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马斯克6月份宣布开放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专利,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内不少车企对此并不感冒,但特斯拉的做法打破了汽车行业专利垄断的常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分析其背后的想法。
无独有偶,今天看到媒体转载的《欧洲汽车新闻》的报道,宝马宣称也愿意与竞争对手共享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而且,宝马采购负责人Klaus Draeger还明确指出,若奔驰有合作意愿,他们将很乐于与他们共享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奔驰和宝马在全球豪华车市场可谓是最直接的竞争者,宝马愿意与奔驰共享,这确实打破了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常态。话说,这还是从比亚迪手里抢生意。
特斯拉和宝马在技术共享上的开放态度,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原因,希望以技术的开放,来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尤其是在电池供应方面。特斯拉计划在美国投资50亿美元兴建一个电池工厂(5GWh);而宝马和三星SDI合作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
当前,电动汽车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家车企单打独斗,没有足够的量的支撑,显然无法在成本控制上有多大作为。而放开一些专利和技术,将有望改变这样的局面。
由此,笔者联想到国内电动汽车的领先者,比亚迪汽车,是否也应该考虑在电动汽车技术上,与其他自主品牌或者国际品牌有更深程度的合作关系?比亚迪汽车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强调,希望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发展得顺利,这样能够带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在中国的进步。而除了在口头态度上期望之外,或许在核心零部件和技术上,比亚迪应该考虑一下特斯拉和宝马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是从手机电池起步的,做电池是它们的强项。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它们也同样有自己的工厂,而且,比亚迪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工厂。
今年5月份,比亚迪北美总经理李珂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酒会上透露,“比亚迪年产6.5Gwh的电池厂也许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建成,到2015年底电池年产能或将扩大到10到15GWh。” 15GWh的产能一旦实现,意味着比亚迪可能将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生产厂。而根据日本IIT研究预测,2014年全球几大动力电池厂商加起来才能实现6GWh动力电池出货量。
有媒体作者测算,如果15GWH的产线完全投产,将可以配备5万辆K9,或者25万辆E6。而比亚迪今年的电动汽车销量计划是,电动大巴k9今年计划产销3000辆,e6电动车5000辆,秦1.5万到2万辆。由此可见,就算比亚迪在储能电站、电动叉车领域有所发展,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消化掉15Gwh的动力电池产能。
那么,既然面临与特斯拉、三星SDI相同的规模化问题,比亚迪为何不能像它们那样,放开思路,暂时忘记与竞争对手的剑拔弩张,而是掉头寻求合作,以求动力电池达到一个新的规模级别?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单车的电池生产成本,同时还有可能在动力电池上,复制其手机电池相同的盈利模式。相同的思路,比亚迪的混合动力总成模块,是否也可以考虑与其他车企共享呢?
我总觉得,中国的企业,或者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里,对“竞争”和“对手”这两个字的理解,总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很难做到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谋求合作。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总是希望传达这样的思想,无论是传统汽车行业还是电动汽车行业,我们自主品牌都处在弱小的阶段,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参战。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作者:汪军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33013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