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就算一牌难求,我也有拒绝新能源车的理由

就算一牌难求,我也有拒绝新能源车的理由

中国汽车新闻网

在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开始大量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双积分政策、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导致了不少传统车企都开始转向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对于消费者来说,限行限购政策都为新能源车型开了绿灯,似乎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就算是把污染集中处置的说法其实也说得过去,谁也不想一出门就“浸泡”在尾气的味道之中。

不过,就目前我们对市场的观察,似乎事与愿违。就算抛开情怀、驾驶乐趣这些少数人追求的车辆属性,依然有大部分人不能够接受新能源的存在。尽管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人逐渐改变了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新能源车还存在着诸多的不便。

能源种类单一

新能源,本身是指非常规能源,常见的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等等。严格的说,电能虽然可以再生,但并不属于新能源范围之内。就算以汽车的角度来讲,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时间也都在19世纪,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产物,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对纯电车的称呼是EV,并不含“NEW”这个字眼。

纵观“新能源”市场,我们主推的新能源车几乎都使用了电池+电机的形式进行驱动,氢燃料电池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其它的就更不用说了。而电能本身则多来源于火力发电机组,即便是集中发电、供电,这其中的能量损耗也拉低了它与燃油车效率的差距。

续航里程焦虑

电池技术一直是目前纯电车在攻克的难题,就像汽油车的油箱一样,直接关乎着续航里程的问题。不过,目前厂家宣称的续航里程多数会用NEDC工况的测试结果,更有甚者还用等速60km的续航说事。就拿我国目前使用的测试标准来看,一款续航351公里的车型,在十分温柔的驾驶的节奏之下,也只能达到29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

此外,这个续航数值还会受天气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乘用车基本都采用三元锂电池,这类电池对于工作温度是十分挑剔的,由于大部分车型对于电池的加热与冷却效果有限,导致了不同的天气情况依然会对续航产生很大的影响。

充电不够便捷

对于纯电车型来说,从电桩获取能源是唯一的方式,问题也就出现在这个环节上。尽管燃油车的续航大多数都能达到500公里以上,但加油站的密度依然远超过充电桩,换言之,就算我的车续航只有400公里甚至更短,我也不怕加不到油。而纯电车,则面临着没有地方补充能源的危险,一旦没电就只能等待救援。不过,目前只有一线城市的繁华地区,可以做到不愁充电的地步。

除了充电不便,就算是有电可充,时间成本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主流的快充技术都是在半小时内完成30%-80%的充电,试想一下,一款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中,这也就相当于只充了50%的电。为了高效充电,实际续航300公里的车每150公里就要充一次电,最重要的是快充还会让电池寿命缩减至少三分之一。

价格与质量不对等

为了公平起见,这个环节咱们不提品牌,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去验证这个问题。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很多车型,就算以补贴之后的价格来说,在内饰用料、隔音、行驶质感方面都不如同级别的传统能源车型。如果要是以动辄20万的价格来说,要谈性价比更是天方夜谭。不过,这其中不少的车企也学会了用颜值讨好消费者,但如果你仔细端倪,多数的细节设计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作风。

未来前景依然可观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电池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抑制,随着新能源车型保有量的提高,研发成本也在逐渐平摊。但是,对于消费者得到的东西而言,燃油车显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当然,这也只是现阶段的情况而已,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意味着续航里程将会“被迫”提高,已经取消的股比限制将进一步给予自主品牌压力,毕竟对“必争之地”的国内市场眼红的不止一家车企。

当然,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国外的世界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关于电池、甚至真正的新能源的研发的脚步不曾停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不再需要依靠政策选择车型。

来源:中国汽车新闻网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7539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8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