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其中提出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包括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产品大规模应用等目标,并提出到2035年燃料电池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百万辆。
据了解,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1.0”)正式发布,其中规划“1+7”技术路线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表示,自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保证技术路线图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引领性,同时为支撑我国面向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研究及汽车相关“十四五”科技规划工作,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开展技术路线图2.0编制工作,并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技术路线图2.0延续技术路线图1.0的“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框架,并将“1+7”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在原有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研究基础上,加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1+9”研究布局。
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表示,电驱动系统将是未来汽车工业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核心技术,电驱动系统自主研发与产业发展对推动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充换电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也将决定市场走向。
同时,技术路线图2.0分别以2025年、2030年、2035年为关键节点,设立产业总体发展里程碑,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在商用车板块,未来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型。
此外,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提出到2035年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李骏表示,未来要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智能网联汽车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汽车深度融合的生态下发展,而不是单独的去强调单车智能。”他说。
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0683
以上内容转载自北京商报,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