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宝马奔驰们急行军,中国或最早成无人驾驶商用国家

宝马奔驰们急行军,中国或最早成无人驾驶商用国家

无人驾驶经过多年的论证、发展、测试,到了今天全球业界基本形成一个共识:汽车厂商和科技企业联手,是无人驾驶的未来!

日前,作为全球科技行业标杆的苹果公司,已经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递交申请信函,信函透露苹果正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已组建超过1000人的自动驾驶研究团队。在自动驾驶思路上,苹果表示自己不会生产整车,而是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帮助传统车厂实现自动驾驶。

伴随着苹果的入局,国内外一线的科技、汽车巨头业已全面进军无人驾驶领域,国内方面包括百度、腾讯、阿里、乐视和比亚迪、上汽、吉利等,国际方面包括苹果、谷歌、IBM和宝马奔驰奥迪等等。在笔者看来,汽车和科技行业的全面跨界合作,将会使得讨论了十多年的无人驾驶迎来真正的发展契机,我们通过各大企业的动作来看,也可以预判出2017年对无人驾驶是至关重要一年,也就是说2017年将是一个转折点。

在我的分析中,落后欧美几十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也因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百度人工智能、阿里云大数据等等一批可以和无人驾驶结合的技术应用,中国将弯道超车,或最早成无人驾驶规模化商用国家。 为什么我会说无人驾驶最早大规模商业化的国家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或者日本乃至欧洲等汽车强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宝马奔驰们急行军,中国或最早成无人驾驶商用国家

中国政策向右 美国特朗普向左

目前关于无人驾驶,进度最快的两个国家毋庸置疑是美国和中国(这里有人或许会质疑中国借助了太多的外力,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手里,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哪国最早先大规模商用,谁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不在我们讨论范畴,就好比美国NBA的成员来自全球各地,但不妨碍它的伟大)。

对于中美来说,无数的实路安全测试都验证了现在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初步具备上路的能力,最大的阻力来自政策。中国这几年从中央高层方针到地方政策,从行业巨头到高校组织几乎都在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努力,推进无人驾驶的发展,比如去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智能网联汽车(升级后就是无人驾驶汽车)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在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风口之下,百度、阿里、中科院、清华大雪、广汽等等一大批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相比之下,美国这几年遇到了更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社会问题,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无数次的发表类似“让美国重新崛起”言论,让失去的工作机会回到美国,让那些在中国设厂的巨头把工厂迁回美国。可以预计,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科技创新环境将愈发收紧,科技产业发展也更加保守,而无人驾驶的未来在于科技和汽车产业跨界共赢,闭关锁国只能把整个产业带入死胡同。所以我们发现在美国几年前提到无人驾驶标杆企业是谷歌,现在还是谷歌,新锐企业更难冒头。

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不是欧洲或者日韩呢,尤其是德国和日本,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制造强国,丰田、宝马、大众、奥迪、奔驰、本田、尼桑等都来自这两个国家,难道他们做无人驾驶做不过中国? 这个非常好解释,因为在我看来,无人驾驶的核心在于科技互联网和大数据,而不在于汽车制造,过硬的汽车制造只是作为基础为互联驾驶服务的。而我们看到欧洲和日韩相比中国,互联网应用薄弱,缺乏无人驾驶大数据支撑。

或许又有人会问:欧美和日韩的网速比中国快N倍,可以访问更多的网站,他们的互联网比中国落后?其实无人驾驶不仅仅是汽车自己躲避障碍物、识别红绿灯、自动转向和停止这么简单,更关键的还在于对路况的精准识别、对路线的合理安排、对周边设施和服务的精准触达、对人机交互的深度理解等等,这些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持。

欧美和日韩的用户使用的互联网服务都是美国的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等提供的,他们产生的数据也是为这些美国的巨头做大数据分析用,而中国的用户用的互联网服务是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乐视、微博、360等提供的,中国的海量数据会服务于中国自身。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北京开车的用户,可以不用花一毛钱使用百度或者高德地图就能智能规划路线并且躲避拥堵并且计算所需时间,而在东京、伦敦、巴黎等比北京更发达的城市,却更本不可能做的像中国这么精准。这个过程中比拼的其实不是技术实力,而是大规模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20年后,当中国的小明开着无人驾驶汽车,从家里出发去电影院看电影,进入汽车就推荐附近电影院的情况,并且根据车程推荐预选场次,利用猫眼的服务进行了在线选座,然后实时的推荐三条路线(躲避拥堵、不走高速、用时最少),用语音确定后,到达电影院最近的自动停车场。电影结束后,系统因为有用户的平时行为数据积累,认为小明这个时间点需要就餐,自动弹出附近餐厅选择,小明在车内通过美味不用等这样的服务实现了远程排队、订桌甚至点餐。由于篇幅问题,后续我们不再一一展开。 而同样的,20年后美国的皮特,驾驶无人汽车躲避开了多次的危险情况,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精准的识别了每一个交通灯,安全的把皮特送到目的地。除了驾驶本身,汽车和皮特不再发生关系。

奥迪宝马们醒悟 开始纷纷合作中国互联网巨头

认识到无人汽车未来发展所在,宝马奔驰奥迪们已经开始着急,纷纷急行军,开始合作中国互联网巨头,寻求新的突破。几乎所有的百年汽车公司,都想或者已经开始与中国BAT合作,为无人驾驶的生态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这一年里,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新闻太多,很多和中国相关。宝马宣布将在中国首发iNext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奔驰无人驾驶巴士上路测试完成20公里新记录、大众宣布中国将成为大众数字化和无人驾驶研发中心、李彦宏称百度无人驾驶四项指标已居第一并且五年内商业....宝马奔驰大众们做了那么多年汽车,如果没有对汽车产业未来走向的预期把握能力,不可能纷纷成为百年企业。所以通过这几家企业的动作,往往我们可以为未来做一些解读。

比如之前奥迪在上海举行了年度峰会,会上公司表示将与腾讯、阿里巴巴及百度签署协议,在数据分析、车联网平台建设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毫无疑问,在无人驾驶及物联网领域上演“抢位”大战的当下,奥迪显然想通过强强联手来争得一席之地。

2017年,奥迪公司甚至将计划在自己制造的汽车中连接百度推出的汽车应用软件CarLife(苹果CarPlay的中国本土竞争产品)。这款应用包含了来自百度这家中国搜索巨擘的各类免费导航软件,并支持第三方应用。再来看和腾讯的合作,奥迪正在和腾讯联合开发集成一款专门面向汽车用户的微信服务WechatMyCar,其主要用于地点共享与音乐共享服务。

而相比奥迪,宝马和百度合作的无人汽车已经开始上路测试。宝马和百度的合作中,有宝马提供的车身内部传感器和车辆控制接口,宝马同时为行驶安全控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百度负责提供高精度地图、车辆定位、环境感知、控制系统等自动驾驶决策与控制模块。据悉,百度自主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度地图记录有完整的三维道路信息,能在厘米级精度实现车辆定位,车辆通过物体识别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配合高精度地图,即可实现车辆探测、识别、跟踪、外界物体距离和速度估计、路面分割、车道线检测等功能,实现自动驾驶,未来相信百度的O2O也将和无人驾驶深度的整合起来。

在笔者看来,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落地的关键在于互联网端,而不是汽车端。所以未来到了一定程度,真正主导这个产业发展的将会是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传统车企。目前全球一线的车企都应该放下身段,结盟拥有大数据和云服务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发力智能驾驶或者无人驾驶,迎接下一代新的汽车革命。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丁道师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8051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丁道师

速途执行总编兼速途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分析师,长期致力于中国产业互联网观察和研究。微信号: dingdaoshi123

  • 27
    文章
  • 1647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