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13家中国新能源龙头企业入选MSCI指数, 谁最火?

13家中国新能源龙头企业入选MSCI指数, 谁最火?

5月15日,A股234只股票“入摩”,资本市场又沸腾起来。这意味着234只个股将于6月1日起被纳入由全球12万亿美元资产跟踪的MSCI指数体系中。 “入选”的公司更加兴奋,似乎看到了股价“蹭蹭蹭”上涨。 

Wind数据显示,海外新兴市场加入MSCI后,近70%的概率会取得正收益,加入后一年的平均收益达26.9%,同时A股将享受纳入MSCI后带来的增量资金涌入,对于之后的表现带来正向推动作用。 

根据13个新兴国家纳入MSCI指数后的表现看,纳入一个月,60%以上的国家股市上涨;纳入一年后,61.5%的国家股市涨幅超过10%。 

而在“入摩”的公司中,有不少是在利润估值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龙头,体现了其行业地位与价值,基本上代表了各个行业的龙头地位,涵盖了金融、消费、新能源汽车等板块。 

被纳入MSCI指数的成分股,分行业来看,属于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三大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20家、30家、18家。从公司市值占比来看,最高的属于银行业,占比高达31.47%;其次是非银金融,占比达13.04%;食品饮料排第三,占比为6.74%。 

三家车企市值超千亿 

据出行君统计,在这234家公司中,有13家大出行公司幸运“入摩”,分别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域汽车、广汇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宇通客车、万向钱潮、天齐锂业、华友钴业、赣锋锂业、洛阳钼业、中国动力。 

从2017年年报来看,上汽集团仍旧是最赚钱的车企,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汇汽车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44亿元、107亿元、71亿元、41亿元、39亿元。 

不难发现,上汽集团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其它车企,整车龙头地位十分稳固。同时,上汽集团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实现了大增。(见下表)

在“入摩”的这7家汽车企业,市值超过千亿市值的有上汽集团、比亚迪和广汽集团,截至5月18日,市值分别为4083.37亿元、1473.2亿元、1349.55亿元。

而比亚迪受到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影响,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51%。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46亿元。

受此影响,比亚迪的股价从年初的65.28元/股下跌到5月17日的52.77元/股,下跌幅度为19%。 

但需要一提的是,在比亚迪的各个业务板块中,并没有把动力电池业务单独区分,而比亚迪动力电池的战略地位,远高于其他板块。2016年,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为7.35GWH,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一。 

王传福曾表示,新能源车最核心的技术是动力电池,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技术和工艺也遥遥领先,要将优质的业务板块独立出来。

2017年,宁德时代(CATL)的出货量10.4GWH,反超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出货量第一的电池商。

而近日,宁德时代已经启动IPO进程,估值高达1300亿元。 

目前比亚迪估值较低,是按照传统车企来做的评估。一旦动力电池板块分拆上市,可能将创造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基本上可以说是再造一个比亚迪。 

被低估的汽车零部件龙头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华域汽车和万向钱潮双双“入摩”。作为低估值业绩稳健的汽车零部件龙头,市值接近800亿元的华域汽车,是比较受关注的。 

整体来看,零部件企业比汽车企业的估值要低。目前,国内具有高技术含量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的企业太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整车销量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零部件产业一直落后于整车发展。 

一些德系、日系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一方面原因就是背后有比较牛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德国的博世、采埃孚、日本的电装、爱信,连韩国都有摩比斯,但是我国一直都没有被国际上认可的零部件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离不开零部件企业的崛起。 

华域汽车2013年完成了对延锋伟世通50%的股权收购,再得益于上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同时,华域汽车于2017年9月斥资17亿元收购上海小糸另外50%股权,实现对车灯核心业务的全资控股。2018年3月,公司完成上海小糸的股权变更并实现并表。此次并购让其在零部件方面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华域汽车2017年的净利润为66亿元,可以说,比很多车企都赚钱。 

目前,华域汽车PE估值水平较低,主要受上汽估值制约,随着“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战略推进,公司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开拓上汽系以外客户和海外市场,估值水平有望迎来重塑。 

业内认为,中长期来看,华域汽车具备成为国际零部件巨头的潜力,但成为中国的“博世”道路还很遥远。

新能源电池上游矿产板块受关注

相比传统汽车企业,以华友钴业为代表的上游矿产板块,从去年开始就是各路资金追逐的重点。 

2017年第一个交易日,华友钴业的开盘价为35.65元/股,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价为80.23元/股,全年股价上涨幅度高达125%;今年以来从1月2日的开盘价80.03元/股,截止到5月17日,已经上涨到114元/股,上涨幅度高达43%。

华友钴业2017年实现净利润 18.96 亿元,同比大增2637.79%;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钴综合产能规模排名中国第二,公司规划从钴行业领先者转型发展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导者。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供需格局来看,钴产业需求端由新能源汽车、3C 电池领域带动,稳定高速增长,供给端由于伴生属性引起的供给刚性加之增量有限,未来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根据供需测算,近几年缺口逐年扩大,难以弥补。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所带动的刚性需求势必拉动钴需求增长,钴价存在强烈的上涨预期,行业处于上行趋势当中。 

因此,不管是业绩还是股价,华友钴业的表现都值得期待。 

同时,受益于“卖钴”业绩和股价双双大涨的洛阳钼业也同样入选。2017年全年,洛阳钼业涨幅高达86.18%;截至5月18日,洛阳钼业2018年以来累计股价涨幅也超过20%。 

作为两家“入摩”的“卖钴”公司,华友钴业和洛阳钼业在海外资金的加持下,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赣锋锂业也是去年的大牛股之一。从2017年年初的26.46元/股,一路上涨到年底的72.5元/股,涨幅高达174%,截至5月17日,收盘价为68.88元/股。 

在A股十几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赣锋锂业的盈利水平处于龙头地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3.83亿元,同比增长54.12%;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216.36%。公司表示,由于下游锂动力电池市场带动上游的电池材料行业需求增长,锂化工产品需求持续旺盛。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有望不断提升,汽车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新能源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都将受益于此。 

不难发现的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上,上游矿产板块从去年开始可以说集体实现了股价和业绩的大涨,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矿产的稀缺性。不管是“钴”还是“锂”,都是因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涨,市场上还曾发生过抢“钴”大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有望不断提升,汽车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新能源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都将受益于此。

A股市场和国际化接轨,国际化的方向和趋势越来越明显。上市公司呈现国际化的情况,龙头化的企业越做越强,众多小市值公司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

按照MSXI指数标准,“入摩”的这5家公司不论是市值还是盈利能力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国际上的认可,随着海外资金进入A股,出行君提醒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大出行下半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869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大出行下半场

大出行下半场是由多位资深媒体人和大出行行业的专业人士联合运作的一个微信公号,专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和出行服务的新技术、新交易、新资本和新模式的分析与报道,已经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和第一电动网,并同步更新雪球和知乎同名专栏。

  • 68
    文章
  • 3790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