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众与一汽和上汽过去合资合作的模式,未来,大众还有可能会在中国组建第二家甚至第三家新能源合资企业来满足其产品的细分和市场的覆盖?
传统车企和互联网车企的的积极参与,使得新能源造车仍处于白热化阶段,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令国家头疼的。为了规范业内造车,工信部不得不设立一个“造车门槛”。所有车企必须拿到国家下发的新能源造车资质才能合法造车。
目前国内已经有八家本土企业跨过了“造车门槛”,其中有几家在拿到资质之前都属于曝光率非常低的纯本土造车企业,大家甚至都很少听说过。导致小编甚至怀疑过国家设置新能源门槛的用意了。于此同时也担心起了,国外新能源车企想实现中国本土生产怎么办呢?
不可能就凭一纸规定就将未来可能会更加先进成熟的新能源技术拦在门外吧?想进来肯定是有办法的。目前最好用的就是与国内企业合资生产。
首张新能源合资生产资质花落江淮大众
据媒体报道,目前大众和江淮新能源项目已经获得省级审批通过,预计上半年走完全部审批流程,其也将成为第一个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中外合资公司。这两家在去年9月就对外宣布正式建立了合作关系。
大众在江淮之前,已经和一汽、上汽建立了合资关系,但是,此前,中国政府的汽车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有这样一个限制,外企在华的合资企业不能超过两家。江淮大众算得上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那么问题来了,大众这样“破坏”规则真的好吗?其实在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政策还是空白阶段。目前大众总部在德国的新能源研发已经有所进展了,与江淮合资,能更好的让德国科技与本土科技融合。如果中国政府此时 “棒打鸳鸯”,就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按照大众与一汽和上汽分散合作的模式,未来大众还有可能会在中国选择第二家甚至第三家新能源合资企业来满足其产品的细分和市场的覆盖。
合资造车忙,没有牌照就等于白忙
大众拿到资质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以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造车了。但是还有很多类似于大众的中外合资模式企业,虽然已经宣布了自己在华的新能源计划,但是却没有拿到生产资质。
在更早的2012年,戴姆勒就联手比亚迪推出了腾势品牌,锁定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但是至今没有听到关于腾势拿到新能源制造资质的相关消息。
但是,腾势已经开卖了好几年。国内类似的还有几家。国家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7月专门规定了:给这些先生孩子,没拿证的新能源企业2年的时间补办许可证,也就是到2017年7月,如果没有补办,将被停止销售。
通用汽车也公布了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未来的新能源车型将从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以及五菱宝骏当中走出,从中端车到经济车型,通用已经明确表示到2020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新能源汽车。计划虽然完美,但是除了以进口车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外,也没有听到其他合资公司有相关资质申请的消息。
我国不是汽车强国,但是却是汽车消耗超级大国,与汽车强国相比,差距明显。合资方式虽然会挤压本土的汽车企业,在汽车制造上不乏一些出色的本土企业,但是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所以仍然需要强国技术的带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观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8690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