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电动汽车能不能行?2018还是要先看大玩家

电动汽车能不能行?2018还是要先看大玩家

2020 年是传说中电动汽车实现对燃油车决定性颠覆的一年,那一年的理想图景里,电池成本足够便宜,充电速度足够快,充电桩设施足够多……

然后,绝大多数车企都把自己的电动车型安排在那一年发布。

真真假假,有些迷茫,毕竟最近大家又开始讨论政策声音背后的意味,讨论更多的技术路线,讨论更多的可能。于是我决定还是看车好了。

2017 年年末,蔚来和威马的发布让中国的新能源圈儿兴奋了一把,但因为都是新车企,车子还没正式交付,产品的品质、性能各种都很难有稳定预期,咱们还是看看能够有稳定预期的车好了。前阵子媒体访问麦格纳 CEO 那篇报道里有一段话说的很贴切,电动汽车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森林,现在热闹的都是小动物,大熊还没出来呢。

只有那些大玩家出手,这个市场真正的样子才会逐渐浮出表面。

所以,还是要看看大玩家的表现。电动汽车能不能行,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要看他们。

豪华对决:捷豹 I-PACE 和奥迪 e - tron quattro

首先是捷豹 I-PACE 和奥迪的 e-tron quattro ,这两款车正在争夺 “ 首款豪华纯电 SUV ” 的 title 。Model X 在皱眉头。

捷豹 I-PACE 将在明年 3 月瑞士日内瓦车展上正式发布,但如果你想买到它,起码要等到 6 月份。这已经算早了。

毕竟,这是传统豪华车企推出的首款纯电 SUV —— 那些热爱旧世界又想拥抱未来的爱好者们应该是对此最有兴趣。

期待 I-PACE 不仅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很可能是最早的,还因为他也是捷豹这个老牌英国车近几十年来最让人震惊的一款车了(外媒语)

然而看外观并不觉得有啥可震惊的…… 

官网概念车

路透伪装照

今年 3 月伦敦路试车

目前,多地流出 I-PACE 伪装车路试照片。显然捷豹已经为自己的首款电动产品做好了充分的量产准备,目前 I-PACE 已经完成全球 150 万公里、累计 11000 小时的道路测试。

有关这款车,捷豹官方非常本分的说,他首先是一辆捷豹,其次才是一辆电动汽车,无论是外观造型,操控,性能还是乘坐体验,都是一辆真正的捷豹。

以我的眼光来看,这根本就是一辆改良的电动汽车嘛,如果捷豹想要让人无法察觉这是一辆电动汽车的话我觉得他们做到了……居然还保留了前格栅设计,真是有一种英国式的幽默感,迂腐的可爱。

可是细节不是没有心思,比如前格栅上方、保险杠两侧进气口和尾部扰流板都是镂空设计,以降低风阻。

捷豹技术部门高管表示,I-PACE 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设计的,而实际上捷豹确实也公布过自己的新能源项目规划,针对纯电,插混和混动,都有不同的产品平台。嗯,看看大众啥的,在纯电新平台上的产品设计,都是巴不得让全世界知道自己有多与众不同。

Jaguar 的这个技术叫做 electric drive module ,eDM ,电气化平台架构。是一套可匹配不同动力变速器系统,形成轻混、插混、纯电三种动力组合。

捷豹 eDM 纯电平台 

在上市发布前,捷豹针对多个城市发布了消费者试驾邀请,这是我们在不同城市看到伪装车路测的原因之一,当然只是乘坐体验,测试一下续航。

捷豹总设计师 Lan Callum 表示,这些试驾的反馈都非常好。另外他还表示,I-PACE 是兼具超跑的美感,运动车型的性能和 SUV 空间舒适于一身的完全颠覆以往教科书的设计……(他原话是把那些教科书撕得粉碎,我好想看看那本书里都写了啥。)

其实测试的主要体验在于续航和性能。

I-PACE 搭载了 90 度锂电池,单次充电可以行驶 350 公里( NEDC 标准下续航约为 500 公里),百公里加速 4 秒内。关于充电时间,官网说法是 50 千瓦直流快充 90 分钟充满 80 %(太慢了!)

最近,芬兰的预定客户爆出了 I-PACE 的售价:

First Edition:售价 98,773 美元(约合人民币 65 万),提供 HUD 抬头显示、空气悬挂和全景天窗;HSE 顶配,售价 90,387 美元(约合人民币 59.37 万),提供 18 向电动座椅、环绕音响和其它配置;

SE 中配,售价 83,864 美元(约合人民币 55.08 万),提供 20 寸轮毂、自适应巡航系统、皮革内饰、电动尾门;

S 低配,售价 76,4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50.18 万),提供 18 寸轮毂、LED 头灯、Meridian 音响系统;

这个价格,我只想说,有点儿高。毕竟比 Model X 小一号……

官方尺寸示意图

奥迪 e-tron quattro 是 2015 年法兰克福车展首发,而 I-PACE 则是 2016 年洛杉矶车展首发,大家约好差不多都是 2018 年上市,放眼看去,豪华纯电 SUV 市场除了寂寞的 Model X ,只有这两位,不被拿来比较是不可能的。

奥迪 e-tron quattro 概念车图

奥迪 e-tron quattro 伪装车

奥迪 e-tron quattro 的基本信息:

e-tron quattro 是一款尺寸介于 Q5 和Q7 之间的跨界风格纯电动 SUV ,搭载了 95 度锂电池,续航 480 公里,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 平台:与保时捷 Mission E 同平台打造;

  • 电池:来自 LG 和三星,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电池调整非常灵活;

  • 电机:低配是双电机系统,一头一尾各一个电机,而高配则是三电机,尾部两个,头部一个;

  • 充电:支持 150 kw 快充(后续将推出 350 kw 快充),半小时充满 80 % 续航超 300 公里,另外还将配备无线感应充电技术;

  • 不同环境下的续航和性能表现: 奥迪研发部门的高层表示, Model S 的一些试驾报告表明,其性能表现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太一样的,而 e-tron quattro 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如一,这点可以吊打 Model S 。

奥迪 e-tron quattro 

另外,e-tron quattro 概念车发布的时候号称百公里加速 4.5 秒的,毕竟是奥迪 quattro,不过在接近量产版上,他们没有指出这一点,而是强调充电方便、空间大的可以让猎狗追兔子这些 USP ,感觉量产版性能乐趣可能会降低不少的。 

以上两款都是传统豪华品牌试水 EV 的新作,看起来都无甚新意。尤其没有任何智能化亮点。电动化程度也差不多,电池能量高一点低一点,都是供应链的选择。大家都是大厂,就看跟谁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款车都是试试市场水温罢了,大熊还没露出真正的利爪(希望是我想多了)。

韩系狙击:现代 Kona EV

虽然是电池大国,韩系品牌的新能源路线,或者说 EV 领域的开拓却是有些慢半拍的。这也很好理解,韩系通常追着日系看,而日系的技术路线都是多头并举,对 EV 一直都不是真爱。日本品牌在举国之力下大搞氢燃料电池技术,韩国也在跟进,反正就纯电不真心,其他路线看不清,索性等着好了。

现代 2016 年发布了 Ioniq 概念车,提供纯电,混动和插混三种动力可选。今年 Kona 在韩国亮相时,现代高层对媒体表示,Kona 将在 2018 年推出纯电版。前不久媒体拍到 Kona EV 路试谍照,推测将在不久后的日内瓦车展首发。

起亚 Kona

据悉,Kona EV 电池容量为 64 kWh,续航里程约为 340 公里。价位约为 4 万美元。紧凑级的纯电 SUV,续航跟入门级 Model 3 相近,比 Leaf 旧款的不足 200 公里强(可惜 Leaf 新款到 400 公里了)。估计现代研发这款车就是对标 Leaf 和 Model 3 之间的位置,又找着 SUV 这么一个增长点,打算找个细分价格带搞点事情。

别的,没啥特别值得说的。韩系的电动化路径走的太慢太保守。对了,这款车起亚同平台会出 Niro EV 版。

买不起捷豹奥迪,可以买现代起亚。

但以上车型都只是电动化而已,算是过渡型产物。真正有可能颠覆汽车关联体验的,这两年还是新造车企业步子比较大——至少是暂时保持着轻装上阵带来的优势。

新车企挑战:待定的那些……

FF91,这两天,圈内正被它的泄密项目资料刷屏。一辆每卖出一台就亏六万块的车,我有些无力描述。大家看看新闻就好了。

Lucid Air,已开始预售。但是估计 18 年无法上市。

Lucid 是来自美国的纯电动汽车企业,成立于 2006 年(比特斯拉晚 3 年),其成员来自特斯拉和马自达等公司。

贾跃亭和北汽等先后成为过其董事,后来又都卖掉股份。今年又爆出过跟福特谈收购的新闻。不知道结果如何了,看起来量产不顺利。

Lucid Air

今年 Lucid Air 正式发布,基础版的价格为 6 万美元,续航 380 公里,搭载自动驾驶硬件等;另外还有高配版本可选,续航高达 640 公里,虽然没有标出价格,但 Lucid 说所有可选的都选上的话价值 10 万美元。

Lucid Air 比特斯拉 Model S 还是更有性价比的,续航更长,价格更低,打个No.2 纯电豪华新品牌的定位我觉得是可以的。但量产啊,特斯拉花了那么久也没理顺呢,Lucid 能给人信心吗?

看上去以上两款车都很难再 2018 年来到我们身边了。还是寄希望于我们国内的蔚来和威马靠谱点。无论如何,蔚来一季度就要交付,订单量目前看起来乐观,以至于很有一些小伙伴感到先前对蔚来的预测被打脸。

蔚来到底行不行真是不好说。毕竟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你说它玩资本游戏不靠谱?但吃瓜群众卖帐啊,订单成绩喜人啊目前。蔚来上市以后,42 号的粉丝群里掀起过一段强烈的讨论声浪,看好或者不看好都有,但无论如何是激起了大部分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的热情。至于其他的,车交付以后,消费者体验以后,自然会有结论。

汽车作为超级复杂的大宗消费产品,没有什么比产品本身更重要和更能说明问题的了。而产品的可靠性保证,可能是蔚来这类新车企最大的弱点,相较于传统车企做的电动汽车不够智能,新车企做的智能汽车不够可靠,到底消费者对哪件事的容忍阈值更高点呢?

我很好奇,哈哈。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42号车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071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42号车库

做最有见地的未来汽车报道,微信、微博搜索「42号车库」关注我们。

  • 230
    文章
  • 13054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