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云雀汽车正式发布了一组全新车型云雀Q1官图。云雀Q1定位于一款小型车,新车将于2018年2月中旬左右正式上市销售。
看到该新闻,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云雀是15年前的贵航云雀吗?它不是在青年莲花入主后就退出历史了吗?为什么新车叫云雀但还是挂着青年莲花的LOGO?根据规划企业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主业?
笔者梳理发现,经过一些列复杂过程,最终高通盛融/安远新能源收购贵航青年莲花汽车获得造车资质。这不失为新造车势力获得资质的方法之一,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风险,稍有不慎,会陷入法律诉讼中。
云雀与青年莲花的“辉煌”与落寞
云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贵航)20世纪80年代军转民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可谓命运多舛。
贵航汽车自1989年引进日本富士重工轿车生产技术,并合作开发“贵航”牌微型轿车,随后“贵航汽车”正式更名为“贵航云雀汽车”。
虽然作为国家批准的八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产品、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贵航推出的云雀牌微型轿车始终不能打开市场。从1989年到1998年的十年间,云雀牌微车累计销量不足一万台。
1998-2001年贵航与日本富士重工、丸红株式会社和新加坡TCIL全面合资后仍难改颓势。到2003年,贵航云雀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直到2004年青年汽车集团入主,并将公司更名为贵航青年云雀汽车有限公司。
入主云雀获得轿车生产资质后,青年汽车2006年5月看准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含旗下英国路特斯(莲花)汽车和路特斯(莲花)工程公司)和与广东金星重工建立汽车合资企业法律纠葛的间隙,迅速切入,展开了与宝腾和路特斯(莲花)汽车的合作谈判。
先于2007年7月13日与宝腾汽车签署3万台整车出口(CBU)和技术授权合同,又与宝腾零部件公司(PPCSB)签署原厂件散件供应合同,最后与宝腾旗下工程咨询服务公司英国路特斯(莲花)工程(Lotus Engineering)签署全散件(CKD)开发合同,一切准备就绪后,青年汽车以宝腾汽车Gen.2和Persona为原型车,通过CKD方式合作在国内组装正式开始,同时青年将“贵航青年云雀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
于此同时,青年汽车及其子公司迅速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第12大类(汽车类)中包括“青年莲花(Youngman-Lotus)”“欧洲之星莲花(Europestar)”“莲花小王子”“路特斯”“BENBMW”“OUBMW”“赛奔”“保得利”“二汽”等100多个商标。
笔者查询了数份当年宝腾、莲花工程与青年的合作协议,所有协议原文都写到(The relationship of PROTON and Youngman is one of independent contracting parties and shall not be construed as creating an agency or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parties)(“宝腾与青年汽车的关系是独立的供应合同关系,而不应被解读为合资或联盟关系)。
2012年1月16日,宝腾汽车被出售给马来西亚最大的企业DRB-HICOM公司(业务涉及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本田、大众和奔驰汽车在当地的组装厂),宝腾汽车连同旗下的英国莲花汽车集团一同划归 DRB-HICOM旗下,股权的变更直接导致了包括宝腾集团董事长和英国莲花集团CEO在内的高层悉数离职。受此影响的除了2011年10月刚刚签约的宝腾与中国华泰汽车的“合资创建汽车技术产业园项目”外,宝腾、莲花工程与青年汽车的技术支持合同也受到影响。2012年年底,青年汽车与宝腾汽车和莲花工程的合同终止,缺乏产品技术支持的青年莲花立刻陷入了产品困境。
与此同时,青年汽车在付出了数亿资金、与庞大集团结成联盟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收购瑞典萨博汽车的努力最终宣告失败之后,青年汽车的资金链开始出现危机,加上已经陷入停滞的产品研发和新产品推出、低迷的销量、多地产能扩张以及与经销商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青年莲花陷入被起诉、追债和停产的境地。
2015年8月,贵航对外挂牌转让了其持有的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的31%股权。同时贵航对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发起的关于土地使用权的诉讼。
2015年10月19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要求被告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告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归还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占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支付土地租金人民币763248元。
2017年12月8日,在大量起诉的情况下,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资产23亿,负债30亿,资不抵债,且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因此判定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正式破产。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高通盛融+安远新能源
随着青年莲花系的倒掉,总部位于北京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高通盛融看准机会,2015年4月投资成立贵州安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通过出资5.6亿收购青年系持有的贵航青年莲花的股份,成为控股56%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正式获得了轿车生产资质。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也正式成为安远新能源与安顺国资委56%:44%的合资公司。高通盛融同时也投资了唐骏奥铃,在新能源造车领域全面投资,未来贵腾汽车和唐骏奥铃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望形成紧密协作关系。
2017年4月7日,贵航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贵腾汽车有限公司。
根据控股股东安远新能源的规划,贵腾汽车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主业,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打造面向未来市场的智能、环保,高性能的汽车品牌产品。鉴于原贵航青年莲花所拥有的传统燃油车生产资质,贵腾将在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之前,继续生产和销售传统燃油汽车。
目前,原恒天汽车高管柏永华担任安远新能源和贵腾汽车的总经理,计划先以其继承的云雀品牌和收购的原莲花品牌LOGO的组合,先期推出小型SUV燃油车,等2019年6月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腾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完成之后再全力转向新能源汽车。
贵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
根据笔者从贵腾汽车安顺新能源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获得消息,贵腾汽车安顺新能源汽车基地计划在云雀汽车厂基础上进行扩建,投资26.5亿元,达产后双班总产能8万台新能源汽车,包括6.5万台新能源乘用车和1.5万台传统乘用车,其产品包括四门纯电动城市SUV G1,四门纯电动紧凑型轿车G11、四门纯电动三厢轿车G2和五门纯电动MPV G3系列车型。
根据笔者估算,如果贵腾汽车一切顺利能够在2019年投产之前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则该公司到2022年可能生产出4.5万左右新能源车,产生13万左右新能源正积分。
贵腾新能源汽车资质的挑战
虽然贵腾汽车继承了贵航青年莲花此前的传统燃油车资质,但对于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特别是贵航和青年均已退出、股权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依据39号文进行新能源汽车投资和准入重新核准。
另据笔者获悉,目前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与青年系的金华青年莲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金华青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贵航青年莲花的股权转让纠纷进行法律诉讼。诉状显示,高通盛融公司与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于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市丰台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规定,“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将其持有的贵航青年莲花56%的股权转让给高通盛融公司,转让价款共计5.6亿元。”“协议签署后,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未按照协议约定按时完成股权工商变更”;“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承诺的标的公司具有新能源轿车和传统轿车的生产资质,但高通盛融公司派出经营团队接管标的公司后,发现标的公司并不具有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质,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虚构事实,恶意欺骗高通盛融公司。”
为此,高通盛融公司的诉讼请求为:一、判令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连带支付高通盛融公司违约金54000000元;二、判令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连带支付高通盛融公司因违约造成的损失509140464元;三、判令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连带支付高通盛融公司因标的公司债务诉讼产生的补偿款639574元;四、本案诉讼费用由金华控股公司、金华能源公司承担。
该案已于2017年7月27日移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最后裁决。
即使贵腾公司最后胜诉,获得经济赔偿,但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仍需要从长计议,重新向有关部门报送核准。这无疑给贵腾汽车未来的新能源战略落地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贵腾的经验与教训
在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目前笔者整理了这些造车新势力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者的三种途径:
一是通过发改委27号《新建》途径正常申请资质,平均获得资质的时间是12个月左右,且审核日趋严格,通过率不高,目前仅有北汽新能源、云度汽车、江铃新能源、知豆汽车和长江汽车。
二是通过收购现有汽车生产资质并进行转移,目前有威马汽车收购大连黄海和沈阳中顺汽车获得资质、上文的高通盛融/安远新能源收购贵航青年莲花汽车获得资质。
三是通过找现有有资质的汽车企业合作代工的模式,目前有电咖+东南汽车、蔚来+江淮汽车、小鹏+海马汽车、新特+一汽轿车。
三种模式中只有第二种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但蕴藏的风险也最高,本文高通盛融/安远新能源收购贵航青年莲花汽车获得资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笔者认为,获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可以有不同的途径,造车新势力还是应该依据自身的优点和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途径,同时事前要做好功课,尽量避免出现本文高通盛融/安远新能源收购贵航青年莲花汽车股权后出现的诉讼案例。毕竟时间不等人,时间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海外并购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241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