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以渐进式创新的状态发展了上百年,近年来,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正在把这个迟暮的行业重新拉回创新舞台的中央,然而与车内体验息息相关的车联网领域却迟迟未能获得与前两者同等的关注。2017 年 5 月,谷歌联合整机厂奥迪、沃尔沃发布了基于 Android 7.0 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安卓主机,我们认为,这一事件将左右未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格局的走向。
为什么是「电动汽车-2019、自动驾驶-2021、车联网信息系统-?」
如上文所说,整个汽车产业向电气化和自动驾驶转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个行业共识是,到 2019 年,几乎所有整机厂的首款电动汽车都会面世,相应的大多数整机厂都设定 2021 年为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最迟年限。换句话说,2019 / 2021 可以看作是汽车产业电气化、自动驾驶元年。但具象到汽车产业另一个即将引来变革的领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业内并却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什么原因导致了迥异的发展局面?先来说说什么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 以下简称IVI),是采用车载 CPU,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打造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IVI 能够实现包括三维导航、实时路况、IPTV、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车身控制、移动办公、无线通讯、基于在线的娱乐功能及 TSP 服务等一系列应用,极大的提升的车辆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很多媒体喜欢以苹果和谷歌自 2007 年推出 iOS+Android 一统移动电子设备系统市场,教育了一帮传统手机厂商类比,认为类似的颠覆将发生在 IVI 领域。于是在 2013 年苹果谷歌相继发布 iOS in the Car(后更名为 Apple CarPlay)和 Android Auto 时,大家期待着另一场颠覆的到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直到 2017 年 5 月,IVI 领域继续维持着微软 WinCE、黑莓 QNX、Linux、谷歌 Android 割据统治的寡头结局(为什么 Android 成功晋级而仍然没有 Apple CarPlay 后面会提到),除了市场份额的此起彼伏,这个市场远没有手机市场的变革来得有趣。
一种观点将原因指向整机厂对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心存芥蒂,不愿与之合作,将用户数据开放给外部合作伙伴。这种说法显然有失公允,拥抱苹果谷歌的远不止奥迪沃尔沃。早在 2013 年 12 月,谷歌便联合奥迪、通用、本田、现代、英伟达成立了“开放汽车联盟(OAA)”,截至目前,OAA 成员已经超过 50 家,其中整机厂数量已经超过 30 家,汽车电子供应商也超过了 10 家。苹果官网列出的加入 Apple CarPlay 联盟的整机厂更是达到了 80 家以上。
所以事情的真相就是,苹果和谷歌进入 IVI 领域几年了,在整机厂热情拥抱的态度下,并没有拿出什么杀手级体验对之前的玩家革命。但互联网公司在用户体验的打磨上长于整机厂是毋庸置疑的,“手机市场的颠覆就是明证”。问题出现在那里?
我们认为,第一个分歧出现在二者应用场景的差异,拿手机来类比 IVI 本身就是不恰当的。智能手机时代,手机本身的通讯功能(特指打电话、发短信)在日常使用中变得越来越低频,反而是游戏、视频、音乐、阅读、摄影等娱乐功能变成了高频功能。但汽车的交通工具属性永远排在第一位,没有人愿意在车载中控大屏上打一局王者荣耀。IVI老老实实改进导航、控制空调、车窗等基础功能的体验要比添加了“可实时查看新闻”更有意义。
第二,消费者、开发者、整机厂反馈不积极。在谷歌官方宣布开发车载 Android 主机之前,无论是 Apple CarPlay 还是 Android Auto,本质上都是通过镜像映射的方式实现车机与手机互联,车联网公司 Automan CEO 石庆年认为,“用户需要一次次连接数据线或打开蓝牙,点击连接,随后才能开始体验系统,这个用户体验本身是繁琐的。”糟糕的用户体验带来的连锁效应便是高频用户量较低,导致开发者的热情下降,应用的匮乏加剧了 IVI 生态的降温。
另一位车联网行业观察者表示,截至目前,消费者在购车时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作为关键购车因素的不到 1%。从传统整机厂的角度来看,IVI 远远没有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影响大,投大量入人力财力开发的新系统在营收上得不到积极反馈,整机厂对两大系统的热情自然也会下降。
但随着谷歌 2017 I/O 大会的召开及其他外部因素的推动,整个 IVI 暗流涌动,一场变革正在来临。
谷歌发布了嵌入式车载 Android 主机,为什么说这是新变革的号角?
虽然直到今年的开发者大会才发布了嵌入式车载 Android 主机,但谷歌在 IVI 领域的映射+主机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由来已久。
2015 年 Android 系统升级到 Android 6.0 版本的时候,谷歌在提供给合作伙伴的兼容性测试纲要中就已经出现了诸如 Android Automotive 的字样:“Android Automotive 可在车载主机中运行,是一款操作系统。它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只承担娱乐信息的部分,也有可以是系统的全部。”
这个表述与 Android Auto 将手机界面映射至车载中控大屏的表述完全不同,该纲要可以看作是谷歌在 IVI 领域发展策略上的首次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Android 系统的开放性,致力于开发 Android 系统的创业公司动作要远远快于谷歌。2010 年,谷歌尚未宣布 IVI 战略之际,国内的车联网公司博泰便开发出了全球第一个安卓车机系统 inkaNet,该系统最终搭载在上汽荣威 350 上实现商用。加上 2013 年 Android Auto 的助推,截至目前,车联网创业公司例如斑马网络、极豆科技研发的 Android 车载系统早已在前后装市场广泛商业化。
国内的车联网公司极豆 CEO 汪奕菲表示,极豆对 Android 车载系统的未来极具信心,车企希望搭载个性化的、具备品牌特色的 IVI。这就是极豆这类创业公司的机会。从谷歌在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系统截图和极豆开发的定制系统来看,用户操作界面和 UI 布局上确实存在着类似手机操作系统在原生 Android 和 MIUI、Flyme 的优化空间。
谷歌官方发布嵌入式车载 Android 主机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 IVI 领域的创业公司而言,谷歌在 IVI 战略上的转变会起到明显的引领作用,作为 Android 系统的发言人,谷歌此举将再次吸引全球开发者的目光到 IVI 领域,助推 Android 车载主机的繁荣。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虽然系统实现了独立于手机,用户体验不再繁琐,但仍然不会有人想要在汽车中控大屏上打王者荣耀,如上文中所说,手机与 IVI 应用场景存在着显著差异。
这就要讲到上文中所说的“外部因素的助推”,应用场景存在差异,那就改变场景。上文已经提到,SAE Level 4 级别的自动驾驶最早将在 2021年实现,驾驶员和乘客不必集中注意力在驾驶汽车这件事后,汽车将从纯粹的交通工具转变为除家庭、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这个理念在蔚来 EVE 概念车、大众 Sedic 概念车和驭势科技的概念车型中都得到了体现。用户可以腾出手和注意力来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阅读、摄影等,汽车的内饰布局也将迎来突破,从纯粹的座椅+方向盘转变为座椅+小桌甚至沙发的客厅式布局。
我们认为,车企们也必须顺应潮流做出改变,在自动驾驶的影响下,IVI 领域的用户体验在未来购车影响因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传统车机系统如 WinCE 和 QNX 的特征是开发与汽车整机研发同步、迭代缓慢,但未来汽车 IVI 中 OTA 空中升级将成为基础必备功能。基于 Linux 的特斯拉汽车 IVI 甚至承载了交付空头功能,后期推送落地的属性。特斯拉 CEO Elon Musk 放言“特斯拉汽车每隔 12 ~ 18 个月将会迎来重大更新。”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研发节奏带进汽车制造领域,更快的将新技术商业化,值得传统车企们深思。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 IVI 领域的 WinCE、QNX、Linux、Android 四家平分天下,但变化正在发生。随着智能互联潮越来越热,WinCE 的缺陷正在不断放大。首先 WinCE 不是开源系统,难以进行新功能的开发;不够智能,实现联网功能极为困难;由于历史因素 WinCE 系统设计也没有针对触摸屏优化,只能靠物理按键。这些缺陷在近年来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中也有体现。QNX 有着来自黑莓的高安全性及相对 Android 对车规级标准更优秀的适应性,但昂贵的软件授权费使得 QNX 只在高端车型中有一定市场,同时很高的开发成本也是 QNX 的短板。有了谷歌官方对车规级系统的优化和开发支持,预计 Android 车载系统将很快蚕食掉 WinCE 的市场份额,随后开始向高端 QNX 发起冲击。
当然 Android 也有着明显短板,比如在系统稳定性上需要通过一系列车规级安全标准。此外针对移动电子设备开发的 Android 并不擅长控制外部设备上,要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控制,需要与车辆的行车电脑、CAN 总线、OBD 及相关设备等对接,这就必须对安卓的底层架构进行深度改造。
行文至此,你一定发现了跟谷歌平起平坐的苹果似乎在 IVI 领域没有突破。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映射式的 Apple CarPlay 没有未来,但拉拢一帮硬件合作伙伴这件谷歌驾轻就熟的事情在苹果这里还从未出现过。苹果从未授权任何一款系统给第三方,软硬件一体化研发是苹果的基因。但自去年开始,苹果已经出现了放弃硬件开发的首个产品自动驾驶项目 Project Titan,该项目现已专注于软件的开发,汽车产业被认为是下一个面临巨大变革的产业,苹果车载 OS 会成为苹果史上首款授权第三方的操作系统吗?也不是绝无可能。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42号车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9956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