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研究员 汽车海外并购automergers】特朗普扬言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全球哗然。其经济顾问团队中有两个汽车界大佬的反应很有意思,一个是特斯拉的CEO Elon MUSK,他在推特上发文宣布离开总统顾问委员会,另一个是通用CEO Mary Barra,她表示将继续留在特朗普顾问团队中,但她同时也表示通用将继续为全球环境美好而持续努力。
气候变化协定关乎汽车企业的排放和油耗,也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新能源业务,马斯克的离开也许表明了一种态度,Barra选择留在顾问委员会也并不意味着通用在节能减排方面就有什么松懈。
2016年,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欧宝、豪沃、霍顿、宝骏、五菱和一汽通用在内的10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完成销量997万台,同比增长了2%,继续屈居大众、丰田之后,位列世界汽车巨头排行榜“探花”位置。1931年,通用首次称霸全球以来,其后它在销量冠军的位置上稳稳地保持了77年,直到2008年销首次被丰田超越,成为第二名,2014年,通用又被大众超越,沦为第三名并保持至今。
最近,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多项重大合作集中进行了签署,签署的项目涉及到江淮与大众、北汽与戴姆勒、蔚来与大陆集团、百度与博世、百度与大陆,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面对竞争对手德国车企纷纷借克强总理访德的机会,在新能源领域大手笔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老兵”通用汽车的新能源战略,自然很受业界关注。
一、“老兵”在美国(1908年-2006年)
通用可以称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真正的老兵。在1908年通用汽车诞生后不久,便迎来了美国电动汽车发展史上的首个高潮。
据The Evolution of Electric Cars的历史资料,中国仍在进行着轰轰烈烈辛亥革命的1912年,电动车已占美国整个社会车辆保有量的38%,呈现出与蒸汽机车和汽油车三分天下之势。
1912年美国车辆保有的动力类型结构(三分天下)
1912年,通用汽车于1909年收购的凯迪拉克汽车率先采用了电动式启动机,彻底改进了汽油机的启动方式,帮助内燃机迅速胜出。而电动汽车因为续航里程短、充电基础设施缺乏在竞争中逐渐败落。此后的80多年里,虽然电动汽车整体上处于边缘消亡状态,但通用汽车仍在不时探索电动汽车发展的各种可能。
1971年通用汽车旗下Delco Electronics公司与波音公司联合开发的电动月球车被阿波罗1号成功送到了月球上
1973年通用在第一届低污染动力系统研讨会上展示了通用都市电动汽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再次把人们的视线拉到了电动汽车身上。1990年1月的洛杉矶汽车展上,时任通用汽车总裁Roger Smith向全球展示了一款叫作Impact的纯电动概念轿车,并宣布通用汽车将继续为消费者制造电动汽车。
为应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的ZEV法案,通用在1996年推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动汽车EV1(Gen 1),也是世界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但局限于技术水平,EV-1的续驶里程只有100公里左右,到2002年,通用汽车共生产了1117辆EV1。随着ZEV法案从2003年推迟到2008年,没有政策压力的电动汽车迅速走向了衰落。2003年通用CEO Rick Wagoner以EV1缺乏盈利前景为由正式终止了EV1项目。EV1的终止,引发了广泛关注,知名的新闻纪录片《谁杀死了电动汽车?》是业界反思的一个代表。
通用汽车的EV1
EV1被砍后,参与EV-1项目的工程师出来创业生产出铅酸电池车T-Zero。后来硅谷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建议T-zero将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改进后的T-zero续航里程达到了惊人的480公里。 T-zero电池的改进成功 ,让艾伯哈德对电动车的未来更加的信心十足,于是他和其他几名工程师在2003年宣布成立一家新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
二、“老兵”在美国(2007年-至今)
特斯拉首款产品Roadster的推出,促使通用再次审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
2007年,通用主管产品开发的副董事长Bob Lutz决定继承EV1的“遗志”,开发全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雪佛兰Volt。
2010年年底,雪佛兰Volt开始正式上市交付,从2010年到2016年年底,雪佛兰Volt在全球共销售了13.45万辆(包括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上的霍顿Volt、在欧洲市场上的欧宝Ampera以及英国市场的豪沃 Ampera),其中在美国市场共累计销售了11.3万台,占整个通用2010-2016累计新能源销量的88%。
Volt之后,2015年1月底特律车展上,通用发布全新雪佛兰Bolt纯电动车,Bolt 加班加点,赶在2016年12月开始交付,目的是抗衡即将量产的特斯拉Model 3。Bolt续航里程238英里(约合 383公里),定价37425美元,扣除联邦税减免7500美元,价格为29995美元。截止到2017年5月,Bolt共累计销售了6500台。
Bolt将成为分享经济的排头兵,不再专属于个别用户,通用密歇根工厂已经开始生产 Bolt 组成的自动驾驶车队了,未来通用的自动驾驶 Bolt 将利用 Lyft的网络在美国提供拼车服务。而且,纯电版的Bolt是通用为零排放、自动驾驶时代准备的重磅炸弹,与Volt的研发思想已经完全不同,Bolt的诞生就是为了验证并提升新技术成熟度,Bolt是通用研发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适配车型。
通用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探索,虽几经反复,最后终于坚定了“量产车以发展增程式和纯电动为主、豪华车以插电式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作为通用新能源战略的具体化,雪佛兰Bolt能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通用这个世界新能源汽车老兵未来整个新能源战略的实施。
三、“老兵”在中国
现阶段,中国是通用汽车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2016年通用中国在华合资企业及进口车(包括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一汽通用)销量达到了387万台,占其全球销量的39%。在出售了欧宝和豪沃品牌后,通用的年销量将至少减去100万台,未来需继续加强中国业务提升,弥补通用欧洲留下的销量缺口。
通用这个新能源汽车老兵也是最早进入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外企业。早在2012广州车展上,由上海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全新赛欧SPRINGO电动车正式上市,续航里程130公里,售价25.8万元,是第一批享受补贴和上海免费牌照的新能源车。
2014年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高潮前夜,通用雪佛兰Volt(沃蓝达)增程式电动车进口到中国,只是高达45万元的起步价,令消费者望而却步,销量惨淡。之后通用明显加大了国产步伐,2015年凯迪拉克CT6插电式混合动力在上海通用金桥工厂下线。2017年上海车展,在沃蓝达基础上的国产别克Velite5增程式电动车上市。
根据通用中国总裁钱惠康介绍,“2020年前,通用汽车计划在中国投放超过十款新能源汽车,涵盖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和宝骏品牌,其中三分之二将为专属新能源车型。”
根据交强险数据,2017年前4个月,包括宝骏E100、别克Velite 5增程式和凯迪拉克CT6 PHEV在内,通用在中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20台,仅占其全球新能源销量的1%,这还是在2016年占全球比重0.2%基础上大幅增加的结果。
2016年中国地区为通用燃油车贡献了近40%的销量,成为通用最大的销量贡献国。这与其新能源车的仅1%的贡献度可谓大相径庭。中国现在和未来必将是世界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在中国大力转向新能源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即将实施新能源积分政策,将给缺乏“上量”新能源产品的通用汽车带来巨大挑战。
四、“老兵的挑战”——能否达成中国“双积分”管理政策的指标
随着克强总理与德国总理就新能源积分政策达成一致,中国新能源积分政策即将公布。
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签署江淮大众新能源合资公司以及戴姆勒集团直接入股北汽新能源,都向外界表明,中国的新能源积分政策对跨国车企压力巨大,不采取切实有效的资本运作,是无法完成积分政策要求的。
2016年,通用中国及其在华合资公司共交付了387万台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仅有不到50台。即使凯迪拉克CT6 PHEV和别克Velite 5国产顺利,到2018年也很难有大的量的突破,通用所有的希望都依赖于宝骏E100电动小车能否大卖了。面对北汽EC180、知豆D2、众泰E200、江铃E100等的强力竞争,宝骏E100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目前看形势还不太明朗。
粗略估计,到2018年,在不考虑油耗积分的情况下,光新能源积分要求方面,通用整体上就估计会有28万左右的积分亏空,要么搞定荣威,要么花14个亿(如果按5000元/分估算)购买积分,通用面临的可选择项其实并不多。
以此类推,即使2019年和2020年通用幸运地将新能源车产量提升到8万台和15万台,这两年通用整体上还分别会有25.6万和10万的新能源积分亏空,这些都还是在不考虑油耗负积分的情况下分析,如果加上通用可能的油耗负积分,则通用的积分亏空还会更多。
如前文所提及的,在中国大力转向新能源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即将实施新能源积分政策,将给缺乏“上量”新能源产品的通用汽车带来巨大挑战。如此一来,现阶段留给通用的解决方案屈指可数。
1、 准备充足的现金购买积分。
2、 学习大众和戴姆勒,与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建立积分联盟。(例如找特斯拉或荣威合作)
3、 合资或者干脆直接入股收购。(例如与比亚迪合资,收购知豆或江铃新能源)
通用的老竞争对手大众已经通过与江淮合资很好地化解了积分压力,通用如果不果断采取措施,迅速为中国市场布局强有力的新能源产品,通用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失去在中国的竞争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海外并购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2762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