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垮掉了!
这家曾为中国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的上市公司前几天被ST之后,又引起了一拨舆论的热炒。
中秋节前后,本人先后见到一些汽车业内外的朋友。话语间,大家要么为之扼腕叹息,感叹世间无常;要么作壁上观,看曾经风光无限的庞庆华如何出局⋯⋯反正,此事与己无关!
错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一个企业都走在破产的路上,重演着庞大的故事。
从究竟的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所有企业,甚至包括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都将遇到无数无法确定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死亡。
我查了一下,在我所接触到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中,目前活得最长的是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汽车修理公司,成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67年历史。而其它企业大多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其中相当一部分诞生于90年代中后期,那一拨中赫赫有名、大家熟知的公司,如亚之杰、联拓、众义达、亚飞……等等,如今早已烟消云散。
所以,从相对的意义上讲,我们只能让企业活得更长久一点,尽量晚一点破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避免庞大之类企业的一些做法,吸取他们的一些教训。
这些教训有很多,今天在这里我只说两条:第一条,决策违背常识;第二条,放纵自我。
第一条,决策违背常识。大家知道,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也是战略失误,而战略失误是任何战术都无法挽回的。
为什么决策会失误呢?我看绝大多数是违背常识。一个企业干得越大,其关键领导人一般会离常识越远。犹如“皇帝的新装”,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清真相,而他们却被忽悠了。不信,我略举几例给大家看一看。
常识一:想明白如何赚钱才能投钱。老百姓开个小卖部,开个小饭馆,肯定都是先想清楚能不能赚到钱、如何赚到钱,再决定干还是不干。而这些大企业家呢?多数都没想明白,如庞大上市后没几天就豪掷几个亿收购萨博,百分之百没想明白;连入住的品牌还没申请到,就圈地建了N个汽车园区,肯定也没想明白;更不用说一大批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了,基本上是凭着一种幻觉(当然也可以说是“理想”)在干。其投资的基本逻辑是:政府想让我们干,或者上面领导让我们干,或者别人都在干,等等,就是不问产品有没有市场、消费者会不会买单、买单后会不会赚钱、不赚钱能活多久。
常识二:隔行如隔山。每个行当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如今这个行业中能活下来的企业,都是趟过无数的雷才存活下来的。“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造车梦”!造一辆车,特别是造一辆用自己姓氏命名的车,太吸引人了,太刺激了,所以无数的男人都会为之前赴后继!庞庆华、庞青年,都是有这种梦想的人,所以庞大想从下游的卖车向上游走造车,青年想从干客车转型到干轿车。尽管他们都在汽车这个大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其结果尚且如此,更何况以前与汽车行业不打交道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地产造车新势力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鹏汽车一款升级版的车一上市就“得罪”了第一批种子用户,连这种“小儿科”的销售打法都玩不转,不知后面还有多少雷在等着他们!还有,现在正到处“收、收、收”的恒大,也不知下一步要趟多少雷!
以前,中国汽车市场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潜力巨大,可以跑马圈地,谁来都能占上一块,第一批民营造车企业,如吉利、比亚迪、长城⋯⋯等在造车路上都犯过一些错误,但很幸运的是,他们过去都有犯错误的市场空间。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已从“增量竞争”时代转入“存量竞争”时代,隔行闯入者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犯错误的空间了。
常识三:只有挑一百斤担子的能力,不能硬挑千斤重担。这个道理妇孺皆知,但许多曾经成功的汽车企业家们不信。他们认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均不具备的前提下,就大干快上。限于篇幅,前两个能力我在这里就不说了,只说最后一个管理能力。庞大最火的时候,要在全国同时运营管理一千多家4S店。一千多家店,全部都是自己投资、自己运营管理。管得过来吗?想想头皮都发麻,这得多大的本事!有人说,没事,咱用互联网手段、用软件管。你相信吗?中国人的智慧,你想用一套软件就将线下业务全管住,做梦去吧!管不过来,结果只能失控,失控后就是无数个洞在漏水,你接都接不过来。
常识四:借的钱最终都要归还。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不明白,不仅要还钱,从借的第一天起就要还利息。但越大的企业越不这么想,认为这样太保守。他们的认知逻辑是:能借到钱是本事,借的越多,越不用担心银行不给我借钱。借着,借着,有些人借到最后都借麻木了!结果出问题首先出在资金链上,庞大这次最为典型,银根一抽,立马歇菜。有人说,这是银行对国企、民企不一视同仁造成的,但就不想想自己犯了常识性错误。还有一种认识,用股权融资、特别是到股市上融到的钱不用还。真是这样吗?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背后它透支了投资人的信任,透支了品牌,结果还是在还账,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常识五:投入少才能赚得多。中国汽车企业一般都很豪气,喜欢“高举高打”,玩大手笔,结果一算账,许多项目热热闹闹之后,啥也没赚到。当然,这背后有地方政府在后面推波助澜、发挥作用。反观优秀的跨国汽车公司,比如丰田,一般都非常讲究回报,一个工厂没有产能没用完之前,决不建第二个工厂。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而丰田逆势而上,产能告急,这个时候,他们才决定在中国投资扩产,结果是,丰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公司,相应的他们的经销商日子也过得不错。
常识六: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老人们常说,饭要慢慢吃,吃快了噎着。而我们大多数汽车企业不这么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跑马圈地时代,短期内可以这样干一把,但从长远看,干企业是跑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比的是是内功,比的是是耐力。我们看到,过去这些年,无论造车的企业,还是卖车的企业,其中一些上得非常快,结果最后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活得久、活得好的企业还是那些节奏保持得非常好的企业。一年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日系、德系品牌快速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发展节奏控制得非常好,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快。
像以上这样的常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接着说说导致企业加速破产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放纵自我。
放纵自我,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企业的关键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开始为所欲为。
企业做大了,企业家一般就开始被“神化”了,被“神化”了之后,就成了“土皇帝”,这一点在民营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既然成了“土皇帝”,就得有做皇帝的样子。“神化”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弄个 “三妻四妾”,当然,现在是新社会,不能明着来,于是就开始泡妞,夜夜歌舞升平;或者找个情人,弄个知己;进一步,换个年轻老婆。还有更进一步的,赌或者吸。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大耗精力的事,而企业就是一个有机体,企业家就是发动机,发动机的精力耗没了,企业自然就垮掉了!在我所了解的垮掉企业中,不少都折在这上面。
当然,放纵自我的行为还不止这些,还表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唯我独尊、任人唯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等等。
清华大学有一个校训,叫“厚德载物”。企业做得越大,对企业家的品德要求就越高,否则,载不动企业,企业就会垮掉!
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企业就是一场修行。修得越好,活得越长,离破产越远!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做到的有几个?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这太难了,难在要不断地与欲望做斗争。
所以说,修行,古往今来,都是最难的一件事。
(作者孙勇为资深汽车评论家、“老孙论车”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现任中德诺浩汽车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曾任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老孙论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9211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