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为什么 Model 3 在北上广大杀四方?

为什么 Model 3 在北上广大杀四方?

极客汽车

这周,李想在微信群里的一段聊天记录广为流传。

事情要从三张图说起:

2020 年 6 月,特斯拉 Model 3 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战胜了所有燃油车,获得当月销冠。

然后,李想给出了「灭顶之灾」的四字评语,并且抛出问题:特斯拉为什么赢?

对啊,怎么就赢了呢?赢了别的电动车还不行,还把所有燃油车都赢了?就算要赢,走个程序慢慢来不好吗,赢那么快干啥?这让电动黑的脸往哪搁?

真的是李想想不明白吗?其实他自己已经有了答案,在他看来,超充体系是让 Model 3 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但仅此而已吗?

这两天,顺着李想抛出的疑问,各路媒体都在纷纷解读 Model 3 的热销理由,但私以为,真正说到位的,寥寥无几。

先表明我的观点。Model 3 之所以大杀四方,其实是做到了这三点:1. 和同级别燃油车相同的价格;2. 自建充电网络;3. 不输于同级别燃油车的保值率。

除去非常浅显的政策因素以外,这也是 Model 3 为什么不仅战胜了电动车,还赢了其他燃油车的原因。

如果不是站在潜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恐怕难以理解。那我们就这几个点分别解读:

01

和燃油车相同的价格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电动车只有在成本上做到和同级燃油车一致,才真正有可能和燃油车分庭抗礼。跟电动车车企提成本,他们肯定头疼,但特斯拉却不一样,Model 3 成功打入 30 万元价格区间,已经和它的同级竞品宝马 3 系、奔驰 C 级等处于同一水平线,甚至还要更便宜一些。

而反观其他一些电动车,尤其是油电同平台的产品,电车价格一般都要比油车价格高。是厂商故意的吗?或许吧,但成本降不下来,也是真的。

比亚迪唐 EV,相比燃油版唐,价差极为悬殊)

特斯拉怎么做到的?有两点,一是自研自产电芯,二是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效应,这让 Model 3 比其他电动车更早达到了理想成本线。

02

自建充电网络

特斯拉从 Model S 开始,就在续航层面占领了用户的心智。但光靠领先的续航水平,还是不足以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只有搭配完善的补能体系,才能在使用便利性上有媲美燃油车的可能性。另外,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家充桩安装便利性是远不如美国的,因此,一套强大的公共补能网络,对电动车尤其是豪华品牌电动车是绝对有必要的。

(特斯拉中国超充网络布局)

事实上,自己搭建补能体系、补能网络的特斯拉和蔚来,也确实是私人电动车市场中销量最领先的两家。

补能体系给 C 端消费者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是充电的确定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白嫖」。

03

不输于同级别燃油车的保值率

一直以来,过低的保值率都是制约电动车销量的重要因素,而 Model 3 却几乎是最先达到同级别燃油车保值率的电动车产品。这一点,在美国市场已经被验证,而在国内市场,早期的 Model S/X 确实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保值率一般,但从 Model 3(尤其是国产 Model 3)开始,二手车价格和新车落地价的差价在逐步缩小。

之所以会对 Model 3 的保值率持乐观预期,是因为它的电池耐用性,以及续航里程在两三年内不至于落伍。而同级别豪华品牌燃油车,因为购置税和众多巧立名目的杂费的存在,最终落地价要比裸车价贵上很多。

总结一下

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在那些「基本属性」上越接近燃油车,越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这可能是业内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而所谓的智能化,不是大多数消费者买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比如,在很多人看来,Model 3 的自动驾驶能力冠绝全球,一定是有很多消费者冲着 Autopilot 和 FSD 才买 Model 3 的。但如果国内销售的 Model 3 把 Autopilot 从标配改成选装,我估计选装率应该不会太高。

大家公认特斯拉是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但 Model 3 热销真的是因为智能化吗?我觉得一定不是。

当然,这样的情况会慢慢转变,要有信心。

而另一方面,Model 3 的品牌力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中国人买车买的只是「产品力」,那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们的销量一定会秒杀宝马 3 系和奔驰 C 级。

而媒体视角和消费者视角最大的不同就是,汽车媒体太过在意对车辆产品力的解析,而忽视了消费心理,以及汽车对消费者的精神层面和感性层面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影响,是巨大且不容忽视的。在中国当下的汽车消费市场,可以说无处不在。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聊聊这方面的故事。

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地方,特斯拉 Model 3 的竞争力和燃油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它的影响力和销量势头从一二线城市进一步下沉,才是燃油车的灭顶之灾。

而另一方面,长期来看,我仍然对中国品牌电动车抱有极大的信心。就像现在国产手机对 iPhone 的逆袭,国产电动车终有一天能和特斯拉分庭抗礼。

来源:极客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22357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