外,在东南亚居然都诞生了一个赴美上市的新势力。

“越南恒大”是这家名为Vinfast车企的外号。起步房地产、靠着“买买买”的粗暴打法,是何其熟悉。

只是,当VinFast于12月7日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注册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VFS”都拟出来时,谁又能说,这些急功近利的新势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未来。

自2022年开始,资本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态度有多么谨慎,从“蔚小理”不断缩水的市值中早已可见一斑。

单单今年年中7月23日至7月27日的黑暗时刻,蔚来的市值就蒸发了67.36亿美元,小鹏市值蒸发61.17亿美元,理想市值蒸发44.79亿美元。

自此之后,本就有着十足虚势的身份标签,愈发加重了那些极度倚仗资金的车企活下去的难度。

换言之,从上市至今,所谓的百亿估值只会是昙花一现。没有过硬的技术显露、没有看涨的销量叠加,资本哪来那么多的耐心。一时间的上头,在逐渐遇冷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被现实抹平以外,要想令其再度升温给予支持,谈何容易。

而趟过无数市场雷区的“蔚小理”尚且如此。现在还在企图掠夺市场的新人,又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Vinfast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但要论其究竟是在汽车产业的转型而投身于此,还是想着借当下的市场热浪去资本市场圈钱,明眼人岂能看不出。

同样的道理,当土耳其车企TOGG试图将德国列为其出海的第一目的地,来自荷兰的电动车初创公司Lightyear焦急地发布了量产版太阳能电动汽车Lightyear 0,法国造车新势力品牌Hopium于巴黎车展发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Hopium Machina,波兰电动汽车企业EMP选择与吉利合作,使用SEA浩瀚架构打造IZERA品牌的纯电动车,有些东西总是不言自明的。

当下,冒进者如Lucid居然胆敢入华开始进行人员招聘,或计划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正式进入中国,有着再多的前瞻性,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新能源企业,更不需要一个个将特斯拉视为对手,却毫无竞争标签的海外新势力。

多年前,中国车市杀死了太多类似的企业,资本早已看清了这些投机者的真正嘴脸。

那多年后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海外新势力继续沿用着这套生存逻辑,我坚信,很快,“泡沫”就会被戳破。

很快,玩弄资本的某某某最终会被资本反噬。

来源:汽车公社

作者:曹佳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9164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2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