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迎来MG品牌出海百万辆下线仪式。这是MG出海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MG多年来布局和深耕全球取得成果的有力证明。
当这款对MG品牌、对上汽乘用车、对上汽集团乃至自主品牌都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MG ZS缓缓驶入会场,我似乎看到了两个时代的交接。
十五年前, MG品牌从“0”出发,勇敢自信地迈出自主品牌“出海”的第一步;十五年后的今天,MG品牌实现了“出海”的从“1”到“100万”,其全球化征程亦迈上全新阶段。
众所周知,伴随近年来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全球化市场。当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且汽车市场格局已然形成时,无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抑或豪华品牌,竞争局面变得愈发无序化。人人都在逃避谈论内卷,但人人都在内卷。而这时,“出海”便成为企业展示硬实力和寻求新突破的重要方式。
正如近年来逐渐占据高端商务市场的华为手机和飞遍全球的大疆无人机一样,它们不仅在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和心中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中国制造”摆脱低端廉价,逐步走向品质可靠的“中国质造”,饱含智能科技、蕴含智慧的“中国智造”。
换言之,“出海”同样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破局之道,只有看向舒适圈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的跨国车企,才能成就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进阶。
自主品牌向来也深谙此道。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全球经济的不利因素影响,我国整车出口却摆脱近年来徘徊震荡的局面,不断创下新纪录。去年奇瑞海外销量26.91万辆,长城海外销量14.27万辆,吉利海外销量11.5万辆,新势力企业蔚来、小鹏也积极布局海外……
作为自主品牌出口的“扛把子”,素有“每卖3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制造”的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售更是高达69.7万辆,牢牢占据榜首位置。
而上汽乘用车又是其中的主力、是上汽集团出海的主要力量。在2021的完整年里以68%的同比增长达成了创新高29万辆的出口销量,2022年上半年更是累计出口16.7万辆,同比翻番,实现蝉联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100万辆”云和月
自2007年以破竹之势出海以来,上汽在全球掀起“中国智造”的风潮。紧接而来的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跨洋出海的新机遇,MG品牌经过9年的持续深耕,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基于跨洋出海的新机遇和自身的持续耕耘,上汽乘用车近年来更是不断刷新出口销量数据,而旗下MG品牌也创下连续三年“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的佳绩。
以上汽乘用车旗下MG品牌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加速走出去,多款产品频频刷新海外销量纪录,从2007年60辆MG新车登陆南美智利,到进入英国、中东、澳洲、东南亚、欧洲大陆、北美等国家和地区,MG品牌以势不可挡之势收获了海外消费者与媒体好评和口碑。
截止目前,MG品牌已远销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单一汽车品牌出口第一,历经15年至今海外销量突破百万,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
可以说,出海十余年,从“0”到“1”,再从“1”到“100万”,MG品牌的产品凭借强悍的中国智造实力征服全球用户,也为自身品牌与“中国智造”建立重要形象。
这无论对于上汽乘用车还是中国企业而言,都是对于“出海”跨国探索的一大步。
因为在中国企业建立“中国智造”名片之前,“出海”已经历三次跌宕起伏的大浪潮。这其中,既有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但产品往往难以摆脱“低端”“山寨”等标签的第一次出海浪潮;也有以海尔、海信等家电企业为代表,产品都极具性价比的第二次出海浪潮;更有以猎豹、APUS、赤子城等有技术、有品牌,但是工具属性强、品牌属性弱的第三次出海浪潮。
如今,伴随科技创新与产业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全球化市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迎来第四次“出海”浪潮。而能够在偌大的市场厮杀中突出重围的中国品牌,其品牌核心竞争力已足够强悍,“走出去”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此,在中国“走出去”的第四次浪潮中,以华为、上汽、大疆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成长为高质量、高品位、高科技、高颜值的“国货之光”,让“中国智造”闪耀世界。
立足中国,志在全球
面对夹杂着困境与未知的“出海”机遇,有人在困境中走向失败,有人在未知中停滞不前,而上汽乘用车则充分把握机遇,谱写出中国汽车“出海”的华章。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
与华为一样,始终坚持跨国经营,依托于上汽完善布局,迅速串联起全球各地的产业链资源,深耕当地,通过独特的技术优势打造并导入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国外用户需求,向全球推广“中国智造”。
在宏观的产业链布局上,上汽全球建立了3大创新研发中心;在亚洲建立了4座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围建成了超100座零部件海外生产研发基地。同时,还构建了6条自营国际航线,配送网络覆盖海外100多个国家,为产品跨洋出海提供了重要物流保障。
上汽乘用车的产品走向全球,不是去复制“前人”的成功经验,而是要到当地创造全新的差异化价值。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用车偏好与需求,实现产品定制,推动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满足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例如,在英国、荷兰、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依托智能电动化攻势,以新能源车为切入点,不断实现欧洲高能级市场突破;根据欧洲汽车协会公布2022年Q1欧洲汽车销量T0P60榜单,MG品牌销量较同期翻了近3倍,拿下0.76%的市场份额,并超越路虎、本田等国际大牌,杀入增幅榜第6位,创下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最好战绩。在新兴市场,充分发挥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侧重于探索差异化的智能网联技术。这些因地制宜的差异化产品投放和经营战略,助力其今年第一季度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卡塔尔等全球18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TOP10。
在大而具体的“出海”战略框架下,上汽乘用车旗下产品也迎来硕果累累。
此前,旗下多款车型在E-NCAP以及A-NCAP等海外碰撞测试中取得了“五星安全”的好成绩,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此前中国制造在海外消费者眼中廉价低质的固有印象。
不仅如此,MG HS和纯电动车MG EZS一同摘得E-NCAP五星安全评价,MG HS成为国内首款欧洲和澳大利亚“双五星”安全SUV;MG EZS成为欧洲首款E-NCAP五星安全的纯电动小型SUV,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汽车品牌,打破中国造汽车的国际安全认证纪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上汽乘用车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而在这一条道路上,MG品牌充分践行了其使命,从英国走到中国,又再一次以中国为起点走向世界。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某种意义上更是中国汽车的一次巨大成功,是中国汽车人不断引领汽车工业由大到强、走向全球。
“中国智造”,不仅仅是走出去
当然,战略上的高屋建瓴和战术上的活学活用,是一个企业能够走向全球的“基本操作”。
但再高超的战术和洞见的战略,说到底要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大牌一较高下,乃至瓜分全球车市“大蛋糕”,领先的核心技术才是一个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必杀技”。
我们都知道,上汽集团是第一个在行业中提出“新四化”趋势判断的车企,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为汽车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树立新标杆。
充分依托上汽“新四化”的领先科技,上汽乘用车旗下产品采用的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等方面技术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还能满足双五星安全认证,凭实力征服全球用户。
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动化时代,上汽集团围绕新智能电动车,聚力打造“七大技术底座”,包括“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上汽星河”氢能源专属架构等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
同时,为了加快推进“七大技术底座”的落地应用,并发挥前瞻技术“策源地”作用,上汽集团不断优化CTC、一体化铸造、固态电池、芯片国产化等前瞻技术,解决卡脖子技术方案,着手一体化热管理、集成式驱动电桥等面向未来的模块化方案储备,并积极筹划群体仿生智能、低碳材料等前沿技术布局。
依托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加大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加快推动产品数字化、体系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转型,全面发挥集团领先技术资源,赋能旗下产品,快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带来全球用户认可的高品质车型。
产品上,上汽乘用车今年重磅新车纷纷登场。基于上汽珠峰超级架构打造,全新第三代荣威RX5于今年上市,在全球百万互联网车主的基础上,以同级最强性能再续“互联网汽车”的辉煌;2022年7月17日,“冠军座驾”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已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将于8月启动交付。而MG MULAN作为全球车,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横空出世,成为上汽乘用车发力全球市场的新起点。
国内国外、电动智能,产品型谱不断完善,品牌力向上进一步跃升。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MG双品牌差异化运营,正呈现出更加清晰且成效显著的发展脉络:中国荣威持续深耕国内市场,MG品牌不断扩展海外版图。两大品牌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将创新技术赋能产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展翅腾飞”。
总结
在第四次出海浪潮下,“出海”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破局之道,只有看向舒适圈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的跨国化车企,才能成就汽车强国。
目前,中国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车企并不多,这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难以忽略上汽的开创和引领作用,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的开拓者、引领者,同时,上汽乘用车对中国品牌如何书写以技术溢出重塑全球价值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范本作用。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80565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