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汽车出行,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司机的用车(打车、代驾、拼车等),另一种则是不带司机的用车(租车),相比于带司机用车,随着自驾等较长距离的用车需求增加,单次用车时间也相应增加,租车就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而电动汽车的以其环保节能省钱的特点在租车普及上委以重任。
新能源分时租赁市场分析
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汽车租赁,是指以小时计算提供汽车随取即用的租赁服务,其收费是按小时来计算。租车者无需到网点办理租赁手续,只需通过运营公司的手机APP完成注册,便可成为会员,并获得会员卡。凭会员卡即可打开各网点提车,也可以选择送车上门(但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使用完后停放到共享服务网点充电,并通过APP确认付款,整个租车流程就完成。
然而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国内的分时租赁并没有像国外一样出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目前在全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有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在实际效果上也是有所不一。或许美好愿景的背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还有一段路要走。
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总是有一段路要走,只要方向是对的,即使将来有可能成为炮灰,在巨大的利益“钱”景面前,各方神圣包括租车公司,民营企业,机关单位等最近纷纷涉水其中,宣布这样那样的宏伟计划和商业模式。
分时租赁的价格包含基准价和里程价两部分。以GreenGo绿狗租车上租用普遍的北汽新能源EV150为例,该车时租基准价为每小时19元,里程价为每公里0.66元。郭威从亦庄到望京,按租用1个小时、跑30公里计算,租车费用为39元左右,再加上打6折,最后的价格仅为23元。而这样的价格是乘坐普通出租车价格的一半还不到。
用户体验
新能源电动汽车“互联网+分时租赁”,互联网领域是很强调极致用户体验,用张小龙的话讲“就是让用户爽!”。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用户流量绝大多数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已经在消费体验上被互联网“惯坏了”的用户能否在极致体验上接受分时租赁的模式,以及接受分时租赁的线下体验。比如车辆的供应,价格的供应,车辆舒适度的供应,以及出发地目的地的停车位置供应。这些都是要为用户考虑的因素。甚至在电动车更进一步智能化的发展为用户提供取车之前的车辆状态优化,比如定制化的座位调整,根据用户用户的距离判断取车的时间然后调整车内温度。再有就是无人驾驶新技术的应用使一部分没有驾照的互联网用户流量也能导入其中。
在租赁人口的分布区域,利用大数据进行出行分析,选择分数租赁的取车点、停车点的建设,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高峰期、雨天租赁高峰期的资源调配等等,都是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因素。
从未来城市发展交通拥堵状况以及城市环境治理方面来讲,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优化补充。从潜在消费需求来看,汽车共享的市场尤其是分时租赁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任何商业模式的探讨以及商业的进行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虽然刚刚起步,却赢得了资本甚至是车企的青睐,分时租赁项目的企业面对的问题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但是在国外已经有分时租赁项目开始盈利,证明汽车共享经济是可行的,在我国实现盈利也只是一个相对时间相对模式的问题。
通过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分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面对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用户流量的导入,对用用户在目前的状态下天然的要进行一部分筛选,用户必须有驾照!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胃口已不再是简单地专车或普通租车的胃口,更强调体验,使用体验当然还有付费体验。
在成本分析方面,除了运营使用车本,时间效率成本,包括电动汽车的公司以及服务场所的建设,停车场,充电桩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的分配以及协调也会考验到分时租赁运项目营者的综合能力以及财务能力。
对于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运营,需要投入一定的车辆,建设部分站点。这些都会影响到用户的导入和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大规模的前期基础建设和投入又会拉长企业盈亏平衡点时间。使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对于目前来讲,有驾照的人都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潜在用户,在未来来讲,一旦实现自动驾驶,只要有出行需求就是电动汽车的潜在用户。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合智思创新能源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222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