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21家国际零部件企业上半年财报:采埃孚营收超200亿美元,5家出现净亏损

21家国际零部件企业上半年财报:采埃孚营收超200亿美元,5家出现净亏损

盖世汽车 占亚娥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车产量继续疲软,大致与去年同期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导体短缺在汽车产量上的影响首次显露)。上半年全球汽车产量的下降,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

头顶重重大山,零部件巨头业绩承压

21家国际零部件企业上半年财报:采埃孚营收超200亿美元,5家出现净亏损

今年上半年,国际零部件企业们所处的环境非常具有挑战性。全球汽车产量继续受到不稳定生产活动的冲击,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半导体短缺、俄乌局势升级造成的OEM项目波动和供应链中断、通胀上升,以及中国部分地区在4月和5月因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封控政策。

在此背景下,零部件企业们艰难创收。盖世汽车整理了21家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上半年的财报,大部分企业均成功实现了销售额的上涨,但六成以上都是增收不增利,其中有5家甚至出现净亏损。就具体数额来看,采埃孚营收位列榜首,达215亿美元,领先麦格纳国际和大陆集团逾25亿美元;但净利润领先的却不是传统的零部件巨头,而是安森美。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安森美抓住了汽车功能电子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能源基础设施和工厂自动化等加速发展的大趋势并保持了领先地位,突显了该公司持续脱胎换骨的业务实力和产品价值。在过去18个月中,安森美实施的结构性改革减少了财务波动,使该公司在各类环境中更具韧性和灵活性。

相比之下,传统的零部件巨头们因体量更大、业务足迹更广而受外界不利因素桎梏更深。因俄乌局势的升级,诸多在俄罗斯有业务布局的巨头均因西方国家的制裁遭受一定的损失,例如大陆集团因此减损了约 7500 万欧元的资产;麦格纳在俄罗斯经营着6家工厂,雇佣了2500名员工,但因俄罗斯业务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带来了一笔3.76亿美元的一次性减值支出。佛瑞亚也已停止在俄罗斯大部分工厂的活动,并在上半年记录了与此相关的一次性成本,约为8,700万欧元。

除此之外,零部件巨头们受通胀上升的影响也更明显,通货膨胀导致劳动力、能源、运输和原材料等运营成本均有所提高。上半年,佛瑞亚公布了通货膨胀带来的约1亿欧元的净影响;原材料、货运和公用事业的通货膨胀则拖累美国车桥的利润下降了1200万美元;德纳也将其利润下滑主要归咎于通货膨胀;大陆透露,在某些情况下,标准海外运输的运费比前几年高出八倍。

与此同时,中国部分地区4月和5月份爆发的疫情更是给了一些零部件企业重重一击。电装原本预计第二季度车企的产量将比此前的计划低5%,但是在上海的疫情封锁后,二季度最终产量比原计划低了22%,这一定程度上导致电装二季度净利下滑42%;舍弗勒透露,其所有部门都在第二季度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尽管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这些不利因素就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在零部件企业们的身上,使他们只能负重前行。

零部件企业转型成效初显,电气化业务成增长引擎

零部件企业们公布的上半年财报中,不只有种种辛酸,也有亮点可寻,从安森美、纬湃科技伟世通和安波福等企业的业绩表现上可窥见一二。

安森美和纬湃科技等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实现净利润上涨的车企,如上文所说,安森美抓住了汽车功能电子化等势头,并进行业务转型,进而收获了创纪录的业绩,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毛利率增长1,130个基点至49.7%。作为一家因电气化而生的科技公司,纬湃科技业绩表现也超过市场预期,新增订单增长势头强劲,二季度新增订单37亿欧元,其中30亿欧元均来自电气化相关领域。

伟世通二季度和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上涨,其中净利润涨幅甚至高达三位数。该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来自新业务的营收为31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新业务项目来自电动车型。安波福第二季度收获了140亿美元的预订单,创历史新高,营收高于市场8个百分点,安波福将此归功于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即为客户提供的战略价值在不断增加,以有助于他们对快速增长的汽车电气化进行的业务转型。

电气化不仅帮助上述零部件企业崭露头角,也逐渐成为传统的零部件巨头们的增长引擎。上半年,采埃孚电驱动技术事业部的销售额增长了12%,其电驱动领域的新订单尤为亮眼,公司在2030年前需要交付的乘用车及商用车电驱动领域的订单量高达230亿欧元。法雷奥在上半年获得的订单价值约为131亿欧元,其中法雷奥西门子eAutomotive获得的订单价值约为29亿欧元。舍弗勒上半年汽车技术订单价值66亿欧元,其中来自E-Mobility的订单就达32亿欧元。德纳上半年电动汽车产品销售额增长了5,900万美元,德纳首席执行官James Kamsickas曾在4月份表示,电动汽车产品的销售额将成为该公司的重中之重。

以上可以看出,零部件企业们的电气化战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向电动汽车转变并非可以一蹴而就,未来零部件企业们需要继续加速向电动汽车过渡,并继续侧重于能够可持续地推动未来长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投资。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占亚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8289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