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百度扔下中子弹,组建全球最大无人驾驶生态,洗牌开始

百度扔下中子弹,组建全球最大无人驾驶生态,洗牌开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无人驾驶,作为战略意义的“天王山”,同时控制全球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共享出行、快递物流和车联网等近百万亿产值市场的制高点。任何国家,一旦在这场产业大战中失利,将从21世纪大国队伍中被淘汰出局。尚留在舞台上争雄的,只剩下美国、中国、德国、日本。

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生态的合纵连横在高速推进,全球无人驾驶产业链的“热战”正在全面爆发。对无人驾驶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已从原有的单打独斗,逐步过渡到以国家力量为后盾的产业生态鏖战。

任何企业,没有在生态系统中找到自身定位、在产业分工体系里占据有利地形,将被赶出竞争舞台。

中国AI巨头百度,继宣布了无人驾驶的apollo计划后,再次放出大招。这次他没有固守老巢等待谷歌联盟的扣关,而是主动出击海外市场,联手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以及ADAS巨头,组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产业生态,其问鼎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雄心和决心昭然若揭。

百度董事会副主席、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分别在雅虎时代、微软时代与谷歌进行鏖战。陆奇认为,在无人驾驶领域,百度有巨大的机会击败谷歌。无人驾驶以及背后辐射的产业,是百度AI能力商业化关键战役。

过去几十年来,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有可能在极其庞大的全球汽车产业中发挥事实上的主导作用,影响它的发展进程。

全球最大无人驾驶生态浮现

德国时间,2017年5月31日下午和6月1日的早上,柏林,在中国政府总理访问德国和欧盟期间,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宣布与中国AI巨头百度结盟:结合中国领先的AI技术和德国领先的制造技术,构建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全新的商业生态,面向全球市场提供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一体化的集成服务。

百度,拥有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智能互联、车载硬件、人机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图等多个自动驾驶相关的核心技术,并在自动驾驶技术、汽车网联应用和汽车大数据等方面有比较完备的智能汽车软件方案,将提供自动驾驶必需的完整软硬件和服务解决方案。博世,致力于将汽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助力转向系统与未来的各项功能整合,提供传感器、相关硬件及车辆定位服务。大陆集团,则持续致力于为智能驾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将以合作协同控制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为依托,提供包括高级驾驶员辅助等自动化驾驶所需的传感器等在内的先进的技术及软件。。

博世,全球第一大零部件供应商,2016年实现731亿欧元的营收,其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高达915亿人民币。大陆集团,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2016年营收达到405亿欧元,净利润28亿欧元,也是世界上净利润最高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大陆集团是全球ADAS市场老大,博世则是NO.2,这两家加起来占到全球ADAS市场31%的份额。

百度董事会副主席、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底盘与安全事业部总裁Frank Jourdan、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Dirk Hoheisel参与和缔结了战略联盟。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了这一时刻。

这是一个庞大的无人驾驶产业生态系统。这个联盟里,拥有全球TOP4之AI能力的供应商百度,提供全套无人驾驶的核心算法、车载OS系统、3D高精地图;拥有全球最成功的AI处理器供应商英伟达,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和ADAS供应商博世和大陆集团,为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提供驻厂集成服务和强大的服务网络;拥有中国本土的后劲十足品牌汽车制造商,以及德国强大的汽车制造巨头。

需要指出的是,《哈佛商业评论》评出的2016年全球百佳CEO中,这个联盟拥有两位,均处于TOP10之内。分别是排名第六的英伟达CEO黄仁勋和排名第八的大陆集团CEO艾尔玛•德根哈特。(中国大陆只有1位企业家腾讯CEO马化腾排在第45位。)

这几乎是全球范围内最后一个组建的主流无人驾驶生态系统,也是最具竞争实力的生态系统。核心优势包括:

1、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谷歌的无人驾驶能力,此前百度及英伟达的磨合已非常成熟,加入博世和大陆的集成能力后,如虎添翼。具备第二可行的产品和最可行的系统集成能力。

2、最强大的客户资源,近乎不可阻挡的商务合作能力。

百度几乎已与所有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达成合作。

英伟达已经拿下了除宝马、福特、通用和FCA以外几乎所有的大客户,它与百度的合作是最佳选择。英伟达开始并不希望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百度出现,甚至于自己申请了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像模像样地试图自研无人驾驶系统。然而谷歌推出TPU,英特尔收购mobileye全力进击AI处理器市场,英伟达不得不迅速抉择,接纳百度的AI和无人驾驶能力,使之成为整个生态的领导者,抗击谷歌和英特尔。如能与百度形成无人驾驶产业的“win-tel”格局,对英伟达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博世和大陆几乎与全球所有整车企业有着密切业务合作,尤其承担着德系车企无人驾驶研发和集成的重任。百度与博世和大陆的战略联盟,意味着大众奔驰奥迪几乎接近加入联盟,大众在自研无人驾驶系统的同时已经获得了tier1供应商的保底。

博世和大陆必会将百度的无人驾驶系统结合自身的传感器和整车集成能力,推向世界各地,不仅是推广整车制造商客户,还将包括共享出行,快递物流,机场码头等特殊应用场景。

3、坚不可摧的中国本土市场。在国内市场,因为有了英伟达、博世和大陆的全力帮助,整车企业的市场基本已经拿下。通用、福特在华的合资公司短期内不会轻易就范。唯一的干扰是阿里控制的中国快递物流市场,以及共享出行市场由滴滴主导。阿里和腾讯如通过自研无人驾驶,拍马也追不上百度,唯一可行的是快速收购初创公司,结合物流和共享出行应用场景的优势,抗击百度的大兵压境。

这个生态的搭建,意味着中德两国在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产业形成关键性默契,携手开拓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共享出行金矿。

德国是对全球贸易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又是德国汽车工业最重要的市场,在特朗普暴击伤害默克尔和中国全面提倡全球化的背景下,彼此的战略合作一拍即合。

至此,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四大生态系统,争夺无人驾驶主导权。分别是:

百度-英伟达-博世|大陆-中德车企集团,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

谷歌-FCA-Lyft集团,日本的本田正在犹豫是否要加入这个体系;

美国四大独立“孤胆英雄”集团:特斯拉、苹果、通用和福特,他们截止目前准备自行搞定一切,日本的丰田同时具有强大的自研能力;

英特尔-mobileye-宝马-德尔福集团。

车评君认为,并不是百度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整合庞大的产业资源,而是他们看清了产业的竞争格局,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在因缘际会中顺势而为。

“公敌”谷歌的神助攻

谷歌是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先驱者和缔造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几乎是这个产业的代名词。然而,现在的谷歌正逐步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产业的“公敌”。因为他做了太多的东西,抢了太多人的饭碗。

没人会质疑这家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企业在AI包括无人驾驶方面的能力。仅仅几天之前,Alpha GO在乌镇把“围棋世界第一人”柯杰虐哭了,连一向不羁的“棋圣”聂卫平都遭到震慑,五体投地,称阿老师至少有20段。全球围棋界哀鸿遍野。

AI的这次完胜让媒体们集体高潮,无数上帝选中的10万+借n多媒体之手不断在朋友圈闪现,谷歌恶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它的目标昭然若揭,推广其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芯片——TPU。

打脸迅速到来。谷歌TPU,在AI和无人驾驶领域,再一次粗暴地动了别人的奶酪,受伤的是AI处理器巨头英伟达。

英伟达的传奇CEO黄仁勋跳了起来,他先是在4月10日撰写长文抨击TPU;随后在5月11日英伟达全球GPU开发者大会上再次努怼谷歌TPU。对于黄仁勋,谷歌TPU俨然一头野猪,拱进了自家后院的菜地,眼看着要丰收的大白菜面临着被谷歌拱掉的风险。岂能不怒?

2017年1月4日,谷歌在Las Vegas的CES上推出了自研的Lidar,并将成本降低了90%。暴击伤害了大陆、ZF、博世、Velodyne和quanergy。

谷歌和FCA的战略合作,已生产出来了100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Pacifica,随即将继续量产500辆,没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任何事情。

谷歌无人驾驶体系高度的垂直整合,一方面,能够针对性地开发,快速提升无人驾驶能力,领跑行业;与此同时,在整个无人驾驶产业链中的副作用异常明显,显然谷歌任性地走自己的路,让其他生态系统里的小伙伴无路可走。

百度看到了谷歌无人驾驶生态的软肋,借助自身强大的AI和无人驾驶能力,及背后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为筹码,有效地归拢了这些被谷歌伤害过的强大公司。一只庞大的以问鼎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生态为目标、同时对抗谷歌无人驾驶生态的联军,在勃兰登堡门正式形成。

鏖战场景和数据

无人驾驶产业的生态战争全面爆发,各方除在技术路线和产品领域激战外,对应用场景的争夺成为重中之重。谁率先抢夺更多应用场景,就意味着获取更多的数据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反过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正向循环。这是一场惨烈的跑马圈地。

战斗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展开:

1、从出行市场入手:在指定区域内与政府配合,布置大量的车辆用于共享运营,获取数据。这是谷歌主攻的方向,他们刚刚与Uber的死敌Lyft结成了战略联盟,顺便伤害了通用汽车。

2、从具备L2级别和具备全套自动驾驶传感器及具备联网能力的私家车众包入手:这是特斯拉获取数据的方式。特斯拉已经拥有了数以10万计的车辆每天都在回传数据。

3、从物流、快递市场入手:国内的顺丰、菜鸟网络、京东和国家上的亚马逊都是潜在的需求方,也是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阿里,京东拟从这个方向入手。

4、特定低速应用场景入手:这是全球范围内一些初创公司的选择。

谷歌主导的生态,首选第一种场景扩大应用获取数据。共享出行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谷歌因为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处于有利地位。这种场景,截止目前还没有被证明是否可行,但从谷歌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实验看,离成功已经非常近了。如Uber和滴滴不与谷歌或百度合作,因产品技术不成熟,短期内难以跟进。甚至于百度,都需要到2018年,才会有部分L4级别无人驾驶汽车生产出来。

谷歌的痛点在于,在整车制造商合作伙伴中,开拓异常艰难,只有FCA一个合作伙伴,本田还处于观望之中。谷歌的另外一个痛点是树敌太多,这一点被百度所利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最庞大的无人驾驶生态联合体。

谷歌另外一点不足是不能变通,坚持所谓的L4策略,如果谷歌愿意从L3切入,立刻就能与FCA合作,使一批具备相关能力的量产车上路,占领应用场景,获得数据反馈。

谷歌最大的痛点是,拉里佩奇并不亲自领导这个项目,其无人车业务部门和谷歌旧有业务不能有效协同,反而左右互搏。

谷歌的无人车业务很可能会全力发挥自身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争取单点突破,尽快在共享出行市场打开缺口,形成示范效应。共享出行领域,相比于私家车市场,很可能会提前3年左右时间应用无人驾驶技术。谷歌有可能对出行市场带来颠覆,但不足以颠覆无人驾驶产业格局。

对于百度主导的无人驾驶生态而言, 第二种场景应用已被tesla证明是可行的,是最可能的突破口。百度在合并了L3和L4事业部之后,具备了L3级别ADAS服务能力。

对于他的德国合作伙伴,奔驰和奥迪正在遭到特斯拉的攻击,需尽快量产配备L3级别无人驾驶能力的车辆。通用的凯迪拉克已宣布,在2018年解锁L2以上级别的ADAS能力。

2018年以后,豪华车品牌不具备L2以上级别ADAS能力,不能联网,不具备OTA在线升级能力,将丧失市场竞争力。

大陆集团和博世是全球ADAS市场市占率居于第一和第二名的两位玩家,占据全球ADAS市场31%的份额,剩下要干的是,如何利用百度迅速将能力提升到L3及L4级别。

这是百度-英伟达-博世/大陆联盟的巨大机会,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鉴于未来95%以上无人驾驶汽车将销售给私人用户(无人驾驶将消灭私家车?不可思议的杞人忧天),打通和占领这个应用场景后,百度主导的无人驾驶生态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基础上,再向快递物流、共享出行市场拓展才是正确的打开姿势。

英特尔-宝马-德尔福联盟,目前已经陷入了比较孤立的状况。其弱点总结如下:英特尔的情况和谷歌非常类似,在无人驾驶领域建立其整个体系的能力,有mobileye的摄像头,有AI处理器,有5G通讯,还有云服务器,树敌非常多。5月16日,当英特尔-宝马联盟宣布德尔福加入体系后,就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其他供应商必须加入一个第三方联盟。博世、大陆与百度结盟水到渠成。应为他们和谷歌合作,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英特尔的另外一个不足是AI能力的缺陷。作为一个芯片和硬件设备供应商,在短期内想填平在软件领域的鸿沟并不容易,而想培养出强悍的AI能力更是难上加难。

在目前的局面下,英特尔-宝马-德尔福联盟在产品未成型之前,很难再吸引第三方整车制造商或其他应用场景服务商加入生态。这个生态由宝马单腿驱动。相信宝马能很快推出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车型,然而获得L4的能力会面临巨大挑战。

孤胆英雄如特斯拉、苹果的综合能力会更强一些,丰田、通用和福特能否在第一时间实现无人驾驶能力,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另外,和百度生态相比,因为百度的软件服务几乎免费,整车企业获得无人驾驶能力只需要付出AI处理器、感知等硬件成本。

单干的整车制造商必须独自承担庞大的研发投入,加之采购数量上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规模效应,未来在激烈的成本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汽车产品因为巨大的价格鸿沟,需求的多样化,难以形成类似手机行业的iphone,单款手机占据20-30%的市场份额。这会让单一整车制造商显得非常窘迫。

洗牌和新产业秩序

过去若干年,逐利的资本和胆大包天的企业家,无不在在觊觎无人驾驶产业,数以几百亿美金的资金被扔进了这个产业,几百家企业怀着打造一个巨无霸企业的梦想厕身其间、夙兴夜寐、枕戈待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酷的现实照进梦想。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每一个市场参与主体都开始思考,市场是严酷的,你只能切到应得的市场份额,而且要基于自身不可撼动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你需要成为生态中的一份子,在无人驾驶产业生态中,只有以下领域的领先者才有机会在未来生存下来,获得发展:

AI算法及无人驾驶系统提供者:这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能力。自动驾驶实现L4级别的能力,需要AI能力,计算机视觉能力的提升需要AI能力。

在无人驾驶的核心算法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是谷歌和百度。无论是苹果、Uber还是特斯拉,尚存不小的差距。然而,这一块的共识比较少,导致很多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研发出具备竞争力的无人驾驶OS。

不难理解在此之前,很多汽车制造商或供应商(非常地有钱)将自己定位成AI公司,试图发展AI算法和核心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但这种定位会让他们非常痛苦,因为除了在原有汽车制造领域阵地有可能失守之外,新兴的领域的竞争对手也非常强大,比如丰田在AI领域竞争得过百度、谷歌的概率非常小。

他们完全可以与百度或谷歌合作,利用他们的AI能力,结合自身优势,使之快速应用于汽车交通行业,打造出完美的产品。

百度-英伟达-博世|大陆-中国车企联盟的形成,证明了一点,产业参与者开始意识到:参与生态分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一种务实的策略。

核心处理器供应商:硬件的提升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才有可能带来软件和算法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核心AI处理器的供应商只有三家英伟达、英特尔和谷歌。英伟达在这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可秒杀后面两家。然而,英特尔在这个领域进行将近10次的收购,投入的资金量将近400亿美金,正在全面追击英伟达。谷歌的TPU简直是横空出世,然而几乎没有一家竞争对手会用它的,英伟达一定会联手谷歌在AI领域的竞品,全力围剿谷歌的TPU。

高通、德州仪器和苹果,未来也许还会参与这场角逐。专用AI处理器并不是没有机会,但已不能成长为像英伟达这样的巨头。

系统集成商:这是一个曾被高度忽略的分工,然而像汽车如此复杂的工业化产品,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从来没有被替代过。无人驾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在规模化量产时,必须要和整车的控制、底盘进行全面的匹配和调试,在这个领域,未来需要培养大量的工程师,或参与驻厂服务,或参与售后服务。系统集成商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拥有这项工作的全部know-how,因为他们在过去一百年,一直在和整车企业紧密合作,为各种重要零部件的集成提供驻厂服务。

车评君认为,未来面向广大的应用场景,有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系统集成商,这是一个新兴的,值得去发掘的细分市场。

感知设备和器件制造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雷达和摄像头,最核心的是激光雷达Lidar。在全球范围内,Lidar供应商包括大陆、ZF、博世、Velodyne和quanergy,这里再次出现了谷歌的身影。

无人驾驶一方面会改变一些车内传统器件,同时会让很多新的电子和内饰设备获得新的成长空间。

通讯服务供应商:这里包括基带芯片,主要是5G通讯,华为、高通、思科和英特尔将会参与这场竞争。另外,电信运营商也将会出现在列表中。

整车制造商:这块能力目前看来不可替代,当然像苹果、特斯拉以及一些新兴的汽车制造商试图颠覆格局。

无人驾驶技术运营商:包括共享出行,快递和物流,私人出行以及特定低速应用场景。这些无人驾驶技术的需求方也需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以为有应用场景的优势,就能够整合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成功概率非常低。

百度-英伟达-博世|大陆-中德车企集团的出现,对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从业者都需要思考:一场大的产业洗牌已经开始了,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产业生态中处在怎样的位置?是在产业中获得发展还是遭到颠覆?

1、对于整车企业:需要进行深入骨髓的思考,整车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没有机会在AI与无人驾驶核心控制能力上具备和谷歌及百度抗衡的能力,到底是选择对抗还是选择结盟。尤其是当他们将无人驾驶能力开源出来之后,车企自身的研究研发投入如何补偿?怎么继续保持成本竞争力?

2、对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此时此刻应该会清晰地看到严酷的现实,虽然拥有庞大的厂商资源,但如果连全球的老大和老二都已经放弃了与百度正面对抗采取合作态度,那么自己的独自抵抗还有什么意义?

3、对于所有试图研发无人驾驶“控制大脑”的初创企业或非初创企业:也许此刻应该对何去何从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如陆奇所说的,到底是重新再造一个轮子呢?还是利用百度的能力,进行产业的话的应用、场景的应用。正如微信支付,没有人能够和腾讯PK基础能力,但微信支付需要大量的服务商帮它的应用推广到所有的商业场景。

4、对于芯片制造商,尤其是英伟达,在百度拿下博世和大陆之后,必将会深化和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提供商的合作,因为控制软件毫无疑问是这个生态的主导力量,不可替代,且会越来越强势。对于百度而言,也将乐于和英伟达结成更加紧密的联盟,从英伟达手中接走更多的整车制造商资源。至于英特尔,其在无人驾驶生态之争中,已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极有可能复制其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惨败。

5、对于共享出行和快递物流行业的运营商而言,此时此刻,必须要开始思考,要与哪个无人驾驶生态进行深入合作,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比如滴滴打车,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假如中国60%的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都是百度的无人驾驶操作系统,是否百度就可以在出行市场替代自己?显然是胡扯。出行市场的核心竞争是什么?是流量吗?是入口吗?百度和腾讯在最强势的时候都没有干成电商弄死阿里,在未来也没法干挺出行市场的老大。那么滴滴有必要自建无人驾驶的控制大脑吗?

结语

全球政经格局正发生剧烈的变化,特朗普的务实主义和贸易极端利己主义使得其逐渐退出了全球政经领域的领导权。中国毫不客气地接过了全球化大旗,并可望重塑一个全新的世界政经格局。国运昌盛,与产经昌盛相伴而相生。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必然会在更多的产业中扮演全球范围主导者的角色。智能汽车,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大、最重要的关键产业,这是中国成为21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国和强国的基石,必须要获得主导权。

产业的兴盛,一方面需要国运昌隆和政治强势为后盾,更需要在巨大的企业家精神驱动下聪明的战略制定和务实的执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用模仿的方式试图弯道超车的成功概率非常低,旧有产业格局的改变,需要新的模式、新的力量。

百度组建全球最大无人驾驶生态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当谷歌发力共享出行之际,如果百度也奋力补短,驱动团队昼夜加班缩短L4级别产品面世周期,拼命去BD共享出行公司或快递物流公司,是以己之短,攻谷歌之长,将在竞争中陷入被动直至最后的失败。聪明策略是,找准对方的弱点,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痛击竞争对手最弱的弱点,才有机会成为主导产业格局的力量,并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可能在未来,于苍茫宇宙,无人车将是孤独的人类忠实的朋友)

中国汽车产业,模仿丰田,学习丰田,永远不可能超越丰田。一定要找准自身的禀赋优势,暴击对手的不足,方有可能取胜,进一步改变格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是历史送给中国汽车人的天赐良机,适逢其会。中国汽车人必须要头脑清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切莫浪费大好机会。

延伸阅读:

谷歌扔下氢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几百亿美元研发投入

百度扔下原子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2577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1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建约车评

热爱汽车,热爱自主,信奉科技,信奉市场。为你带来前瞻科技和产业深度报道。微信号: jianyuecheping

  • 252
    文章
  • 14103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