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Project i 1.0阶段把碳纤维和轻量化作为电动汽车战略的必要要素,虽然从一开始捆绑昂贵的碳纤维和电池是比较合理的,而当特斯拉以更高的电池能量、可配置的里程等显而易见的优势,搭配大屏科技范儿,在电气化上正面击败了宝马的Project i计划。
图1 宝马在纯电动领域投入了专用平台,但在数量上被特斯拉击败
宝马在转型后的Project i 2.0阶段,在电气化和电池技术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划和迭代考虑,本篇周报主要就谈一下Project i 2.0时代宝马在整车电气化和电池材料、电池设计开发以及下一代电池方面的新布局。从两个方面展开:
1)整车相关
模块化技术,第五代模块技术
动力系统技术,特别是动力性能
车辆开发速度和车辆成本
基于网联技术的早期问题诊断
2)电池相关
电芯技术开发
差异化:加热激素和CCU技术、高压系统管理、平板化电池系统和电池尺寸变化
快充技术:面向300kW快充的技术储备
储能业务的探索
供应链管理:基于电池需求量变化的电池原材料的管控
图2 宝马对于电动汽车技术360°管控
一、 整车开发技术的进阶
往未来看,宝马还是有着很大的魄力,在技术平台上,目前仍处在Project i量产之后从第三代技术向第四代技术过渡的过程中。2018年马上要进入第四代动力总成技术,而第五代技术则在EV和PHEV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全面模块化。
Gen1和Gen2:这两代技术主要是明确了电子电气方面的定义,在电池方面确定了冷却方式、BMU/CMU划分,还有主体的高压管理软件
Gen3:正式用于Project i和后续i performance的实施推进
Gen4:在Gen3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特别是处理器软件方面的提升
Gen5:完全平板化的设计考虑
图3 宝马的技术迭代
如下图所示,第四代技术还是尽可能复用部件,类似X5、5系PHEV在后备箱和第二排座椅下方同时设有两个电池位置,在3系、2系和7系的几个位置上基本都采用了类似的变种。
图4 宝马第三和第四代PHEV和BEV的差异化
由于电池位置和PHEV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使得电池的布置和考虑在第五代技术中已经达到了战略平台的级别,在所有电动化平台同时考虑内嵌的特性。因此PHEV大部分公司都采取了平板化。
图5 宝马动力系统电机和电池的演化
从2020年开始,宝马进入第五代电动化开发技术系统,在电池尺寸和电池的模组大小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差异化。低温地区采用电池预热功能,这个是实验了EC Power的专利授权技术。
最顶级型号产品(50e):将搭载120kWh电池组,三电机
中等级产品(40e):供90kWh电池组与电机驱动后桥
入门级产品(30e):提供60kWh电池组与电机驱动前桥,最大续航里程约为300km;
图6 第五代模块化的EV电池系统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则采取了潜在的SiC技术,增大功率;在一体化方面,把电机、减速器和电控集成在一起,通过轴驱动的方式来提高集成性和进一步降低价格,这已经是德国电动汽车开发的共识了。这里不明确的是,宝马原有在电机方面的积累是否会让位于供应商。
图7 宝马的电驱动技术演进
二、电池系统的进阶
1、电芯技术和固态电池的研发
宝马已宣布将投资2亿欧元在慕尼黑建立电芯研发中心,开始涉足电芯级别的技术验证和开发,这个研发中心会有200名工程师,将会在2019年春开幕。
研发中心会对电芯不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验证在极端气候环境下这些电芯的性能表现、慢充以及快充的区别、电池的尺寸以及体积等等。之前宝马把大量的测试放在第三方TUV实验室,而这次是基本把电芯方面的研发拿回到公司内。
图8 宝马电池研发中心
宝马的这种电池研发有别于传统的依靠大学研究、电芯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的方式,而是可以独立、快速完成电芯级别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宝马的意图应该是想依靠高端的研究人员来做一些IP,彻底搞懂电芯层面的设计和过程差异,并配置一些试制电芯的能力。下面还有一块是和Solid Power在固态电池前段开发领域的合作。
图9 电池方面的研究补全了自身的一极,特别是固态电池方面
2、电池材料供应链拓展
据媒体报道,宝马即将签署一份为期10年的锂和钴原材料供应合同,为接下来新能源车制造所需的电池做好生产储备。为了确保未来10年拥有充足的电池原材料,目前公司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筹备,这份供应合同的签署就是相关考虑的一部分。
为了将来的电动汽车增量,宝马在加大电池供应链布局,钴、镍、锰、石墨和锂等与电池相关矿物在未来几年的需求量会很大。这个验证未来的电池材料选用,其实也是和电池实验方面的尝试有很大的关系,确定电芯的化学体系可以有效评估未来材料的需求。
图10 在电池核心领域的多维度能力
3、储能电池业务方面探索
最早,宝马在美国做了储能电池业务的尝试,然后使用宝马i3模块来进行筛选和组合,而最新的应用则采用整包的并联使用,这个在梯次利用对比中后续会详细介绍。
图11 储能电池、梯次利用和电池回收方面的考虑
小结:
很多细节在今后可以长期跟踪观察,来确定宝马的电气化技术进步与中国企业的差距。
参考文件:
1. 宝马 GROUP TECHNOLOGYWORKSHOPS E-MOBILITY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朱玉龙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4183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